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4-03-04黄世宁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队伍思想品德

黄世宁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当下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但是,当前我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大多未能切实联系到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与教育工作实际脱节,许多研究成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成长为例子,阐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结构严重失衡

当前,农村学校思想品德教师普遍是“老、中、青”三代。“老一代”是是民办教师“洗脚上田”转正的,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这部分教师教法单一,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中一代”普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的大专生,这批教师综合素质较高,属于学校的中坚力量,但当时大学还没有扩招,人数相对较少而显得有所不足。“青一代”普遍是本科生,但是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城区学校,最后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往往都是一些教育学院扩招后的“二流学生”,而且还包括了一些通过招考录用的持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因此,如此失衡的教师结构,直接导致着学校中坚力量的不足,制约着农村学校的良性发展。

2.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欠缺

“老一代”临近退休阶段,“自我更新”的意识淡薄,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懒于进行积极的调整与更新;“青一代”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但经验不足,不懂得积累专业案例知识和可供借鉴、反思的实践案例,策略性知识欠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规则,不能高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在农村学校,思想品德课往往被弱化,成为“次科”。再加上中小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本来为数不多的“中一代”政治专业教师,也被学校“中途改行”或兼课,进一步导致农村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质量总体不理想。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部分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信念淡薄,专业情操滑坡

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思想品德教师)不注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构建,对诸多的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随波逐流,往往是按照教材教参照本宣科,疏于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信念体系,难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而在当前公务员岗位日趋受追捧,教师压力不断增大等因素影响,教师地位事实上的偏低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丧失了光荣感、自豪感和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也相应降低。

4. 思想品德等非重点学科教师获取培训的机会少

近年来,我省的农村师资培训力度有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素质逐渐得以改善,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城镇教师相比,农村教师获取培训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根据现有培训模式,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教师名单最终由省教育厅直接提供。其确定过程是一个由省、市、县(区)三级由上至下分配名额,再由下至上推荐、选拔的过程。从各类培训的最终名单可以明显发现,培训名额绝大多数来自各级城区学校和重点中小学。乡镇以下学校的教师参与省级培训的机会极为有限,甚至参与地市级以上培训的机会都明显不多。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近一半集中在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而且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到位。培训内容只注重理论学习,没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提高农村教师教育实践与专业水平。而且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也着重于主科、应考科目教师骨干培养,从而拉动了这些学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反,音体美、政史地等教师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获取培训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二、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1.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通过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来实现。一是县(区)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教师编制,按教育教学的要求,全额配置教师数量,加快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尽快摆脱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二是要把好教师队伍进口关。要坚持择优录用,特别是要优先把思想品德等短缺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推进支教制度,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积极推行教师支教制度,特别是农村学校与城际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城市和农村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段、区域、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特别是边远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以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逐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2. 完善培训机制,努力提升农村教师综合素质

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和质量均落后于城市教师,农村教师培训的质量关系到农村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明确农村教师培训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权利,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支持的力度,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免费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其他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要从大局出发,主科、次科全面兼顾,采取定期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面授培训和网上培训相结合等形式,让农村各学科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各类培训,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3. 坚持四动,提高专业技能

多动手,指学习。当前培训体制下,能够享受到长时间脱产进修和参加各类培训班活动的教师人数很少,而对于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更是凤毛麟角。自学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世界上一切成功人才成长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水平,根本的途径就是多动手,打开书本,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水平,最终达到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教学的最佳教育效果。

多动口,指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有意识、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上几节公开课,争取多动口,上多几节公开课,积极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对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大有裨益。

多动脑,是指反思。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学会反思,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与不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使自己的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向教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

多动笔,是指做笔记,写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多动笔,养成做笔记写心得的好习惯,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不足重新过滤,是对知识的提升和深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他们无不养成了随时随地做笔记、写心得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努力尝试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再到教育教学论文,持之以恒,必定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 抱团学习,促进教师合作交流

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就是开展教研活动。由于思想品德教师数量少,同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此,本人把全区学校划分为东南西北四片区,每片区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兼职教研员,负责本片区思想品德课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定期集中本片区的思想品德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学习经验理论、交流教育教学思想等方式合作交流。这样,在合作交流中,各校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参照体系,参考其他教师的成功做法,例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设计等,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实现了以群体的教学发展带动教师个体发展的目标,达到了“抱团学习”的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教师队伍思想品德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