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视域下生态幸福观初探
2014-03-03冯莎莎李寿国
冯莎莎,李寿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该总体布局的展开,意味着我国文明格局正式步入了更高阶段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演进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伟大梦想!而“中国梦”的实质就是民族崛起、国富民强、社会和谐”。
实践证明,幸福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还取决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根基,人与自然的和谐永远是快乐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对生态的破坏,本质上就是对人类幸福生活本身的破坏。21世纪人类正日益陷入一场灾难深重的生态危机中,如果我们的财富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掠夺,并导致许多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社会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享乐建立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的时候,我们的幸福生活必将是短暂和残缺不全的。
一、对生态危机的思考
1.生态危机的出现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开始于18世纪的工业化过程无疑加快了人类对大自然索取和改造的步伐,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生产工艺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加工和重组物质,制造出自然界本身不存在的无数新事物,丰富了物质的多样性,凭借人造的工业技术环境强有力地影响着自然界。人类在运用新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并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生态危机的幽灵也开始在地球上露出狰狞的面容。由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对剩余价值的绝对追求,力图无限制地掠夺、控制、支配自然,结果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人类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旧的危机波及全球尚未度过,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这些都是难以克服的,人们企图孤立地克服其中任何一个的各种尝试都只能取得暂时的收效,并且往往顾此失彼”[1]24。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约20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之后,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一种让人恐惧的危机开始制约甚至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短短十几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与日新月异的经济指标相伴随的是人口膨胀给环境造成的不堪重负,是水、耕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出现的短缺与枯竭,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逼人的威胁。因而,即使步入新世纪,人们依然是处于不幸中的,人们始终无法摆脱生态灾难的梦魇,这也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努力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2.生态危机的根源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人类实践决定并制约着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在这两者的关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如果我们不改变一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改善一定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对待自然的态度最为片面、最为冷酷。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它只注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财富和高额利润,仅仅将自然界作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任何生产都难免要与生态破坏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求不断地扩大生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这种过度生产必然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其资源不会无限扩张,节奏和周期无法跟上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这就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资源供应不足,从而引发成本提高、生产不足,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历次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就是最好的明证。如果继续迷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不仅会给我们这代人带来不幸,后代人的幸福也将被透支。而且,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消费不再是维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疯狂的、无节制的消费。人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变得模糊不清,只能在不断地消费和无能力消费中纠结,在注重消费的量和忽视消费的质的盲目消费中获得一丝肤浅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又在不断被鼓动追求更多的消费量中陷入一种被控制的不自由和无法满足的受挫痛苦中。“依据商品的积累来衡量的生活水平难以再提高或者只能下降了”[2]110-111。
虽然,当今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呼吁重视、解决生态问题,并依靠先进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内的环境保护;但是,另一方面却为了自身财富的积累,不断扩大市场范围,进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并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有限的稀缺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使用,直接掠夺那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通过这种生态掠夺,达到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目的。此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采取以邻为壑的策略,将污染环境的企业、技术、产品输往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和海洋当作“垃圾场”及“废水池”,加剧了落后国家的生态问题,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承受着生态恶化带来的不幸。故此,人类要想实现生态幸福,就必然要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批判和颠覆,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这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要求。
但是,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生态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无法避免。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如果仍然遵循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进行建设,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可能有根本性转变的;另一方面,现实进程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资本仍然存在并起作用,它的性质没有变化,它对剩余劳动的剥削,以及资本对自然的剥削仍然同时存在,所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导致的全面危机仍然在延续。但是,奥康纳与佩珀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谋求人类共同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且这一目标不与任何利益挂钩,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为其解决并克服生态问题提供了保障,可见,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平衡。
二、生态幸福观的思想内涵
当前全球出现的生态危机,使人类文明处在重大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找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种选择可以使人类在“绿色”的发展中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幸福,并使这种幸福符合生态、公平、公正的原则。生态幸福观提供了这种诉求。在笔者看来,生态幸福观就是一种基于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有关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目的的价值认知和理性实践,旨在追求使人类生存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自由、更解放,精神更为充实;生态幸福观是基于生态理性基础之上的全人类生存利益的可持续的幸福。
1.自然是人类幸福的根基
人类的幸福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人和自然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排斥另一方而获得发展,人对于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自然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自然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人类若能“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然”,自然也就会还人类一个美的生活。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斗,人对人的统治是以人对自然的统治为基础、为工具的,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要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手段”[3]127,没有自然的解放,人的解放就是一个谎言。同样,自然的解放构成人的解放的基础,在自然解放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应是生态幸福观的最高理想。正是如此,生态幸福的归宿点是人与自然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在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强调人类发展模式的变革,即强调可持续性发展,这是现代人类发展的正确模式和通往美好明天的道路;它强调人类消费方式的变革,反对过度消费,倡导合理的适度消费,强调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满足需求,其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它的一些理论诉求,如提倡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都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公平的,是一种互相认同、互相关爱的关系。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之一。
2.“生态幸福”和“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
在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已经遇到了制度上的阻力和发展上的难题,而在现存的资本主义框架内,又无法通过改良来根决这些问题。因此,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或替代,以一种更为优越、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而代之,才有可能建成生态文明,实现持久的生态幸福。这样的发展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社会主义的肩上。生态文明的未来,生态幸福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大规模的环境问题,但如佩珀所言:“从理论上说,如果应用适当的话,社会主义不一定导致一个污染的社会。因为,共同所有制(它并不一定意味着非民主的集权化所有制)将使得资源利用计划化和资源枯竭的最小化”[4]182。奥康纳也明确地指出:“与资本主义的情况不同,大规模的环境退化可能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5]538。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平衡。然而,社会主义国家为巩固现有政权,同时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过多的干预,甚至是封锁与包围,发展生产力不得不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此外还须指出,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另一大因素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向往并追求工业主义发展模式。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的原因是价值观的问题,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培养一种合理的价值观,并彻底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类实现生态幸福。
在社会主义视域下将生态问题与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结合起来,无疑切入到了现代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幸福观就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要超越阶级的分化,超越其他一切使人们的发展受到限制、民主遭到禁止的剥削形式,并且建立起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关系,实现生产性正义、人人幸福平等、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社会贫困的理想,使人类能够长久存在且幸福地生活下去。
三、构建生态幸福观的启示
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资源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贫穷是最大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与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经济增长的实现,首要前提是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需求,这种增长不应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应是一种质的提高。所以,我国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时候,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渐向生态幸福的社会方向发展。即“这是一个在艺术上更丰富的社会,其中,人们吃得更加多样化和巧妙精致的食物,使用更加艺术化建构的技术,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加多样性的休闲消遣,更多地进行旅游,具有更加实现性的关系”[4]337。虽然,社会主义的生态问题在性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但也必须从社会改革入手,回归社会主义的本真,不断改革与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断弘扬生态幸福观的思想内涵,从而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修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重新赋予人类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权利。
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幸福观。以人为本不仅能够体现人类主体对于自然价值守护者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严格地遵循了人类整体主义的原则,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6]。所以,我国政府要积极转变价值观念,从反自然的文化、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转向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要让大家明白人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幸福。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坚持社会发展、人的价值实现与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幸福思想,鼓励人们以精神追求为最高价值,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人性的解放和自我价值,获得个人、社会以及生态的长远发展和幸福。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生态竞争力”。“生态竞争力”不像GDP那样只追求数字和效率,这是一种全新的“考试”,而考核标准正是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什么样的标准才会让人民幸福?通过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合理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中,努力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循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的全面发展。进言之,就是要让人们不断提升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生态自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我国当前而言,我们在进行生态保护的时候,必须从生态幸福的追求出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样才能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WILLIAM LEISS.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an essay on the problem of need and commodities[M].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110-111.
[3](德)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A]∥任立,译.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7.
[4](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2,337.
[5](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38.
[6]邓天雄.人类中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科学发展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5(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