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4-03-03张捷,曹静
张 捷,曹 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21世纪是人才和科技竞争的世纪。目前,许多国家都以人才立国、人才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明确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和目标规划,并开展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促进国际化人才不断涌现。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紧迫性
美国在《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日本在80年代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英、德、法等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也明确要求,毕业生不仅要适合本国及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培养面向世界的工程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实质要求中国教育走国际化道路。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出炉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可能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该报告指出两个观点:一是中国的毕业生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达到25%;二是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 000名此类人才。据有关部门分析,从需求角度来看,中国紧缺人才包括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以及现代管理等领域人才;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熟悉世贸组织的规则、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号角,并提出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民生之本,强国之基的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也必将不断深化。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培养人才必须符合国际化的需求,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1]。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二、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1.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际化人才应该是具备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多种专业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2]。作为国际化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还要掌握能参与国际事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业务能力不仅要基础扎实,注重实践,并且能够保持与国际前沿知识和最新资讯的同步。创新能力要求具备坚持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并且具有创新所需的各项能力和思维。
2.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国际视野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口流利的外语对良好的沟通和交际非常必要。同时还要懂得国际礼仪和国际惯例,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要求学生有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对社会科学和人类文明理念的认同,具有全球化的眼光与胸怀[3]。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为人处事都得体大方,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够站在全球及更广阔的角度观察,做出高瞻远瞩的决策。
3.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结构
文化知识也是许多专业人才所忽视和缺失的。要在国际舞台上顺畅地与人沟通交流,必须了解国外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知识,同时还应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的理解和适应中,能够求同存异,而非一味效仿、西化。只有对本国文化尊重和理解的人,才能获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褒扬。
4.具备一定的国际经历
一个从来没有与外国友人打过交道,缺乏国际实战经验的人难以称得上国际化人才。国际经历并不代表一定有出国的经历,有与外国友人沟通交流的经验都属于国际经历。只有在与外国友人真正的接触和沟通中,能够亲身感受在文化差异下,如何交换意见、处理矛盾、顺畅沟通,从而积累跨文化交流的实战经验。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抗压受挫力、乐观精神、奋斗精神等心理素质。国际竞争是激烈和残酷的,当遭遇成功与失败,赞扬和质疑等多种不确定的变化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和国际舞台上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很好的与他人协同合作。
三、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路与战略
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和宏观层面的管理,高校要培养真正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敢于改革创新,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推行相应政策和指标体系。
1.确立国际化的思想观念
为培养国际化人才,高校必须摆脱旧体制所带的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新观念。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在思想上的国际化,要改革教育体制。只有主动拓展和参与到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当中,才能认识到不足和差距,不断增强教育实力。
2.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与世界名校强校展开竞争,需要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根据《耶鲁国际化:2005—2008战略框架》的发展战略,耶鲁大学的国际化愿景围绕三个目标组成:一是要为学生在日益互相依赖的世界中发挥领导作用做好准备;二是要把全世界最有才能的学生和学者吸引到耶鲁大学来;三是要把耶鲁大学建成全球性大学[4]。我国高校也应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找准定位,制定国际化目标蓝图,不断提高对国际化的核心价值的认识,齐心协力地向国际化目标迈进。
3.完善国际化发展政策,制定国际化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不断推进,针对大学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评定指标体系也越来越多。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认为,大学国际化最重要是看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有多少比例教师和学生来自非本国,或去其它国家交流和访问[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睿教授认为,各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教材和课程、评价和认证、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在考虑国际化因素,对国际化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学生流动扩大到课程、教师开发、质量保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国际研究与教育的关系、教育集团的建立等多方面内容[6]。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用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个标准来衡量大学的国际化。中国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制定出所需要的国际化指标体系,量化考核自身国际化发展进程。
四、高校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措施
我国高校在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应注重政策落实,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重心下移,推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
1.加强外语素养的训练
掌握外语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外语教育是最直接受惠的教育领域之一[3]。但是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偏重应试,教学形式单一,外语教学中缺失对外国文化背景的输入,与国际化人才所要求的外语素养还有一定距离。外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外语工具进行国际交流。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除讲解基本知识,训练语言技能以外,要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文化内涵的浸润[8]。高校必须通过外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热情,例如依靠学生自发组建的外语社团,开设外语角,邀请外国友人参加;在校园内定期举办英语知识讲座,英语竞赛等活动。
2.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留学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9],在全世界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人员数量不断上升。根据教育部公布数字,自1978到2012年,中国总计送出264.47万留学生。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33.97万人,占当年全球留学人数的14%;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较2011年增加5.99万,达到39.96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中国留学人才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是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源,是中国面向未来的“投资”,当中国留学人才学有所成或承担起领导职务后,投资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10]。作为高校,应加强国际交流项目的宣传,做好出国留学工作,为学生出国交流体验或留学深造提供丰富资讯和机会,为有出国意向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便利的通道,最终形成出国留学的热烈氛围。
3.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的作用。
来华留学生的日益增加给学校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来华留学生来自异国他乡,是锻炼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极佳资源,是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学习国外文化便捷的窗口。学校应通过招收来华留学学生搭建各种平台,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了解与友谊,加深对双方文化习俗的认识,帮助中国学生营造外国友人圈子,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双方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开展学校与外国企业的交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结合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双赢”培养模式。国外高校和企业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例如法国工程师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在企业实习。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训经验是:企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是1∶20,企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1]。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这种培养模式,鼓励外企在教育投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获得专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5.引入外国智力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我国最早引进外国智力活动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外国智力包括联合培养人才,直接引进使用人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12]我国高校应做好引进外国智力工作,从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整体国际化水平。高校应充分利用外方专家来校访问的机会,邀请外方专家开展讲座或开设课程,使学生能够领略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另外,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大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外方教师、课程体系、教学方案等,推动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国内师资和办学水平,实现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国际交往与合作将更加紧密,综合国力竞争将更趋激烈。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重要历史关头,我国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树立高瞻远瞩的目标是团结力量,激发斗志,坚定不移实现目标的根本,科学有效的措施是将工作落到实处的抓手。当然,实现高校“国际梦”,道路会十分坎坷,要靠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但是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我国高校的教育事业必将继续蓬勃发展,国际化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1]陈海宁,刘沫.国际人才竞争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学海,2004(5):167-168.
[2]马春玲.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31-33.
[3]赵伟民,俞晓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J].国际人才交流,2012(12):52.
[4]李联明,朱庆葆.耶鲁大学建设全球性大学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28-31.
[5]卞卓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语言是大陆高校国际化的一个大问题[EB/OL].北大新闻网,2006-10-29.
[6]崔雪芹.26位大学校长共同探讨大学国际化带来的挑战[N].科学时报,2006-11-01(4).
[7]蒋妙瑞.应运发展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8(5):5-17.
[8]陆涓.文化浸润与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64-66.
[9]娄玉英.引进国外智力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148-149.
[10]姜文,崔庆玲.国际留学教育与人才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10-112
[11]倪姗.它山之石:从国外企校联合教育看中国企业教育之痛[J].管理与财富,2005(9):18-20.
[12]李毅,陈毓华.高等院校引进外国智力的多维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