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2014-03-04慎海雄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5期
关键词:从政营造权力

文/慎海雄

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文/慎海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好的生态环境具备哪些特征?本刊特别甄选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论述,以飨读者。

作者近照

政治生态是一地一部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

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起决定作用的在于党的各级干部,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

从政环境,是围绕着从政的动机、行为、规范和与之相匹配的风气和舆论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的整体环境。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将“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为从政信念。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政以德”,领导干部恪守为官用权的官德,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才有坚实之基。此次,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5个方面的要求,思想性和实践性兼具,是指导各级领导干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有力思想武器和重要方法。“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对照中找差距查不足,常怀戒惧和敬畏,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良好从政生态的营造,离不开良好的大环境,也离不开每个干部自身的努力。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同样需要每个干部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从政环境。正确把握“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辩证关系,树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干部自己就是“小环境”的理念,从我做起、从本部门本单位做起,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共同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从政环境。领导干部恪守了“三严三实”,从政“小环境”就能清朗,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根本转变的目标也就能够实现。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要我们拿出治理生态环境的恒心和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政环境恶劣、政治生态不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更是积弊成疴,需要我们掘地三尺,彻底铲除其滋生的土壤。用制度保障清廉从政,用制度的笼子“关住”权力,建设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是形成好的政治生态的关键。

干部要做到正确、规范使用权力,仅靠自律远远不够。从根本上看,有效防治腐败、实现政治清明,必须通过制度建设科学配置权力,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四个监督”正在落实,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大大提速。随着巡视、纪检监察、信访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正在整体性、全面性地推进,制度的篱笆扎得越来越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的使用,尽最大可能挤压腐败发生的空间,正在成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有力保障。

本文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9期,此处有删节。

(作者近照源于网络)

新华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从政营造权力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权力的网络
从政德为本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