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主流”青年
2014-03-05黄木
黄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出现了弱化趋势。青少年以标新立异的“非主流”形式表达对传统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偏离和抗拒。“非主流”的流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青少年学生主观层面中积极意识和消极意识复杂交织的结果,也是传媒推波助澜的结果。当前必须加强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引导机制,从思想,文化、行为层面引导“非主流”青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非主流;青年;引导
过去,人们对于青年的研究和教育,总能得心应手,总觉得收到了实际的效果,这使我们在研究青年教育问题的时候,习惯了“带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对特定年龄群体的角色期待和价值要求,去观察该群体对这种期待和要求的反应、去衡量该反应是否符合社会的合理的正当的乃至规范的标准。尽管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但主流的青年研究,其逻辑程式和方法模板无不出于此。”[1]今天,随着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 “非主流”青年登场,情形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明显的感觉他们与成人的交流心不在焉,我们眼中的“90后”“00后”变得古怪,他们眼中的60、70年代人变得古董,相互之间越来越陌生。本文以“非主流”为对象,探索走近他们的必要性、意义和方法。
一、何谓“非主流”青年
一切未成为主流的事物(包括思想、艺术、行为、服饰等)都可以称作“非主流”。“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非主流”最开始时反映在文化范畴,“非主流”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本是指一种不拘一格的、不盲从大众潮流的文化,是文化界后现代性的一种体现。但是在中国,“非主流”的主体却从文化范畴中跳了出来,成为了青年的一种独特的行为现象:他们另类、张扬个性、非大众化,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如今,“非主流”这一现象在现代青年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常见,以致将他们称作“非主流一代”的报道见诸于各类媒体。“非主流”个体本该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但是如今“非主流”反倒体现为“同一化”,在行为上表现为诸多共同特征:
“非主流”青年语言追求“非主流:“火星文”在“非主流”中间颇为流行,所谓火星文,就是以偏旁部首,特殊符号,错别字组成的不伦不类的文字形式,怎么看都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比如“特困生”(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你脑啊”(你有病)、“286”(反应迟钝),“3Q 得orz”(感谢得五体投地);或者追捧一些以自残、色情、暴力、绝望颓废、无病呻吟、自甘堕落为主题的畸形黑色文字。
“非主流”青年装扮追求“非主流”:在服饰上,为了追求个性和自我张扬,“非主流”青年偏离了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倾向,对奇异的服饰与前卫的装扮情有独钟,露脐装、吊带衫、松垮的外套、低腰裤、破烂带洞的牛仔裤等;以扭曲视觉,哥特、朋克、英伦、嘻哈等服装外形艺术形成的奇装异服,表现出畸形荒诞审美观。在发型上,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和造型的夸张,不少大学生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少数人甚至弄成奇异的爆炸或鸟窝头型。在妆容上,“非主流”青年喜欢烟熏妆、贴假睫毛甚至纹身,以追求奇异、夸张的效果。更有甚者,“他们会照一些形象古怪、可怕的照片:肤色淡蓝、七孔流‘血,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耳朵上夹个避孕套耳环。”[2]
他们的节日追求“非主流”:一些他们的节日层出不穷,俨然成了他们课外活动的重头戏。如在湖北、湖南、河南很多大学“女生节”“男生节”风靡,有的节日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如狂欢节,圣诞节等,也有的完全是他们自创的,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30多名女生以“唐装版”、“淑女版”、“秀禾版”等服饰, 演绎一场“T风暴”节。相比另类节日的火热,如妇女节、国庆节、元旦、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却显得格外冷清。[3]
二、“非主流”风靡的原因
(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因为它的形成,作为一种吸取视觉、朋克、哥特、摇滚、嘻哈等等国外新派艺术,博取大众,包罗万象,而又因为它表达了各国文化中或新潮,或复古,或狂野,或悲伤,或激情,或颓废的被放大了的精神文化,再结合90后青年极度的精神匮乏,叛逆心理激化等需求,开始在中国风行。而这一风行,好比打开了变革的口袋,那些新潮艺术无论健康还是不健康,无论合适中国青年还是不合适中国青年都开始通通被吸纳进来,久而久之,这种无法被定义的文化开始让身处其中的青年人变得晕头转向。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来源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如今这些来源与不同生活的文化艺术被融合在一起又被搪塞进“中国生活”少年的脑袋,而搪塞的渠道,在网络,在视听,在周遭环境,更在每个青年心中那扇饥渴而稚嫩的心门。明智的,选择一种切合自身需要的,在其中宣泄自我,填补空虚,获得满足,并无大碍,我们称之为“赶潮流”;但如果是意志不坚定的,思想不成熟的,盲目叛逆的,晕头转向的,就开始沉溺其中的一些极端文化,使用火星文,追求那些堕落色情暴力自残的病态思想,将那些或唯美或另类的舞台视觉艺术硬生生的搬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
“非主流行为”是青年学生主观层面中积极意识和消极意识复杂交织的结果,可以说是青年学生自我觉醒意识使然,但是这种觉醒是遮蔽灵魂的所谓觉醒。虽然当下的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愈来愈向民主化发展,尤其是城市新生代家庭的父母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会努力的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但骨子里却时刻贯彻着权威性,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权威影响下,自动放弃自己的天性按着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好孩子,不越雷池半步。待他们慢慢长大后,“非主流”让他们发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进而也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自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通过对自我的重新塑造,对周围世界的个性化否定,实现对旧我的超越,重新建立新的自我与新的自我世界。应当说,追求非主流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天性释放的过程,寻找自我的过程。但与此同时,这种意识并不是十分清晰,他们不知道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知道如何在精神与思想上提升以确立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而一味求助于外在的包装,以外形的另类凸显自我,在头发、外饰、体貌上做足功夫,对外在事物的过分依恋、对另类时尚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再度迷失于精神的世界。[4]
(三) 传媒的误导
媒介的发达使青年变成“容器人”,其中不乏腐败、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的广泛传播。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的道德也面临挑战,他们为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而过度迎合非主流文化的需求,客观上助长了非主流的盛行。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涉世未深的青年产生误解及错觉。[5]
三、走近并引导“非主流”青年
“非主流”青年表现的是对价值观念的渴望而不是仇恨。他们是该引导而不是被批判的对象。“非主流行为”可理解为那些暂时性地偏离了社会期望的行为,如获引导,亦可重新转化,回归“主流”行列。如不加以引导,其严重性可渐次提升至破坏社会秩序之违法犯罪行为。[6]我们深信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渴求的是多一份关怀,而非苛责;多一份尊重与引导,而非漠视与控制。他们渴求的是成人社会走近他们,引导他们。
要对青年“非主流行为”进行引导,必须加强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校园行为规范和监督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引导机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与加强非主流意识形态管理并重,从思想,文化层面引导“非主流”青年。
(一) 思想引导
思想支配行为,是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为,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为,有主流的思想才有主流的行为。同样,有非主流的思想自然就会有“非主流行动”,因此需要在青年中进行切实有效的主流思想教育,树立青年健康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青年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改变以往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和空洞无味的说教模式。具体措施:1.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心理辅导、哲学等课程建设;编写青年喜闻乐见的教材,比如借鉴文艺复兴时期,叙事式的思想引导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意识的强化对“非主流行为”的深刻剖析。2.运用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板报宣传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理性分析和看待社会特别是外来文化。3.增加体验教育。带领青年观看体现正能量的影视片、艺术作品、主题展览,以及具有警示意义的监狱、法庭等,这不但可以使青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也能调动他们面向社会主流的积极性,进一步在他们思想上插上主流的旗帜。
(二)文化引导
巩固主流文化的地位,拓宽主流文化的渗透方式,使主流文化主导和引领非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青年群体的形成来自于文明健康的文化熏陶和习得。所以,只有强化历史传统和主流文化,才能为青年提供核心理念和可供选择的文化标准,使他们从中获得高尚的文化追求。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强调主流文化在孩子们喜爱的媒介中的植入和渗透;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听命于网络,受网络的左右,文化引导非常需要把主流文化渗透到网络,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减少诸如“凤姐”“流浪犀利哥”“芙蓉姐姐”等另类形象的曝光等。
参考文献:
[1]张小川.非主流青年研究:换个角度看“垮掉”—— 美国“垮掉”派青年研究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 2009,(3).
[2]孟楠.对“非主流”应当正确引导[N].大连日报, 2009-02-06 .
[3]张玉强,孙淑秋.大学生另类行为思考[J].当代青年 研究,2006,(6).
[4]才立琴.积极视角下的青少年非主流透视[J].中国青 年研究,2010,(10).
[5]蒋黎,伍盈.非主流文化对当今青年群体的影响剖 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6]陈伟道,廖庐慧贞.香港的“非主流青少年”工作及 其借鉴[J].中国青年研究,1997,(1).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