胃下垂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14-03-06何海波
何海波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内三科 301800
胃下垂(Gastroptosis)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使胃的位置降低,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形成无张力型胃,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者。“胃下垂”属于中医学的“胃缓”、“胃下”范畴,与体形或体质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瘦长型、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者,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手术胃大部切除等方法,由于副作用大,很难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以中药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胃下垂,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现就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并无胃下垂这一病名,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缓”、“胃下”等范畴。胃下垂好发于体型瘦长、腹壁松弛、腹肌瘦薄的中老年人,经产妇、长期卧床缺少运动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致体质虚弱者。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有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基本病机是中气下陷,病位主要在脾胃。饮食不节、饥饿无常、劳伤过度、生育过多等均可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脏腑失去濡养,终将出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凡是引起脾升胃降功能失常的原因,饮食劳倦所伤,情志所伤,气滞血淤等因素均可导致胃下垂[1]。
2 治疗方法
2.1 专方治疗 根据胃下垂这一疾病的病因病机的不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制定专法专方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余志坚等[2]以补气升提为该病基本治法,主要应用人参、黄芪、白术、枳壳、升麻、柴胡等。其中,人参、黄芪、白术能补气健脾,使固摄有力;升麻、柴胡能升提下陷之中气,合用使脾胃气机升降复常。人参、黄芪、白术、枳壳用量宜大,其中,黄芪、枳壳可用至50~60g,升麻、柴胡用量宜小,起引经作用,一般用5~6g即可,用量过大,则变升举之功为清热之效。前述辨证治疗中,除中气下陷证型外,其余各证型人参、黄芪、白术、枳壳用量均宜由小量开始,待临床症状渐缓后,逐渐加大用量,以免有证药不符 、骤补壅滞之弊。
高翠萍[3]采用自拟汤剂治疗。基本方组成:黄芪24g、当归12g、炒杭白芍9g、茯苓15g、菟丝子15g、炒补骨脂9g、白术12g、炙升麻3g、鹿胶15g(烊化对服)、西砂仁6g、炙甘草6g、川附子30g(开水先煨透)、干姜9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d,治愈40例,占81.63%;有效6例,占12.25%;无效3例,占6.12%。
2.2 辨证分型 景忠良等[4]分3型治疗胃下垂,饮食停滞型用保和丸加减,中气下陷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15g,胃阴不足型选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结果显效58例,有效8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
2.3 中成药治疗 张海彬[5]应用金匮肾气丸合用补中益气汤以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治疗胃下垂,对比单纯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钡餐透视检查痊愈率治疗组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临床症状治愈率,治疗组50%明显高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显示,运用中医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效果显著优于以往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法。
2.4 针灸治疗 廉彬青[6]等针刺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双侧天枢、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手法:提插补法。十针针刺法独特之处在于天枢透中脘,透刺的方向必须自下而上,即所谓针芒所向,气至病所,以期达到补中升提之功。其所以采用针刺透穴法,旨在一针贯数经或数穴。天枢透中脘,一针可以贯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和任脉,可以贯两穴。通过透刺不但可以起到沟通经气、疏通气血、互补互滋的作用,又可避免针刺多处易伤皮卫之害。
梁冰[7]认为本病病机为阳气失温、脾失健运、阳气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至胃体下垂;本病之病变部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为素体虚损,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日久脾虚,木乘其土,中气下陷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升陷汤中具有补中益气,增加脾胃运化之功效,同时配合芒针治疗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健脾强胃、升提阳气、提升内脏的功效。
李运峰[8]认为芒针具有调补脾胃,补气升陷,一针多经、多穴、多补的功效。通过芒针治疗可提高消化道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使胃下极位置上升,增强消化功能,从而收到满意的疗效 。
赵霞[9]认为芒针提胃法可以通过经络感应,疏通经络气血,起到通调脾胃、升举阳气、提升脏器的作用。而运用芒针提胃法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且愈后不易复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巍[10]基于《灵枢·关针》“病从中者,取以长针”的理论,采用双芒针透刺搓提刺法,可提高消化道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使胃下极位置上升,增强消化功能,从而收到满意的疗效 。
陈燕琴[11]运用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取穴天枢、中脘、双侧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以脾经、胃经、督脉腧穴为主,因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而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三条经脉穴位合用,配合艾灸关元、神阙、足三里,更能大补中气,脾胃升降相宜,使胃韧带托举有力。
2.5 穴位注射 杨卫华[12]等使用穴位注射苯丙酸诺龙治疗胃下垂42例,取穴:阿是穴、脾俞、胃俞、中脘、气海(或关元)。认为苯丙酸诺龙注射液有增强蛋白质合成、促进正氮平衡作用,并系油剂,吸收较慢,局部刺激维持时间较长。氢溴酸加兰他敏有可逆性抗胆碱酯酶作用,能改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提高胃的紧张力,增加应激性。采用压痛点和穴位同时大剂量注射,可发挥更大治疗作用,从而改善症状,使下垂的胃提升。
2.6 手术治疗 对于胃下垂采用毕式胃部分切除术,可以缩小胃体积,减少胃内容物潴留,消除了钩形胃,减少胃的游离度,恢复正常胃的体积和位置,消除了坠胀感,术后胃内容物减少,胃排空时间缩短。减少胃壁施加牵引的张力,以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吉采棻等[13]采用保留迷走神经切除胃体悬吊术治疗胃下垂,保留胃的迷走神经不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缩小胃的体积,使其恢复到正常胃的形态及体积,胃体切除胃腔大大缩小,胃内容物的量也随之大大减少。其优点是胃内容物很快得到排空 ,避免长时间对胃壁施加张力,使膨胀变薄的胃壁肌肉很快恢复到正常。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 成敬锋[14]等给予补中益气丸3g/次,2次/d,吗丁啉20mg/次,3次/d口服。而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吗丁啉20mg/次,3次/d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较好。提示补中益气丸与吗丁啉联合应用,可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增强胃动力和吸收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加速胃排空,促进胃壁肌肉弹性回缩,因而,二药合用,可以更好地治疗胃下垂。
2.8 西药治疗 杨卓[15]认为西沙比利不仅可以增强胃肠动力,还能协调肠胃运动,避免食物反流或滞留现象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控制肠肌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时间和数量来达到增强胃肠运动的目的,该药不会增加患者的胃酸分泌。同时,西沙比利还能改善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增强食道、胃、大肠、小肠、十二指肠的收缩和蠕动,促进胃肠排空,避免发生食物反流现象。
2.9 其他治疗 李耀丽[16]使用多功能脉冲调制中频治疗仪进行脉冲直流药物导入法集药疗、电疗、热疗于一体,能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障碍,发现该法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价廉、安全有效,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是辅助治疗老年胃下垂较好的方法。
金旭明[17]等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适宜的体育疗法。(1)姿势治疗:饭后卧床20~30min,取头低骨盆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2)全身性练习:如保健体操、太极拳、散步等。(3)腹式呼吸(即横膈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反复进行多次。(4)腹肌练习: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休息再重复做数次,亦可模仿蹬自行车的动作。(5)按摩腹部:一般在体育锻炼后进行,时间10min左右,可用按压、环行按摩等手法。(6)气功疗法:卧位,全身放松、吸气,意守丹田、呼气。如此反复进行,速度宜缓慢,10~20min/次,1~2次/d,一般在锻炼前做。总体康复效果显著。
龚举君[18]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磁疗胃垫,在腹部系上磁疗胃垫(松紧自感舒适为度),尽量将胃托起,随着胃体逐渐上移,胃垫所置之处也逐渐上移,直到病愈为止。磁疗胃垫可自制,方法是用双层柔软棉布缝制宽15cm、长25cm的长方形胃垫,尺寸大小可因人而异,两层面布间衬以数层纱布,并将5颗薄形小磁铁置于其间,磁铁分别固定在长方形胃垫靠四角处和中心点,磁铁不能裸露在外,胃垫四角分别缝上系带,以备固定之用,磁铁根据条件可多用,但必须均匀分布在胃垫上。结果比单用补中益气汤疗效明显提高。
李悦殉[19]在服用举陷理气汤基础上加用天灸疗法,方法如下:将天灸散(由细辛、白芥子、甘遂、麝香、丁香等按比例共研细末)用老姜汁调成1cm×1cm×1cm的药饼,用5cm×5cm胶布贴于穴位上,取穴:(1)气海、足三里、脾俞;(2)中脘、肾俞、关元;(3)命门、胃俞、章门。分别于每年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将天灸散敷贴于穴位上。治愈率明显提高。三伏天灸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传统理论,利用三伏天环境温度较高,人体阳气趋于体表,对刺激性药物较为敏感的有利时机,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达到调节气血阴阳,升阳举陷的目的。
3 预防与调摄
加强饮食护理:食物细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营养均衡、减少刺激、防止便秘。
4 结语与展望
经过多年的研究,中医药在治疗胃下垂方面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医药治疗具有增强黏膜屏障,改善黏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Hp感染等综合作用,而且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目前对本病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分型过多,不利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2)临床研究内容多,而动物实验研究少。(3)科研设计欠严密,缺乏大样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疗效的重复性差,无法与国际接轨。(4)缺乏统一的分级量化指标。(5)临床报道有效的品种繁多,需进一步筛选,开发出真正有效的药物,研制出服用携带方便的剂型。
[1]黄均毅,李晓君,周蕾.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1):24-28.
[2]余志坚,袁立霞.补气升提法在胃下垂治疗中运用浅析〔J〕.中医药信息,2009,26(3):44.
[3]高翠萍.中医药治疗胃下垂49例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0(6):204-205.
[4]景忠良,翟瑞.辨证治疗胃下垂1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59.
[5]张海彬.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93-594.
[6]廉彬青,远慧茹.十针针刺法治疗重度胃下垂39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58-59.
[7]梁冰.升陷汤加减配合芒针治疗胃下垂42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57-158.
[8]李运峰.芒针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3-24.
[9]赵霞.芒针提胃针法治疗胃下垂8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87-88.
[10]赵巍.芒针治疗胃下垂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08.
[11]陈燕琴.电针配合艾灸治疗胃下垂5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1(13):47-48.
[12]杨卫华,郭石英,马红霞.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12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9):1386-1387.
[13]吉采棻,钱步先.保留迷走神经切除胃体悬吊术治疗胃下垂〔J〕.淮海医药,1997,15(4):6.
[14]成敬锋,陈小燕,周永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下垂107例临床观察〔J〕.中医学创新,2010,7(9):111-112.
[15]杨卓.西沙比利治疗胃下垂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148-149.
[16]李耀丽.中频治疗仪治疗老年胃下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9):32-33.
[17]金旭明,刘翠芹.体育疗法在胃下垂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315.
[18]龚举君.补中益气汤结合磁疗胃垫治疗胃下垂2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2):794-795.
[19]李悦殉.举陷理气汤配合天灸疗法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