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巧用网络信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14-03-03黄乘浪
黄乘浪
【摘 要】在现代思想品德教育中,传统的单纯语言说教的教育方式已经显得有点枯燥无味,不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应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巧用网络信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这个载体,营造强烈的环境氛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情感 兴趣 思维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急速影响,促使我们必须改变单纯的语言说教的教学方式,而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将网络信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道德行为与青少年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使得网络武器在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通过多媒体载体,展示网络信息,创设途径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青少年涉世未深,阅历较浅,交往面也不很广,比较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引导得当,网络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平台,引导不当,网络就是将他们推向败坏思想深渊的工具。我们可以抓住他们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巧用网络信息,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为他们提供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1. 运用多媒体,以画面激发情感
多媒体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单纯的语言说教所无法比较的,它可以将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创造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以情境激发情感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比如说,在进行“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主题教育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再如,学生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缺乏感性认识,我编辑了“汶川大地震后救援活动”的录像资料,展示广大军民的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风采,体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多媒体载体,展示网络信息,创设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故事开端激趣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在进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中,刚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等脍炙人口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增强了他们进一步探讨的心思。
2. 运用多媒体,讨论明理激趣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追求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现实的生活出发,以青少年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现实生活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在进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教育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水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三、通过多媒体载体,展示网络信息,创设途径激发学生各项思维能力
1. 充分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互联网等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资源丰富的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能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帮助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学习和搜集资料,丰富学生的社会信息,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例如:在进行“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主题教育时,我考虑到有些学生生活经历较少,社会信息缺口大,甚至有些学生很少购买东西,让他们谈谈身边有关于消费方面的事例比较难。因此,为了照顾到这部分的学生,只能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有关消费的信息展示给他们,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相关问题。这样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拓展,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endprint
2. 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而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的外部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内部的不断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通过创设问题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来创设问题,使问题形象化、明确化,以形象的手段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动机的强化和欲望的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展示了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本身及知识背景的丰富材料通过形象的手段显示出来,把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以显性的状态暴露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如,在设计“劳动合同制度”课件时,首先播放一段“人才市场”资料片,并投影一份劳动合同,同时设计五道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讲授“股份有限公司”概念时,使用大量直观材料,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作对照比较。这样,通过多媒体运用直观形象、比较对照、悬念设置、变式训练等方法,促进学生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策略和机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 运用多媒体,强化师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以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必须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能,不仅能实现课堂上积极的人机之间的交互,还能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理论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收集的材料和直观画面,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然后将学生分组围绕: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解放生产力是指什么解放了,生产力就解决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如何?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结果同学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基本理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利用多媒体,巧用网络信息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并不仅仅具有以上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甚至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因而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节省教学时间,在调整学习内容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改革、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效率的提高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