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2014-03-03申春云梁洁凌亚兴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申春云 梁洁 凌亚兴

[摘要] 目的 了解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男性患者、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高血脂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析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进行预防干预,进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关键词] 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50-03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性疾病,其中有近80%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急性期脑梗死发病大多在6 h,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收集及调查湛江地区近几年医院门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9月~2013年8月在本院门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要点的标准[3]。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或头颅CT确诊。通过填写自制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疾病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其中,男性660例,女性34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10.9)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偏瘫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填写《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疾病调查表》,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等;血管功能评估包括颈部血管彩超、头颈部CTA、MRA等;高血压判定标准:参照1996年WHO/ISH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糖尿病判定标准:参照1998年WHO规定的标准,即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1.1 mmol/L,或者已经确诊正在接受治疗。高血脂判定标准:血清中总胆固醇>5.72 mmol/L,三酰甘油>1.70 mmol/L。吸烟判定标准:平均吸烟>1支/d,持续吸烟3个月以上。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采用Visual Foxpro 6.0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取双人双遍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男性患者、年龄≥50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男性患者、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高血脂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我国在短短数十年,国民疾病谱发生了重大转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性的特点,给公共卫生事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因素较多,高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纤维蛋白原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成为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4]。

目前对各种疾病的调查比较多,尤其对各疾病谱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比较广[5]。为了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减少医疗费用,笔者拟探寻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对及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早进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6]。通过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男性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另外本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女性生理性分泌的雌激素对动脉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关,同时女性的吸烟率相对较低,因此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男性。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压患者脑部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尤其是可能引起脑基底部穿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旁中央支脑血管发生透明脂肪样病变,从而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斑块样改变,进而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性[7]。糖尿病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和糖代谢紊乱,加速了机体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进而可能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8]。吸烟过程促使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对机体的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对动脉壁和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加速了动脉硬化,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诱发缺血性脑卒中[9]。有资料显示[10],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病变,其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基础性病变,对机体的大、中、小型动脉逐步累及,尤其是对于脑内血管的血管内皮造成氧化损伤和长时间炎性浸润[11],引起脑部血管动脉缺血,进而诱发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