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思考

2014-03-03冯京元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

冯京元

【摘 要】探究性学习中主张凸显学生的整体地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改进。文章简单论述了探究性学习的优点和实施原则,重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探究性学习中主张凸显学生的整体地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就必须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师要减少讲授时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增加知识。

一、探究性学习的优点和教学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优点有如下方面:(1)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2)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组成相关的小组开展探讨和学习。(3)学习结果体现了体验性和综合性,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很多都是个人亲自试验后得出的结果。在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如下原则:(1)活动性原则,要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2)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中,保证学生有长久的学习热情。(3)综合性原则。要将探究性学习看作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将学习各部分和各个环节结合起来。(4)团队合作原则。探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因此必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1. 营造探究性学习环境

探究性学习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因此首先必须要开放课堂,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有耐心观察和倾听,为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和时间。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教师自己也准备一些图片,全部带到课堂上,先让学生按照图片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然后再结合课文了解,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2. 创设教学情境

探究性学习中最重要是要保证学生存在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上,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必须通过让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来实现,也就是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最有效的创设情境手法就是创设与认知冲突的情境,学生对冲突的质疑是提高他们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等车但很久都不见车来时候的心情,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文中的老奶奶等车的时候内心焦急却又耐心地等待?焦急和耐心是不是相互冲突?”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文章,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探究原因。

3. 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视角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更多的是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身份,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的精神,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学习《白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让学生说出文章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有些学生说是写白杨,有学生说是写人,还有的学生说既写人也写物,然后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评价时要结合学生观点进行,不能单纯的判断对错。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才能不受限制,才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学生兴趣

探究性学习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较多,当前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细胞,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去过海底世界的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然后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画面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描述与刚才所见有没有差距。有条件的地区,在教学开始之前鼓励学生亲自去看看,课堂中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即可。

5. 重视与实际的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中“体验”是一个高频词,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的,学生不仅要从文章中获得情感,而且要与实际结合起来,将文章情感与自身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感悟、理解才能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军神》的时候,学生要体会文章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或者是倾听长辈的经历,切实感受他们遭受的痛苦,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文章主人公的坚强意志。

结语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模式的创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改进,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学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要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安排工作,加强从旁指导。同时为了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多样性,语文教师、学校、家长必须加强合作,扩大教学资源来源,突破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参考文献】

[1]褚昭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教育研究,2013(15).

[2]赵红梅.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语文教学研究,2013(30).

[3]赵海霞.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
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