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下的思索
2014-03-04郑长兵
郑长兵
2012年全市在中小学轰轰烈烈地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今年“高效课堂”的改革与尝试涌进全市中小学校的每个角落。走进每所学校,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标语,都是一个样——“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室里看到的都是“小组学习”的课堂学习形式,老师的教案都统统改成导学案,到处洋溢着“高效课堂”改革的氛围,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教学活力。
我们学校也跟着时代,踏着改革的步伐,迎着那浪花前进,在新学期刚过一个月,学校便组织了一场新教师“高效课堂”展示课,通过这几节展示课的观摩,我感触颇深。
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前准备必须充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备好导学案,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得心应手,应付可能遇到的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发挥作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学习、当场训练”在课堂中才能得以很好的体现。如三年级一位教师在《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就能淋漓尽致展现出“高效课堂”教学的特点。首先通过学生的自学,推理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很是自然,经过老师在课堂轻松指点,使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小组学习也很顺利,当场训练的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全面,整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听课的老师都感到轻松快乐,给学生以快乐的享受,改变了原来那种教师推算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了学生枯燥无味的情绪,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开动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放手学习的空间。再如一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观察物体》,学生拿出实物,五名学生一组围在一起学习,每位学生讨论自己看到的哪几个面,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理解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如这节课就老师直接讲,那真的是很难理解,因为很抽象,这位老师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体现了“高效课堂”这一模式在课堂上的优势。既展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又使学生真正把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
然而也暴露了很多不足。(一)模式束缚,教学不能全面施展。这几位老师都使用这一模式,有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施展。沿着这条框死的模式,不敢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有些僵化。其实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在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我认为都不能一味照搬。比如一位老师教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那节课,一开始就出示几道题,安排学生完成,再学生自学,老师指点,最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模式僵化,学生在这节课根本没有学到什么新知识,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就反映出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学习任务不明确,不思考,失去了自主性,课堂显得乱哄哄的,那样的课我认为比较失败。如果这节教学内容学生不好引导,就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不能一味追求“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二)统一模式,不适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不应机械追求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而束缚自己的手脚,应采取两结合灵活多变的方法。1.选择这种模式,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年级的不同来选择。比如低年级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在课堂上就不那么好贯穿,还是以老师的“教”为主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中高年级那种“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比较适用,因学生的自主能力更强,理解能力也更强,引导也就更容易。但是 “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不是那样得心应手,总觉得在课堂上是个摆设,浪费时间,凑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解决不了实质性的学习问题,那种方式不宜采用。2.选择这种模式,还应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我和一个数学老师商讨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比如六年级圆面积计算这节,他用那种“高效课堂”模式教学,学生推理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不但记得牢,而且学习兴趣浓厚,老师也非常轻松。可在讲用自行车测算一条路的长度那节内容时,学生就目瞪口呆了,半天也不能理解,这时老师就应该用以前的“学法”指导教学。3.选择这种模式,也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来定。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课教学根据需求选用“高效课堂”模式,而那些音、体、美教学就不应强行套用。有的学校对音、体、美备课都要求使用导学案,真有点滑稽可笑。“高效课堂”模式只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去选择。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兴起,都应该有优缺点,要选择其长处,发挥优势,不能盲目追捧。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也许不隔多久还会推出其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该采取扬长避短的态度,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创新。
总之,在我心中的“高效课堂”追求在四十分钟之内取得最大的课堂效应。不管你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现在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都不应束缚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你能使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节课的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不产生厌烦情绪,达到教师的目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