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4-03-03
写在前面
十八大赋予了现阶段“改革开放”的全新理解,其变化成为媒体产业进入激烈转型期的外部推动因素。黄升民、刘珊的《关于中国媒介产业转型的五个论点》从报纸媒体的生死讨论、电视媒体是否将亡、城市台的生存选型、产业化的道路现状以及媒介帝国主义的出现这五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有关媒介产业转型的新话题。
在企业形象建构过程中,隐匿着高度社会化的意识形态,这是符号含蓄意指自然化的结果。隋岩、张丽萍的《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透过含蓄意指与元语言这两层意义生产机制,阐述了企业形象传播的话语战略,清晰地透视出神话是如何被言说而成的轨迹。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张昆、张勇的《邮票中国家形象的符号解析》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从邮票铭记、面值和图案“三大要素”入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发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1~纪4等邮票进行解析,旨在探索邮票构建国家形象的符号化过程及结构规律。
易前良、周露的《公共利益与社会问责:检视美国广电改革运动》从传媒公共利益的确认及其问责切入,借助“国家-社会-市场”的分析框架,检视美国媒改运动的专门领域广电改革运动,考察商业化背景下旨在改进广电媒介而与政府规制、媒体自律并行的社会问责之路径。
吴申、彭吉象的《3D电影的美学进阶:从视觉奇观到观念表达》系统论述了3D电影的美学特性,认为3D电影不仅停留于制造视觉刺激与感官消费,还可以表达创作者对于宗教、生命、信仰等形而上的思考。
张雷、王勇的《广电产业链的制播关系模式选择》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依据,通过设计考量不同节目类型的资产专用性和节目自制程度的分析量表以及问卷调查,检验节目类型与制播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借此明晰不同节目形态在制播分离改革方向上的差异。
黄京华、常宁的《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通过对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差异,考察沉默螺旋理论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三种环境下的表现及其背后原因,以对网络环境中意见互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保持更加清醒的认识。
蔡雯、翁之颢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选取部分传统媒体机构针对新媒体岗位的招聘信息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的在职业技能素养、性格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试图总结新的变化与趋势及对高校新闻教育工作的启示意义。
此外,方毅华、赵斌艺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马航失联报道研究》,王巨山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传播学视角下的非遗题材电影解读》,张国涛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考察》等,也很值得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