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品牌逻辑
2014-03-04青年志
青年志
现今,是个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向往建立完整个体性,在获得科技助力同时也面临新的社会局限的时代。对品牌来说,获得90后年轻人的关注,建立品牌忠诚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年轻人渐行渐远的探索自我,对品牌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予了新机会。所谓的机会,来自品牌是否能感同身受90后年轻人在个体社会崛起进程中的向往、焦虑和行为转变;来自品牌是否能在只关注年轻人消费者身份的消费主义逻辑之外,注入更多关于完整个体的视野和责任感。
对90后而言,品牌是生活创新者,兴趣养成者,关系黏合者和社会改变者。这四种社会角色,也定义了这个时代有文化领导力的品牌,所需要具有的能力和品质。
作为生活创新的品牌
90后把个体建构的重心放到了当下,生活成为表达当下的关键。作为生活创新者的品牌,要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价值。
从代表我的梦想到带给我好的生活。品牌热衷于深入了解年轻人梦想,并试图通过沟通,让品牌能代表年轻人的梦想,即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这样的梦想之间没有联系,也不断为年轻人大声疾呼。结果是,年轻人觉得这样的品牌沟通空洞乏味,无法了解产品本身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对于90后年轻人来说,过好日常生活,这就是他们的梦想和人生意义的体现。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品牌能具体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其次才是这样的日常生活与自己其他的梦想还可能具有怎样的联系。因此,品牌在沟通中应该更加更着重于清晰而具体地描述“好的生活”,其次再谈这种生活与哪些梦想有关,而不是本末倒置。
从向往生活的符号化呈现到日常生活的情境化讲述。之前品牌的沟通,习惯超脱日常生活,以符号化的方式,呈现完美生活方式。这样的沟通,要么让年轻人觉得“无感”,要么就是显得过于“做作”。90后理解的品质生活中包含了日常生活的丰富情境和细节,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美好讲述,“我不是想装,这就是我的生活”。品牌的沟通,要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境。这种讲述是美好的,但不会因为过于完美而失去日常生活的气息。要让人感觉到是我想要的,同时也是我的生活。
从买来的生活到创造的生活。在品牌的惯常沟通中,消费者是受用者的角色。真正让90后喜欢的品牌,不仅擅长把“过好生活”这件事情,细致地娓娓道来,还会提供机会,让年轻人感到自己在一手一脚地把生活创造出来。这意味着品牌需要在沟通、产品和服务上提供参与创造的空间,动手建设的可能。
从年轻人专属到跨年龄和阶层的享用。传统上定义的“年轻人市场品类”,集中在运动服饰,科技产品,零食饮料等方面,在价位上倾向于相对便宜的定位。90后相比以往的年轻人更早地开始建设自己的品质生活。他们感兴趣的已经不局限于这些品类。今天,更多的品类具有了开启年轻人市场的潜力,比如家具、小家电、汽车等。同时,相对奢侈的品类和品牌,比如跨国旅行、奢侈品牌等,通过提供分期付款等金融服务,将进入更为低龄的消费群体。
从多元的选择到小而美选择。过去品牌侧重提供更多的选择,来满足年轻人的个性需求。一个品牌涉足过宽而不精,是无法满足年轻人对品质生活的要求的。今天,年轻人越来越欣赏那些在某一细分领域有专长的品牌。不需要大品牌,但一定是精细的有品质的。恋物文化之下,产品和服务需要更用心力,使其承载更清晰的意义和情感。
作为生活创新者的品牌,最佳的一个案例是宜家。宜家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倾心的品牌。宜家从不高谈梦想,它所讲述的美好生活,从来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在宜家的沟通中,年轻人看到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宜家引导年轻人去自己动脑动手,建设自己的生活,品牌提供的是工具和指导,最终的创造由年轻人自己完成。从家具、到小装饰、到厨具,宜家描绘的是年轻人向往且可以抵达的生活,提供有设计感、精致的多种选择,以及年轻人买得起的价格。
作为兴趣养成者的品牌
90后这一代人对自我的探索已经深入到兴趣,工作和独立思考,并且以体验为重心,这意味着传统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要发生大的变化。品牌的角色不再是提供光鲜的标示,而是提供切实的工具和方法,亦师亦友,陪伴年轻人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兴趣。
从指导和鼓舞年轻人的价值观到讲述和实践品牌自己的价值观。个体时代,没有价值观的品牌,将不会被记住。今天,很多品牌高谈年轻人的价值观,却不去沟通自己的价值观和实践。向往深度自我的90后,钦佩的是身边的大神。品牌需要成为一个大神——“做自己认定的事儿,喜欢的事儿,并且坚持做好”。只有品牌本身具有故事,有愿景和价值观,才能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也才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从一个产品到一种兴趣。今天,有很多品牌已经意识到自己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品牌侧重沟通而不是服务和产品,在沟通中又侧重代表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而非真实的日常生活的体验。仿佛拥有了一个品牌,就拥有了一种生活方式。在今天,90后不再满足于生活方式的模仿,他们向往的是围绕自己的兴趣建设生活。相当多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可能成为年轻人培养兴趣,认识自我的开始。这意味着品牌要有能力把自己的产品和所在的品类,转换为一系列的兴趣养成方案,而不只是生活方式的象征物。具体来说,可以提供围绕核心产品拓展兴趣的周边系列产品,提供大量参与式体验的机会,提供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机会,提供个体故事讲述的机会以及提供创造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从以信息为沟通到以体验为沟通。90后向往深度自我,他们渴望独立思考,惯常质疑,执意以亲身体验作为形成信任的基础。很多品牌意识到,要取得年轻人的信任越来越难,并绞尽脑汁在如何改善自己的沟通,以期获得更大的信任。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你怎么说,都只是说说而已。他们相信自己经历过的,或是其他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经历过的。品牌要把沟通更多转换为年轻人直接和间接的体验,强调通过体验去沟通核心的信息。endprint
从售卖产品到建立习惯。很多品牌抱怨今天的消费者忠诚度太低。其实,今天的年轻人自己也会经常抱怨自己没有长性。兴趣的养成,生活的管理,都面临如何帮助年轻人形成习惯自主管理的挑战。这要求品牌把使用产品的门槛降到极低,提供日常化的工具,帮助习惯的养成。
作为兴趣养成者的品牌,一个最佳的案例是过往两年,Nike推动的跑步文化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的逐步兴起。Nike以培养跑步文化而非卖跑步鞋为目标,在产品之外,大量通过线下跑步活动,提供真切的体验,培养兴趣社群,以Nike+为主的跑步工具和相关教程,逐步让跑步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
作为关系黏合者的品牌
90后成长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迁徙与流动,伴随着传统社会关系纽带的丧失,个人私生活优先这一原则逐渐普遍化,人们之间关系冷漠,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原子化个体。这是愈发呈现“私性化”特质的社会。很多90后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频繁迁徙,以及家庭关系的损坏,很早就感知了人际关系的冷暖。未来还将进行中的可能长达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个体的原子化,人际关系的冷漠,各种社会组织和关系的重新建立,对于普通人来说,归属感的寻求,仍然将是重要话题。“独而不孤”这个90后已经开始展现出来的核心向往,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对品牌来说,不应该只停留在品牌沟通上,而是以产品和服务的形态,一方面守护90后的“独”,另一方面帮助关系的黏合和建立。从礼物到分享:每逢节假日,很多品牌都在提供作为“礼物”的产品促销。
然而,90后更为热衷的,不是在特定节日作为礼物的赠与,而是在日常的分享,促进随时随地的联结、沟通和表达。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说,可分享性具有了更大的重要性。
从大社区到小圈子。今天社群多,每个社群成员也多。许多品牌都尝试过建立社区,但成功的案例不多。90后所期待的存在感,越来越难以在人数众多的线上达成。同时,在一个规模很大的社群里,个体仍然感到渺小,趋于“透明”而可能被无视。品牌如果想要建立社群,应该提供小圈子,私密化社交的机制。对新加入者来说,一加入就有个小组织可以归属;同时,通过形成固定的日常关系,可分享的话题,更深入的理解,和日常的陪伴,给每个人被关怀的感觉。
从线上的归属感到线下的亲密感。过往十多年,原子化个体通过网络所形成的线上社群,到现在主流的真实关系形成的社会化媒体网络,人们的关系塑造,已经进入到线下突破的临界点。线上已经给很多人提供了认同和归属,但线下的亲密感还要加强。面对面的交流,固定的场所,定期的活动,线下的互动和体验,是打造品牌关系黏合者角色的重要一环。
从叛逆出格到众人中的独处。过去,在品牌的理解中,社会与年轻人的冲突在于,社会对很多叛逆出格的个体有限制,认为年轻人向往表达自己的独特,冲破束缚,标榜与众不同。于是,很多品牌在沟通中强调鼓励年轻人的特立独行。但独而不孤的重点,并不是把自己的独特表达给无关紧要的任何人,而招致没有意义的评价,而是关注自己,给自己营造一个不受打搅,不用比较,认真享受的私人空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想泯然众人,但也不代表叛逆出格。越来越多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类与独处有关,与享受“一个人待会儿”的私人状态有关。比如,戴上耳机,找个地方呆着,一个人跑步,阅读等,现在正在越来越流行。
从传统式的悲情感恩到平等轻松娱乐的亲情。很多品牌已经在重视回归家庭的沟通,但时常免不了陷入悲情感恩的套路。90后相比以往的同龄人,确实表现出了对父母更强的依恋。与此同时,他们更早熟,跟父母的关系,更为平等轻松。品牌所呈现的亲情,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更为平等而轻松有趣的情感表达。
作为社会改变者的品牌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还将面临很多社会问题的挑战。一方面,CSR(企业社会责任)有更大的机会,可以建立年轻消费者对与品牌的情感连结。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CSR项目,很难再赢得他们的瞩目。90后关心自己和身边群体的相关问题的解决。他们相信解决问题的“改变者”(change-maker),多过传统的慈善家。
从关注弱势群体到解决身边问题。过往CSR项目集中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但是,这样的活动已经很难引起关注,更难以吸引参与。对90后来说,他们更关注自己能感同身受的,来自身边的问题。不仅有关心,也能直接看到结果和影响力。品牌需要重新界定当前90后关心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关心的,与他们相关的来自身边的问题,就是今天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今天企业CSR的新方向。
从改造社会到改造自己。过往CSR项目,大部分致力于解决外部社会问题,而与本企业自身运营,产品和服务无关。然而,90后已经很少会被这样的公益行为打动。90后相信善良微光,善行的可持续。他们期待品牌从自己的产品服务,从自己商业日常运作入手,成为一个受尊重的品牌。未来品牌只有从自己的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生产和销售流程等日常环节入手,成为一个包容个体的、对社会影响力有意识、并且实事求是地沟通自己的日常实践的品牌,才能够获得年轻人的爱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