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文化的当代价值新论
2014-03-03周春芳高必征刘冠峰
周春芳,高必征,刘冠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创始于唐代,发展于五代,昌盛于宋代,延续起伏于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千余年;由此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书院教育模式和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梳理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凝练书院文化的精髓,找准书院文化对当下时代的真正价值,实现书院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水乳交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1]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求真、求善、求美
书院文化是真善美至境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1.求真——但开风气不为师
作为教育基地和学术中心的书院以儒学为旨归,其研修环境相对宽容,书院内不仅有频繁丰富的教学活动,而且书院内导师有从事思考、研究、发表和传授其对“真理”探索结果的权利而不受其他规制或权威的干涉与控制,故讲学自由、各持所本、相互论辩、互相切磋;不仅如此还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不唯权威,激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方式极大推动了学生理性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所以求是求真便成为书院始终秉持、追求的精神品格,这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求真精神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
因为求真,书院生徒才敢质疑教师的讲学,生徒敢于质疑教师,而教师不以为恼反以为喜,愿闻切磋,师生关系平等,书院充满尊重个性,尊重学术,尊重创新的自由民主的人文气息。
2.求善——道问学而济天下
书院既以儒学为弘道之本,故为学之道不能局限于知识追求,它坚持道德论与知识论、目的论与价值论的统一。讲为己之学就必不可少地需要反身体证。为己之学广涉生活的全部、生命的整体。这种孔门教法,博文与约礼并行,博学与笃志同步,博学才不至于泛滥无归。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朱子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讲学的故事,就为博学两字做了具体注释。就朱子而言,博学具有向学术主张不同的人学习之义;而在陆氏这边,博学则是通过生命的真实来解读经典。他取《论语》中一章,陈平日之所感,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了真切的诠释。朱子认为他所说的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盖听者莫不悚然动心焉[2]。据此可知,当时听众在陆氏这里所得到的,不是这两句话的文字训诂,不是心思外驰的知识牵扯,而是回归自身的真挚内省,诚诚实实的自我察识。在这里可以体会博文而约礼、博学而笃志的真实意义。必须由博反约,所学才能切己,思虑才会周详。
因此书院教育不以科举仕途、名誉利禄为目的,而以传道济斯民、提升人格、匡时济世和拯救黎民为宗旨,养成的是具有国家社会责任感和高尚人格的君子,具备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对人类世界的终极关怀。
3.求美——美居美境养性情
书院始终没有放弃对清净环境的追求,其择址注重自然景色的优美,常常“依山林,即旷野”,那些风光秀丽的名山、清溪、竹林都为书院中人远离世俗尘嚣,修身养性颐养性情提供了条件。书院的建设又十分讲究建筑的选址和经营,师法自然,注重人与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书院或前有流水潺潺、后有松柏蔽日,或倚山瞰江尽览壮美山川,书院中师生共同起居于这些清僻之所、圣灵之地,依山傍水、环境幽静,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有利于师生戒骄戒欲,潜心研读;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直接孕育士人学子们胸怀天下的宏伟志向。
书院文化在求真、求善、求美三个维度的追求上最后实现了真善美融合的至境。一千三百多年来,成功的书院共同证明了一件事:在这里,师友之间切磋于学问思辨,相契于人文关怀,自得于人文化成。书院人由修为己之学经群体关怀而上达终极关怀,最后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的真善美至境。
所谓为己之学,必起于对自己个体生命的真诚反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门师生这样反省,透露出一种个体关怀、一种自我期许、一种忧患意识;蕴涵着一份清明、一份自爱、一份奋勉;此即本己关怀;能关爱自己对自我忠诚的人,必能以恕道待人,故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愿此即群体关怀。由亲亲而仁民而爱物,如此层层扩展,人就会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终极关怀,希望万物都能各遂其生,各适其性,共同归趋于美善的价值世界。细读《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中各人的《语录》部分,即可印证当时学者在这方面的心意。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基于人文关怀所拟定的书院规约。这份《揭示》,为儒者为己之学列举了教学条目。后来被移录于岳麓书院,宋理宗还亲自加以书写,以示太学诸生,继而广为全国书院及地方官学所认同,而且又东传朝鲜、日本,成为当地书院学规的典范。
二、书院文化的精髓——以正心明德为本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书院有了学术精神与灵魂,从此书院成为中华民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的客观载体,也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平台。书院为中国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儒家文化理学的最后成熟产生了重大影响。
书院文化的诸多内涵始终围绕着一个根本思想展开,这一根本就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正心与明德。
正心很重要,在书院中读书需讲求深意,静心沉潜,不能浮于表面、止于文字;读书的成效如何最后应反映在实践上,读书既然有所会心,便应依之躬行,此即明德。正心与明德,一内一外丈量着书院人的身心,由道问学而济天下;也拉扯着书院文化的命脉,决定着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丰碑中地位。
正其心,故不以一己之是为是,一己之非为非,不持门户之见,一心问学、相互砥砺、取长补短。
正其心要求精读原典、深悟原意,一念之间毫发有差便是不正;因为要求源求真,所以要敢于有怀疑精神读书不唯书,读书须生疑。龙门书院首先提出了“读书先会疑,学者须于无疑处寻找疑处”。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讲学授徒时,认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证明人”,他倡导读书要精思善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方始是学。”“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4]王守仁在书院讲学提倡“唯是是从”,反对迷信古今先贤。他说:“夫学,贵得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于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5]书院的怀疑精神是不唯书,不唯圣贤,唯是是从的精神。书院倡导的“精思善疑”、“求之于心”就是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更不是盲目的排斥,它是在“博学之,审问之”的基础上而生疑。“疑”不是凭空而来,更不是主观臆造;“疑”是博学、审问的结果。有了“疑”,并不是仅仅“存疑”而已,而是要“慎思之,明辨之”。“慎思”、“明辨”是“去疑”、“求是”的过程。“去疑”要“慎思”,慎者,谨慎、严谨;“求是”要“明辨”,真理愈辩愈明。最后,获得了真理,要“知行统一”—— —笃行之。
书院不仅“正心”,还通过“明德”理念的践行以实现对个体德性的深刻关照乃至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作为书院文化的宏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对《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名句,对大学教育的价值作了解读。梅先生认为明德即“发扬自身光明之德”、“明明德之义,释以今语,即为自我之认识,为自我知能之认识[6]。”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为了实现明德。“明明德”是为了在“知、情、志三个方面皆修明。”如果说书院的使命可以理解为“明明德”那么书院的理想就可以理解为“止于至善”。即培养“君子”人格的“至善”和大学培养过程的“至善”。明德要实现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君子人格,要培养的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绅士人格,“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通识人才和“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人才。君子理想人格的养成就是“明德”的实现,就是德性和知性的统一,用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说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教学和科研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书院文化的当代价值——重视全人养成
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覆灭和西方高等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逐步建立,书院制度废止不论,经过千余载发展历程而积淀的宝贵书院文化精华,现在仅成为大学文化的边角料。中国现行高等教育主要借鉴了西方教育制度,其体制弊端主要有专业学科划分过细、科学技术比重过大过强,以及扎根中国土壤后,伴随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而形成的高校科层组织管理模式刻板僵化过于理性,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全社会的浮躁多欲,使整个高等教育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美育,重专才培养、轻全人教育,重职业谋求、轻高远志业规划,重知性量化功利精算,轻内心历练品质修行,重物质享受,轻精神熏陶,学生稍遇挫折即怨天尤人,灰心丧志等种种不良现象,大学正面临着理想黯淡,观念落后,精神失落,形象扭曲,使命弱化,目标混乱等诸多病象,许多高校开始从我国古老的办学机构——古代书院中寻找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良药,希望通过书院自由活泼且充满人性的管理方式及注重内涵培养的养成教育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的全人养成。
全人养成教育不仅仅是推行包含历史哲学道德艺术等人文学科在内的通识教育,全人养成教育更在于完整人格的养成和陪护,它需要大学在制度、规章、理念、规划、组织、活动上全部围绕“养成”展开设计。大学应如同古代书院一般实施全人格教育即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与人格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陆九渊所言“人生天地间 ,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之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7]。
通过住宿书院制的建设,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混住,在不同专业背景交叉下,不同思维模式相互碰撞,不同兴趣爱好相互交融,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积累人脉,增强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从小社区走向现实社会打好坚实基础;通过一系列包括团队、交叉学科、体能、心里和职业生涯等拓展课程的设置、通过各类社会实践项目的开展、通过导师近距离的指导影响,给予学生专业课堂以外更多的关怀支持和更广阔发展潜能的空间。使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融于一体,促进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推动大学从单纯的“专业培养”向社会适应能力的“全人教育”转变。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2]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3-214.
[3]张载.张载集:张子语录[M].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316
[4]朱熹.朱子语类:卷第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8.
[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罗整庵少宰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5.
[6]毛礼瑞.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1.
[7]陆九洲.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