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

2014-04-14王少怀涂芥兵王伯军陈贵荟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宾川县测验红薯

王少怀,涂芥兵,王伯军,陈贵荟

(1.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宾川 671600;2.宾川县州城镇农科站,云南宾川 671605)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

王少怀1,涂芥兵1,王伯军2,陈贵荟1

(1.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宾川 671600;2.宾川县州城镇农科站,云南宾川 671605)

为了掌握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施肥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试验研究探讨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脱毒红薯取得丰产提供最佳的合理栽培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5.1万株/hm2,鲜薯产量可达73275kg/hm2,是脱毒红薯的最佳栽植密度。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产量

随着脱毒红薯生产和种植面积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如何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收益是生产与发展的关键,合理的田间栽培密度是红薯获得丰产、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保障之一[1],也是红薯田间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为了掌握和了解脱毒红薯在大面积生产中田间栽培适宜的群体密度,通过拟定实施红薯田间栽培密度试验,研究探讨脱毒红薯高产栽培的合理种植群体密度,用以指导大面积生产达到和实现丰产增收目的,从而为脱毒红薯大面积生产种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豫薯抗病一号。

1.2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选择在通风向阳、田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水方便的田块,土壤为砂壤土,海拔1470m,试验地前作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设计,3次重复,共记27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13.3m2。试验栽植密度设置分别为处理A,3万株/hm2;处理B,3.2万株/hm2;处理C,3.6万株/hm2;处理D,3.9万株/hm2;处理E,4.2万株/hm2;处理F,4.5万株/hm2;处理G,4.8万株/hm2;处理H,5.1万株/hm2;处理I,5.4万株/ hm2。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试验田在经过深耕细耙后,采取南北向1m开墒。按照拟定的试验方案,分步进行实施。

1.4.1 试验田的肥料施用

2012年7月8日对各试验小区按照试验方案中的施肥量,撒施尿素375kg/hm2、普钙600kg/hm2、硫酸钾375kg/hm2,其中磷肥和钾肥作为中层肥一次施用,而氮肥则按其总施肥量的70%作为中层肥施用,30%作为追肥来进行追施,并对划定的各试验小区结合施肥进行起垄,垄高30cm,垄宽15cm左右,垄沟宽40cm,做到垄面平整、土垡细碎、沟直、排灌水方便。

1.4.2 试验小区薯苗栽插

7月9日进行红薯种苗的试验小区栽插,选择无病害,茎叶生长健壮的薯苗采取水平式栽插,地上部露苗2~3个节,各试验小区按照计划的栽插苗数进行栽插。

1.4.3 水分管理

7月24日进行试验田灌水,7月19日对各试验小区进行查苗补缺,在试验全过程的实施中,共灌水2次。1.4.4田间除草

7月28日采取试验田人工防除田间杂草,8月8日结合追施苗肥再次进行人工除草和起土培垄。

1.4.5 生物激素应用

8月18日采用膨大素600mL/hm2兑水675kg/hm2对各试验小区进行喷施,间隔10d再次对各试验小区喷施膨大素1次。在第2次喷施膨大素后4d即9月5日对红薯提蔓藤1次。

1.5 试验收获

试验于12月21日分别对各试验小区进行红薯蔓藤的收割,12月22日对各试验小区的红薯进行分小区刨收和小区收获红薯的称重与产量结果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相同施肥与田间栽培管理条件下,不同栽培群体密度的试验小区红薯产量结果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红薯不同栽培群体密度产量结果

通过对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小区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群体栽植密度的增加红薯产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在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上,需要合理选择栽植密度,同时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以及所选择脱毒红薯种植田块的土壤肥力等综合因素,以最适宜的大田栽植密度来取得高产丰收。因此在宾川县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宜采取栽植4.2~5.1万株/hm2,同时结合抓好田间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田间栽培管理等一系列的系统工作,才能确保红薯生产种植丰产丰收,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红薯大面积生产向高产和高效方向发展,进一步带动宾川县红薯产业的发展。

对试验小区产量结果进行的数据统计整理,并且对整理的统计数据作系统分析。

表2 产量方差分析

经过对区组间MS作F测验,得出F=23.03>F0.05= 3.63,说明3个区组间的土壤肥力是有显著差异的,对试验小区的产量结果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处理间MS作F测验,得出F=8.94>F0.05=2.59,说明9个不同栽培密度处理的红薯小区产量的总体平均数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需要采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法来测验各不同处理的栽植密度间相互比较的差异显著性。

将经过以上计算出的数据结果全部录入表3,得出试验资料新复极差测验的最小显著极差。

表3 新复极差测验的最小显著极差

根据表3的尺度,即可测验试验各栽培密度处理小区平均产量的差异显著性(表4)。

经测验,结果表明,处理H、处理G、处理I3个栽植密度与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4个间差异极显著,且处理G、处理H、处理I、处理F4个栽培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处理G、处理H、处理I3种栽植密度与处理E有显著差异,处理F与处理C、处理B间有显著差异,处理F与处理A间有极显著差异,其余各密度处理间都没有显著差异。

表4 新复极差测验

3 讨论

3.1 栽培群体密度与红薯产量的关系

从各试验小区栽培群体密度处理的红薯产量收获结果来看,在相同的田间施肥与栽培管理条件下,随着红薯田间栽培群体密度的递增红薯产量也呈现递增趋势,说明红薯田间栽培密度与红薯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栽培群体密度越大红薯的产量越高,产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当田间红薯栽培群体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红薯产量反而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在大田栽培中最适宜的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为5.1万株/ hm2,在实际生产中脱毒红薯栽培可采取较适宜的栽培密度为4.2~5.1万株/hm2更有利于脱毒红薯获得高产丰收。

在大面积推广种植脱毒红薯的生产中,应根据所栽培的红薯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农业生产实际等多因素来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于当地种植栽培的群体密度,从而达到红薯丰产增收。根据宾川县脱毒红薯生产与发展的实际,在宾川县脱毒红薯栽培上可采取:高肥力田块较适宜的田间栽植密度为2.9~4.5万株/hm2,中等肥力田块较适宜的田间栽植密度为4.5~5.1万株/hm2,低肥力田块较适宜的田间栽植密度则为5.1~5.4万株/hm2。

3.2 影响试验红薯产量结果的因素

由于试验是在7月初开始实施,到12月下旬对试验进行田间收获,红薯的田间生育期为167d,红薯的田间生育期未能达到理想的180~190d,而且试验栽植期与宾川县5月上旬至6月中旬红薯较适宜的栽植期相比有所推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薯的田间生长发育与产量。建议在宾川县脱毒红薯大面积生产的栽插上应选择5月上旬至6月中旬这一较适宜的栽插节令进行适时栽插,确保红薯的生育期达到180~190d,同时满足红薯田间生长发育阶段对气温、光照等的需求。

红薯田间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在实施该红薯试验的田间栽培过程中,由于前期降雨较少干旱严重以及人工灌溉用水的影响与制约,不能正常满足红薯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故在一定程度上对红薯的生长发育形成影响,制约了红薯产量的提高。因此在脱毒红薯的大田生产栽培上要根据红薯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为取得高产丰收提供保障。

[1]康轩,黄景,银秋玲,等.免耕覆盖对红薯生长发育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68-1072.

2013-08-09

猜你喜欢

宾川县测验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蒸红薯,学一招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坚强的红薯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浅析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越冬技术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你知道吗?
宾川县总工会:积极安排部署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等三则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