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球茎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2014-03-03霍国琴王周平张晔
霍国琴 王周平 雷 丽 张晔
特色蔬菜球茎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霍国琴 王周平 雷 丽 张晔
球茎茴香,又称结球茴香,因其叶柄基部肥大抱合成扁球茎而得名。球茎茴香为伞形科茴香属的一个变种,与叶用茴香同科同属,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球茎茴香上部叶鞘膨大形成的长扁球形的脆嫩鳞茎及嫩叶是主要食用部分。鳞茎为浅绿色或白色,营养丰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 C、钙质及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
1 生物学特性
球茎茴香植株较高大,一般为60~70 cm,为浅根性蔬菜,主根入土20~30 cm,根群主要分布在7~10 cm处,横向分布20 cm,吸收面积较小。茎短缩,重400~800 g。球横茎12~15 cm,纵茎11~15 cm。叶似茴香,叶数12~15片,当新叶展开10片时,叶柄基部开始肥大成球状。复伞形花序,异花授粉。双悬果,长椭圆形,具有浓香味。
球茎茴香性喜冷凉,适应性较广,耐寒,耐热。种子发芽适温为15~25℃,植株生长适温为15~20℃,超过28℃生长不良。苗期在-4℃低温下不致受冻,但在叶球形成期不耐冷冻,-1℃以下即可被冻死。营养生长阶段喜光怕阴,阳光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球茎膨大。球茎茴香苗期和球茎膨大期需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在60%~70%,需充足的水分,否则生长缓慢,叶鞘中机械组织发达,品质、产量都下降。
2 栽培季节与方式
一般春夏播种,秋后收获。露地、设施均可栽培。
1)露地栽培。一般可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5月中旬至7月下旬定植,7—9月收获。也可7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至9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收获。
2)设施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可于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播种,12月中旬至来年1月下旬定植,2—3月收获。也可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定植,12月至来年1月收获。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月上旬在温室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旬收获。
3 育苗
1)品种选择。冬季生产中,宜选用耐低温、弱光且整齐度较高的品种。目前主要有:①楷模。由法国引进的杂交一代种,株高80 cm左右,球茎白色,紧实,圆球形,整齐度高,单球质量0.5~1 kg。②球茴2号。由北京市小汤山地热开发公司育成的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0~100 cm,球茎白色、紧实,圆球形,整齐度较高,单球质量0.4~0.8 kg。③球茴3号。北京市小汤山地热开发公司育成的品种,株高80 cm左右,球茎白色或黄白色,紧实,圆球形,整齐度高,单球质量0.4~0.8 kg,适宜密植。
2)用种量。每亩需种量100~120 g。
3)播种。球茎茴香可以直播,但一般采用育苗移栽,以利于培育壮苗。播种时,选土壤肥沃疏松、水分充足、排灌便利的地块作苗床。每亩苗床施用腐熟人粪尿1 000 kg左右,并掺和15%过筛炉渣,经深耕细耙后整平。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8~10小时,然后用手反复轻搓,使种皮分开,捞起沥干水分,在30℃温度下催芽2~3天,于出芽前播种。播前向苗床喷足水,将种子用细干土或细干沙等拌匀,撒播于苗床上,再覆盖细土。
4)苗期管理。早春播种的,要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夏季播种的要盖一层草或遮阳网降温保湿,4~8天后种子陆续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注意肥水管理,有1~2片真叶时,移植到营养钵中护根培育壮苗。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温,扣小拱棚;夏季防高温暴雨,覆盖遮阳网,并保持苗床湿润。出苗25~30天后,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大田。
4 定植
球茎茴香要避免用前茬为十字花科绿叶菜的地块作定植田,这样可减少甜菜蛾的危害及菌核病的发生。定植前应施足肥、深翻土,晒垡7~8天,每亩施用腐熟人粪尿2 000~2 500 kg、复合肥20 kg作底肥,然后耕翻拌匀做畦。春天定植可选择天气晴朗、暖和的中午定植;8—9月栽种的则要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定植。定植行距25~30 cm,株距25 cm。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5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后5~7天再浇1次缓苗水。长出新叶后,浅中耕,蹲苗5~7天。在叶鞘开始膨大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植株封垄就不再中耕。随着植株的长大,浇水量增加,叶柄基部开始膨大时更要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0 cm时第1次追施肥料,每亩施尿素10 kg;球茎开始膨大时第2次追施肥料,每亩施尿素15 kg;球茎迅速膨大时可第3次追施肥料,施尿素10 kg。
2)环境调节。保护地栽培要注意温度与湿度调控,适当放风,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
3)病虫害防治。球茎茴香虫害主要是蚜虫,注意打药即可。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和菌核病。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800~1 000倍液,或65%甲霜灵6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800倍液,喷雾防治,阴雨天用速克灵烟剂熏治。菌核病要在定植前通过向苗畦喷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菌核清1 200倍液或65%甲霜灵600倍液予以防治。
霍国琴,王周平,雷丽,张晔,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邮编710003。
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