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
——2014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综述
2014-03-03杨凤娇
■ 杨凤娇
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
——2014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综述
■ 杨凤娇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新传播形态的涌现,传媒行业进入全媒体时代的新格局。时政报道如何适应传播格局的变化,创新新闻的呈现和表达方式,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新闻界和新闻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4月10日,“2014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和新闻传播学部承办,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人参与了研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在研讨会上致辞,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教授主持,与会代表结合今年两会报道的特点,探讨了全媒体时代时政报道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两会报道体现全媒体多终端融合传播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认为,今年两会报道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全媒体、多维度的融合传播手段,实现了两个舆论场的融汇互通。有些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调整报道理念,策划报道选题,突破了传统的报道模式;有些媒体全面借助与新媒体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全媒体、多平台传播的规模效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何绍仁介绍了今年两会新闻发布的新特点,体现了人大新闻中心在技术、服务和观念方面的创新:首次开通了人大会议新闻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首次在总理记者会的现场开通Wifi,方便媒体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首次实现天天有记者会,及时回应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首次不要求部委审记者会的通稿,便于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首次召开网络媒体座谈会,倾听商业网站的意见,尽可能融合两个舆论场;首次指导主流媒体解读大会的程序和人大制度,提出对比较严肃的政治性会议,可尝试用动漫、图表等通俗的方式来解释,便于公众理解。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芸结合《新华视点》栏目,阐述了新华社今年两会报道的三个创新。第一个创新是首次实现对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三大平台的全覆盖,拼抢网站和客户端头条。她强调传统报道和新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挖掘和再创造,而不是新闻的搬运能实现的。第二个创新是在互动中释放新闻的能量。陈芸以《马上问答》栏目为例,分析如何依托新闻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与网友互动,并在集纳整合报道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第三个创新是“秒拍两会”,记者利用手机拍摄30秒左右的短视频实时发布,在新浪微博和新浪秒拍客户端同步上线,文字、图片、视频报道三位一体。
《中国青年报》总编室主任马年华和记者李玥介绍了《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的全媒体探索。马年华强调,《中国青年报》最主要的特色还是“青年”两个字:聚焦青年,挖掘青年问题;站在青年的立场和角度,反映青年人对改革的态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中青报策划了报网联动全媒体系列报道《“蓝海”深处的心跳——深化改革·青年期待》,用微博微信和视频访谈等多媒体手段征集青年的期待,将青年的命运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今年的两会报道,又策划了“改革理性与青年”系列评论,回答青年如何理性面对和参与改革等问题。李玥以《代表日记》为例,阐述了中青报如何将全媒体探索与青年特色相结合。《代表日记》是中青报在两会期间推出的视频产品,记录80后代表的履职故事,反映青年代表如何参政议政。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征集青年人关注的问题,反映给所拍摄的两会代表,记录代表把青年人的呼声带上两会的过程。视频报道和文字报道等不同的产品类型,使新闻内容得到立体化的呈现。
全媒体时代的商业网站,如何让时政报道鲜活起来?新浪新闻中心专题负责人满佳珣提出了“产品思维”的概念,阐述了如何在产品思维下完成内容的融合、形式的聚合和终端的融合。在内容方面,她指出传统商业网站编辑处理时政报道时主要是转载,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则需要对转载的内容重新梳理,提炼新闻要点,再将要点在产品思维指导下排列整合,生产出新的内容。形式方面,在传统的时政报道中,文字、视频、图片,每部分自成一体,内容的构成方向是单向的。在全媒体时代,通过交互技术它们三个变成了双向。而终端的聚合则要求全媒体时代PC和移动端要实现内容同步、功能兼容。在产品规划上要有对移动端的考虑,页面高度、样式等都要符合移动端客户的习惯。
“大数据”应用于时政报道
多家媒体强调了今年两会报道中的大数据应用,央视的两会报道在运用大数据了解和传递民意、以及数据可视化方面进行了探索。
央视《晚间新闻》副制片人魏力婕结合《据说两会》栏目,阐述了电视新闻如何采用大数据了解和反映公众诉求,打通会内会外两个舆论场,实现“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她总结了以往“会内会外相结合”的报道方式:一是在预设一些要报道的话题后,到会外寻找相关的故事和采访人物,向会内代表建言献策;二是在直播状态中请会场外的采访对象向北京的代表委员表达诉求。这些方式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局限。大数据和这些报道方式相比有三个特点:一是样本量大;另外,它采用云计算,速度非常快,与传统统计相比时效更快;第三,相对于被动采访来说,大数据默默记录着网民或者普通人的行为轨迹,其实是在主动反映人民的状态和意愿,更能反映人们的真实想法。
大数据也是今年《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总编室主任马年华介绍说,中青报不仅加强了数据挖掘、民意调查方面的报道,而且专门在两会特刊设置一个版面予以刊登,以《十八大后22名落马高官同地任职平均31年》为代表的一系列独家数据的挖掘和发布,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王冬梅指出,多家媒体结合大数据报道两会,以专业化的分析解读大数据,挖掘全新的报道视角,体现真实民意。“大数据是科学,而科学的背后是人性,是读者通过浏览阅读等行为产生的真实的轨迹。”媒体对大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既是洞察用户、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依据,也是媒体原创的新闻内容。
提高时政报道队伍的专业能力
《人民日报》驻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席记者毛磊认为媒体应关注两会中的议政资源浪费现象,履行监督职能。他将议政资源的浪费分为显性浪费和隐性浪费两类。前者如代表委员缺席会议、在会上玩手机打瞌睡等等;后者如“哑巴代表”、大会发言中的官话、假话、空话、套话、雷人话语现象等等。议政资源浪费的背后,折射的是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议政素质的缺失。如今节俭办两会已迈出可喜的一步,最大限度杜绝议政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升议政质量和议政效果具有重要价值,而媒体的监督对于遏制议政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毛磊同时指出,近年来很多记者对明星委员围追堵截,对明星委员进行娱乐化报道,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问题,才是舆论应该关注的焦点。媒体应当关注的是代表委员的议政质量,关注他们为民众办多少事、反映多少民意,提出多少议案建议和提案,是否有效监督了一府两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采访部主任郭亮从两会期间马航失联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反思中国媒体现状,对中国记者如何增强知识储备和提高专业报道能力提出了建议。她从三方面对比了中外媒体报道的差异:第一是“什么人”在做报道,第二是“做什么”;第三是“怎么做”。郭亮认为,西方媒体能提供有技术含量的报道,与记者熟悉专业领域和盛行解释性报道的传统有关,而中国记者大多很年轻,专业背景弱。在报道内容方面,郭亮按客观性强弱分为四种,第一个是客观事实,第二个是由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进行的专业性分析,第三个是由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做的评论,第四种是情绪。郭亮认为,西方媒体的事实和分析居多,中国媒体从篇幅来说,评论和情绪的东西比较多。最后,郭亮指出西方记者的报道能力受益于平时积累的人脉,建议中国记者要重视专业领域的人脉积累。
凤凰卫视记者陈琳以“肯舍敢钻,富矿巧掘——两会报道凤凰操作范式”为题,阐述如何呈现对两会的独家报道视角。陈琳所说的“舍”,是指舍弃大家都在做、平常能看得到的缺乏“好声音”的内容。对吸引人的“富矿”则要深掘,挖掘公众可能关注的点。对一些大家看起来没有什么热点的“贫矿”却要“富做”,“别人认为做不出来的东西,我们反而想做点自己觉得好玩儿的东西。”在获取同样资源的情况下,要敢于钻进去更好地解读。
中国传媒大学徐舫州教授认为,全媒体的报道不在于把时政报道搬到互联网中去,而在于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价值观、新闻观和审美情趣。隋岩教授指出:今天我们面临着传媒的新格局——传播主体多元化,大众传播与群体传播两组传播形态并存,时政新闻领域体现出二者博弈,给时政报道带来了不断丰富和不断变化的新课题。
从2012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与记协国内部合作举办时政新闻领域的研讨,探讨当年两会报道的特点及时政报道的创新,至今已经举办三届论坛或研讨,从综合性探讨延伸到专题性探讨,涵盖了内容、文风、全媒体报道等多个领域,推动了业界和学界对时政报道的关注和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