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人群在震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研究*

2014-03-04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荔志云杜欣柏马显明

重庆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焦虑症检出率人群

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荔志云,杜欣柏,马显明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精神科,兰州730030;2.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兰州730050;3.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西宁810007)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 matic stress disor der,PTSD)是由急剧、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严重的精神障碍,以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景再现、持续的警觉性水平增高及对创伤相关情境的主动回避等为主要特征,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和显著的社会功能受损。PTSD的自杀率为普通人群的6倍[1],且PTSD的并发症高,以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尤为常见[2-4]。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本文就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一人群为亲身经历地震的受灾人群,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州县府驻地结古镇的常住人口。第二人群为地震发生时远离地震点的受灾人群亲属。第三人群为前往震区的青海省西宁市消防总队救援官兵。第四人群为青海省西宁市一小区的普通市民。研究对象均为成年人。

1.2 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量表及诊断工具,(1)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采用17项版本,是国际公认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PTSD筛查问卷。每一条目均按1~5分5级评分标准,将各条目评分汇总后得到总分。总分为17~85分,分数越高,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受试者总分大于等于50分,则表明有明显的PTSD症状并诊断为PTSD[5],为筛查阳性。(2)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每一条目均按1~4分4级评分标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SAS、SDS标准分大于或等于50分并由两名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询问被试后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分类-10诊断标准才能确诊为有焦虑症、抑郁症。(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个症状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还有一个附加项目,共90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分别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偏重(3分)和重度(4分)。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3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调查时间分别在2010年11月4日至27日(震后半年),2011年10日至29日(震后1年),2012年5月7日至25日(震后2年)。对不同人群采取整群抽样,由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工作者组成。向不同人群的被试者介绍测评目的和具体方法,在获取被试者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测试使用统一指导语,第一、二人群主要为藏民,文盲者居多,由玉树心理干预援助站工作人员进行翻译,以分批(一批10人左右)、团体方式进行,问卷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第一人群调查一般情况 第一人群在震后半年被试为72例;震后1年跟踪随访为69例,失访率为4.17%;震后2年跟踪随访为65例,失访率为9.72%。

2.1.1 第一人群PTSD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PTSD 11例(15.28%),震后1年检出PTSD 6例(8.70%),震后2年检出PTSD 2例(3.08%),第一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P=0.047)。

2.1.2 第一人群焦虑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焦虑症12例(16.67%),震后1年检出焦虑症5例(7.25%),震后2年检出焦虑症3例(4.62%),第一人群在不同阶段焦虑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7,P=0.041)。

2.1.3 第一人群抑郁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抑郁症13例(18.06%),震后1年检出抑郁症7例(10.14%),震后2年检出抑郁症1例(1.54%),第一人群在不同阶段抑郁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0,P=0.006)。

2.1.4 第一人群在震后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震后1年与震后半年相比,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症状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震后两年跟震后1年相比,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但2年跟半年相比,各因子得分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第二人群调查一般情况 第二人群在震后半年被试67例;震后1年跟踪随访为62例,失访率为7.46%;震后2年跟踪随访为52例,失访率为22.39%。

2.2.1 第二人群PTSD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PTSD 8例(11.94%),震后1年检出PTSD 2例(3.23%),震后2年检出PTSD 1例(1.92%),第二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0,P=0.039)。

2.2.2 第二人群焦虑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焦虑症10例(14.93%),震后1年检出焦虑症4例(6.45%),震后2年检出焦虑症1例(1.92%),第二人群在不同阶段焦虑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0,P=0.031)。

2.2.3 第二人群抑郁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抑郁症11人(16.42%),震后一年检出抑郁症4人(6.45%),震后两年检出抑郁症2人(3.85%),第二人群在不同阶段抑郁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χ2=6.396,P=0.041)。

2.2.4 第二人群在震后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震后1年与震后半年相比,强迫、人际关系下降不明显,震后2年与震后1年相比,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下降不明显,但震后2年与震后1年相比,各因子得分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第三人群调查一般情况 第三人群在震后半年被试63例;震后1年跟踪随访57例,失访率为9.52%;震后2年跟踪随访53例,失访率为15.87%。

2.3.1 第三人群PTSD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PTSD 5例(7.94%),震后1年检出PTSD 1例(1.75%),震后2年检出PTSD 0例(0.00%),第三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1,P=0.046)。

2.3.2 第三人群焦虑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焦虑症6例(9.52%),震后1年未检出焦虑症,震后2年未检出焦虑症,第三人群在不同阶段焦虑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3,P=0.004)。

2.3.3 第三人群抑郁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抑郁症4人(6.35%),震后1年未检出抑郁症,震后2年未检出抑郁症,第三人群在不同阶段抑郁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9,P=0.028)。

2.3.4 第三人群在震后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震后1年与震后半年相比,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震后2年与震后1年相比,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震后2年与震后半年相比,各因子得分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第四人群调查一般情况 第四人群在震后半年被试71例;震后1年跟踪随访69例,失访率为2.82%;震后两年跟踪随访61例,失访率为14.08%。

2.4.1 第四人群PTSD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PTSD 4例(5.63%),震后1年未检出PTSD,震后2年未检出PTSD,第四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24)。

2.4.2 第四人群焦虑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焦虑症4例(5.63%),震后1年未检出焦虑症,震后2年未检出焦虑症,第四人群在不同阶段焦虑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24)。

2.4.3 第四人群抑郁症检出率比较 在震后半年检出抑郁症5例,震后1年检出抑郁症1人(1.45%),震后2年未检出抑郁症,第四人群在不同阶段抑郁症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5,P=0.039)。

表1 各人群震后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项目第一人群半年 1年 2年第二人群半年 1年 2年躯体化 1.84±0.81 1.74±0.72 1.51±0.51f 1.76±0.62 1.45±0.57 b 1.18±0.39 cf强 迫 2.17±0.93 2.05±0.84 1.77±0.60cf 2.10±0.78 1.98±0.68 1.71±0.59cf人际关系 1.82±0.75 1.74±0.68 1.55±0.48 e 1.80±0.67 1.65±0.64 1.47±0.51f抑 郁 1.79±0.83 1.53±0.58 a 1.23±0.57 cf 1.76±0.63 1.56±0.51 a 1.41±0.47f焦 虑 1.88±0.70 1.72±0.55 1.41±0.56 df 1.85±0.55 1.66±0.54a 1.44±0.48cf敌 对 1.62±0.69 1.43±0.59 a 1.35±0.57f 1.60±0.54 1.37±0.56 a 1.28±0.41f恐 怖 1.75±0.52 1.56±0.39 b 1.33±0.37 df 1.63±0.48 1.41±0.31 b 1.28±0.33f偏 执 1.55±0.42 1.45±0.41 1.13±0.35 df 1.52±0.34 1.39±0.29 a 1.08±0.29 df精神病 1.63±0.42 1.44±0.38 b 1.22±0.36 df 1.57±0.36 1.38±0.37 b 1.15±0.28 df

续表1 各人群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续表1 各人群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a:P<0.05,b:P<0.01,与震后半年比较;c:P<0.05,d:P<0.01,与震后1年比较;e:P<0.05,f:P<0.01,与震后半年比较。

项目第三人群半年 1年 2年第四人群半年 1年 2年躯体化 1.73±0.59 1.42±0.54 b 1.15±0.39 df 1.33±0.74 1.29±0.58 1.08±0.43 e强 迫 2.05±0.79 1.94±0.69 1.62±0.56cf 1.90±0.86 1.73±0.80 1.50±0.62f人际关系 1.70±0.66 1.62±0.66 1.43±0.49 e 1.62±0.69 1.52±0.67 1.37±0.53 e抑 郁 1.69±0.61 1.50±0.46 1.36±0.51f 1.56±0.68 1.37±0.53 1.25±0.55f焦 虑 1.54±0.49 1.42±0.55 1.35±0.51e 1.43±0.57 1.31±0.58 1.20±0.57e敌 对 1.47±0.58 1.25±0.42 a 1.14±0.45f 1.42±0.58 1.19±0.42 b 1.12±0.43f恐 怖 1.50±0.63 1.26±0.48 a 1.16±0.42f 1.42±0.64 1.20±0.49 a 1.12±0.43f偏 执 1.35±0.50 1.25±0.43 0.95±0.41 df 1.31±0.49 1.22±0.41 0.95±0.40 df精神病 1.41±0.67 1.25±0.43 1.04±0.38bf 1.31±0.58 1.23±0.47 0.97±0.40 df

2.4.4 第四人群在震后半年、1年、2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震后1年与震后半年相比,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震后2年与震后1年相比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下降不明显,但震后2年与震后半年相比,各因子得分均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在玉树地震后半年、1年及2年对亲身经历地震的受灾人群、远离地震点的受灾人群亲属、救援官兵、普通市民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呈下降趋势。这与袁茵等[5]研究受灾人群及胡光涛等[6]研究救援官兵随时间推移心理问题有所下降基本一致。心理状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地震发生后心理援助工作站开始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对其PTSD、焦虑症、抑郁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的缓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灾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受灾人群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这与被试患者PTSD、焦虑症、抑郁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的降低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人群虽然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本身心理的自然康复能力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四类人群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也因与地震源距离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与蔡兴林等[7]距离地震源较近,PTSD检出率较高,心理问题越多基本一致。这种状况主要考虑第一人群为亲临地震现场的受灾人群,地震的惨景及当时的痛苦体验给他们的影响最深,他们是直接受害者。第二人群为远离地震区的家属,当得知家乡发生地震及亲人丧失也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冲击,但由于地震发生时远离震区,没有目睹当时的惨景,相对第一人群他们的心理创伤可能会轻一点。第三人群为救援官兵,当地震发生时虽远离震区,但他们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目睹惨烈的灾难现场同时,还冒着频频余震和房屋倒塌的危险,超负荷地作业,躯体和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但由于工种的特殊性,长期接受战斗精神的教育及多次参加救援工作,表现出更高的斗志,能较快适应震后救援工作,再者救援官兵均为男性,不易出现PTSD及心理问题[8],所以心理问题相对要轻。第四人群为普通群众,虽然远离震区但通过媒体看见震后悲惨的一幕幕,再加上全球自然灾害逐年增多而产生恐慌心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毕竟远离震区、无亲人及财产损失而产生心理问题相对最少。

本研究为不同人群的小样本调查,不能代表所有不同人群的心理情况;同时由于第一、二人群文化程度低,文盲多,在翻译过程及理解方面可能出现偏差;由于有研究发现灾后很长时间受灾人群仍有PTSD、焦虑抑郁的发生[9],因此对玉树地震后不同人群应进一步随访研究。

[1]Jordan NN,Hoge CW,Tobler SK,et al.Mental health impact of 9/11 Pentagon attack:validation of a rapid assessment tool[J].Am J Prev Med,2004,26(4):284-293.

[2]景璐石,黄颐,司徒明镜,等.汶川大地震后重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反应和抑郁情绪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193-195.

[3]陶炯,王相兰,温盛霖,等.汶川地震安置点灾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1):1023-1025.

[4]陶炯,范方,杨肖嫦,等.地震后6月灾区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学生伴发焦虑及抑郁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1):991-993.

[5]袁茵,杨德华,毛文君,等.汶川地震灾后半年及1年都江堰安置点432例群众心理状况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831-833.

[6]胡光涛,李学成,李敏,等.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6):607-610.

[7]蔡兴林,杨远波.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调查及体育干预方式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5):107-110,143.

[8]Breslau N.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trauma,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and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J].Can JPsychiatry,2002,47(10):923-929.

[9]Fullerton CS,Ursano RJ,Wang L.Acute stress disorder,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nd depression in disasteror rescue workers[J].Am J Psychiatry,2004,161(8):1370-1376.

猜你喜欢

焦虑症检出率人群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