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营养钵点种育苗技术

2014-03-06王禾清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多菌灵苗期清水

王禾清

(个旧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云南个旧 661000)

番茄营养钵点种育苗技术

王禾清

(个旧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云南个旧 661000)

农谚说“见苗三分喜,无苗一场空”、“苗好收一半”,这是对培育番茄壮苗重要性的高度概括。番茄的育苗方式很多,使用营养钵直接点种育苗,一次投资多年使用,能在任何场地上设苗床使用[1~2],幼苗素质好,根系发达,不伤茎根,叶大而肥厚,育苗移栽的成活率高,对于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定植后生长发育也较好,增产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番茄品质,备受广大农户欢迎。

1 番茄营养钵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品种选择不当

目前市场上番茄品种较多,要根据季节、气候、土壤、栽培方式、抗病性、用途等因素选择适宜品种。

1.2 不出苗

种子发芽率低,或者水分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都会导致不出苗现象。

1.3 子叶顶壳

一般出现在饱满度差的种子上,出现这种情况则是由于表土过干,种皮干燥发硬造成的。

1.4 死苗

营养土中化肥搅拌不匀造成烧苗;揭膜不及时,且一次揭膜幅度过大,造成棚内温度瞬间巨变,幼苗无法适应而致;严重病虫害造成死苗。

2 培育壮苗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

冬夏品种:福莱1号、福莱3号、福莱4号(高原型)、168、金丝盾268;夏秋品种:主选泰克(抗病毒病、枯萎病及抗高温高湿);露地品种:福莱1号、艺丰。

2.2 苗床制作

选地势高旷,排灌方便,土壤性状好,前茬非茄科的地块,根据拱棚或大棚的规格定畦面规格。苗床应略高于地面,在苗床四周应开排水沟,以防苗床渍水。播种前5~7d,喷洒一定浓度的消毒药剂,对防治苗期病虫害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消毒药剂有多菌灵、恶霉灵、敌克松、五氯硝基苯。喷药后用地膜覆盖密闭4~5d后揭膜,让药味彻底散发。

2.3 营养土配制

育苗用的土壤不能在重茬田取土,以砂壤土为最佳,酸碱度6.5~7为宜。取13~16cm以内肥沃的表土,取出的土壤经过翻晒、打细备用。土与充分腐熟有机肥按7∶3比例混合,1m3营养土中加入100g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及防治地下害虫药剂锌硫磷1000g或阿维灭线宝500g、过磷酸钙2kg充分混匀,浇入15∶15∶15氮磷钾复合肥500~1000g(加水溶解),覆盖塑料薄膜,闷7~10d,以彻底杀菌、灭虫。

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就是消灭种子上带有的病原物和促进种子萌发,为培养壮苗打好基础。

3.1 湿种温汤浸种法

将种子置于直射阳光下晒种约2h,用湿种温汤浸种法。先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15~30min,使附着在种子上的病原活化,然后用55~60℃热水浸泡。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左右,种子放入后立即顺同一方向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种子在55℃温水中浸泡10~15min后,使水温降到30℃左右时再自然冷却5 min,再加入微量农用链霉素等药剂浸种20~30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继续用清水浸泡8~10h,使种子吸足水。在温汤浸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温恒定在55℃左右,水温降低时要及时补给热水、处理时间10min为适宜。

3.2 药剂浸种法

方法一: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浸种消毒:先将种子放入清水浸4~5h,再转到100倍40%福尔马林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15~20min,取出后用湿沙布包裹,放入盆钵密闭2~3h,进行熏蒸消毒,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方法二:6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浸种消毒,种子先在清水中浸2~3h,然后用上述任何一种药液浸泡10~15min,取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

3.3 浸种催芽

将消毒洗净后的种子继续在清水中浸泡4h后,用通气性较好的纱布包好置于35℃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2h翻动1次种子以增进换气,满足种子萌发对氧气的需要,同时注意保持水分充足。5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 播种

4.1 营养钵的选择及消毒

为了适应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和节约生产成本的需要,选用规格化营养钵。常选用圆开型8cm×8cm× 6cm(上口径×高×下口径)规格的营养钵。按每公顷栽培田3~3.6万株番茄苗计算,需要营养钵3.15~3.75万个。播种前用100倍40%福尔马林溶液,或5%高锰酸钾溶液对营养钵进行消毒。

4.2 点播

营养钵育苗于秋季6月15日左右播种,苗床期20~30d;冬季10月15日左右播种,苗床期35~40 d。首先将营养土装入钵内,营养钵只装8分满,营养土盖种后9分满;把装好营养土的营养钵浇足水,然后将浸过种的种子用干毛巾吸干种子上的水分抖散,在每钵中央点播种子1~2粒;用配制的营养土打湿盖种0.5~1cm厚,盖土后不必浇水。把点好种的营养钵整齐摆放在苗床上,用薄膜或稻草平盖于营养钵上,四周压严,搭建好拱棚。如苗床温度超过32℃时,则应加盖遮阳网降温。

5 苗期管理

5.1 播种至展叶期

从播种到子叶展开这一阶段,要求床土水分充足,通气良好并有较高的温度,在苗床和营养土备制良好的条件下,重点是保温,最适温度25~28℃,棚内温度超过30℃时要揭膜降温。种子顶土时,注意淋水以防止床面过干和补盖营养土以避免子叶顶壳。

5.2 展叶至露心叶期

从子叶展开到第1真叶露心这一阶段,重点是控水促进根系扩展和养分积累,降温防止“高脚”和“高脖”苗的产生。一般日温15~22℃,夜温12~16℃为宜。

5.3 露心叶至3叶期

第1真叶露心到3叶期是番茄营养生长逐渐向生殖生长过渡的阶段,此阶段管理既要保证根、茎、叶的正常生长,同时又要适当控制以促进叶片发生和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苗床的温度要适当提高,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5~18℃。

5.4 移栽前

这一时段以增温、保湿为主,适当炼苗防徒长和提高抗逆力。种子出苗后,根据天气、苗势、土壤确定浇水量,浇水过多易诱发猝倒病。2叶前一般苗床土不发白,不需浇水;2叶后,晴天早晚浇水1~2次;5叶后浇水次数逐渐减少。遮阳网一般在早上10∶00时盖,下午16∶00~17∶00时揭除;大雨天整天要盖,并在遮阳网下加1层薄膜,防雨淋染病死苗;待约50%幼苗拱土后,应及时揭开底层薄膜覆盖物,只保留拱棚上一层遮阳网,通风透气,防止幼苗徒长感病。

6 防治病虫害

苗期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坚持用药防治,防治时间一般在齐苗后开始,每隔7~10d防治1次。苗期结合浇水,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液1000倍液、恶霉灵800~10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灌根1~2次,可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以及定植后的枯萎、青枯病等多种病原杂菌。幼苗出土后5~7d,连撒2~3次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以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

[1]余文贵,赵统敏.番茄栽培新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聂书明,杜中平,徐海勤.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生育期植株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4):1424-1427.

2013-09-04

猜你喜欢

多菌灵苗期清水
只为清水润万家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清水一盏可供莲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