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闻素养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由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暑期课程教学思想引发的思考

2014-03-03秦学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闻媒介媒介维度

■秦学智

试论新闻素养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由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暑期课程教学思想引发的思考

■秦学智

当今,新闻消费者面临着信息超载、真假难辨、价值观念和观点相互矛盾与冲突等媒介传播现状,因而旨在提升国民新闻素养的新闻素养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一个最具鲜活性和生命力的亮点。从新闻素养教育的视角去探究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新闻的功能和作用、新闻素养课程要求的学习结果以及新闻素养教学法等基本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新闻素养;新闻素养教育;新闻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法

2013年7月5日,笔者应美国石溪大学新闻学院霍华德·施耐德院长的邀请去该院进行为期2周的新闻素养暑期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这是该院新闻素养研究中心(2007年9月成立,是美国首个新闻素养研究中心)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四个年度开设的暑期学院教师培训课程。

据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研究中心的观点,新闻素养是人们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去判断印刷、电视或网络等媒介新闻报道可靠性和可信度的能力,其课程目的为:定义新闻素养及其重要性;对历次信息革命如何塑造和改变历史做出解释;能够描述新闻素养课程如何使用特定的事件与例子去演示和说明课程概念。

该中心经过数年的摸索与实践,率先总结出一套比较成型的暑期教师课程培训的经验体系,并编印出相关教材,但因为摸索的时间还不太长,仍有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亟待澄清和研究。基于对该课程教学思想的深思,笔者试从新闻素养教育的视角探究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的功能和作用、新闻素养课程要求的学习结果与新闻素养教学法等基本问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与该中心学者和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尽管他们听说过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但他们对此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涉猎甚少,更遑论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素养(教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而笔者刚开始接触新闻素养暑期课程时误以为所谓的新闻素养(教育)应该就是笔者理解的新闻媒介素养(教育),逐步深入了解和比较之后才发现该中心学者教学中的新闻素养(教育)与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并非同一概念和意涵。这促使笔者对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之间关系进行深思。事实上,在进行新闻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这些疑问,特别是那些一直在从事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新闻素养研究、教育和学习的人们,他们更是想搞清楚这方面的交错关系。因为只有明白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相互学习和借鉴,融合与发展。在理清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诸概念区别与联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媒介、新闻媒介、新闻(信息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解释。因为前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后三者彼此关系的基础上的。

(一)媒介、新闻媒介和新闻的关系

新闻是一种报道最新事实或事件动态的信息文本,而新闻媒介是负载和传播新闻信息文本的媒介。由媒介到新闻媒介再到新闻,以及由媒介素养(教育)到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再到新闻素养(教育),这些概念的外延越来越窄。排序在前的概念和排序靠后的概念依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新闻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媒介进行传播。狭义上的新闻是指由大众新闻媒介发布的最新事件或事实的信息,而广义上的新闻是指由任何新闻媒介发布的最新事件或事实的信息。根据传播对象和范围,我们可以将广义上的新闻划分为大众新闻、小众新闻和人际新闻。在新闻素养教学中,使用的是广义上的新闻定义,尽管我们把主要的焦点放在大众新闻上,但其他种类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新闻也可以用于课堂。

(二)媒介素养、新闻媒介素养和新闻素养的关系

笔者认为,素养是指个人经过后天训练、培养和实践而达到的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任何亚层次或亚亚层次的素养,都可以进行依此类推的定义。如媒介素养(或新闻媒介素养或新闻素养)可以被定义为是指个人经过后天训练、培养和实践而达到的应对各种媒介(或新闻媒介或新闻信息文本)的智力与非智力水平。

新闻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地,新闻素养又是新闻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系统。新闻媒介素养包含新闻生产素养、新闻机构运作素养、新闻传媒技术素养、新闻(信息文本)素养等多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新闻媒介素养注重的是理解新闻媒体如何工作、如何生产意义、如何组织意义和如何明智地使用新闻媒介的能力,其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受众成为能够正确阅读、分析、判断、评价新闻和正确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传播的人,那么,新闻素养注重的就是培养受众使用、鉴别、判断、评价、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文本的能力以及正确新闻价值观和新闻阅读习惯的教育。

总之,如同媒介包含新闻媒介,而新闻媒介又包含新闻一样,媒介素养包含新闻媒介素养,而新闻媒介素养又包含新闻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能够掌握或具备一定素养的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培养受教育者很多方面的知识、技能,还培养他们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以及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等修养。媒介素养教育(或新闻媒介素养教育或新闻素养教育)都可以采取依此类推的定义。

简而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有关媒介以提升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有关新闻媒介以提升新闻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而新闻素养教育则是有关新闻(信息文本)以提升新闻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媒介、新闻媒介和新闻三者之间以及媒介素养、新闻媒介素养和新闻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新闻素养视野下新闻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素养中心学者在讲授“新闻信息的力量”课堂中提到:新闻信息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和作用,并且人们对接收和分享信息有普遍性的需求,甚至人们为了控制信息扩散而肆意杀戮新闻记者或为了得到新闻信息而甘愿冒生命的危险。他们将新闻信息的功能比作我们人体“DNA”的一部分,认为新闻信息具有“ACD”三种功能,即警示我们(Alert Us)、联系我们(Connect Us)和转移分散我们的注意力(Divert Us)。新闻信息是否只是警示、联系我们并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在笔者看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仅是因为这种“ACD”的思考模式是简单化的,而且是因为新闻信息的功能并不只是这三种。

首先,新闻信息的作用不仅仅是警示,它还可以讲述故事、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新闻发布而将实时的信息和情况告知受众,反映舆情,倡导科学和健康等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服务经济等等。

其次,新闻信息能起联系的作用。该中心学者认为,新闻信息能够让我们跟外部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这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之下。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思考和阐述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毫无疑问,新闻信息是我们脑中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这种联系要比该中心学者观察到的更为复杂和广泛。它在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宇宙之间等众多的层面都建立了方方面面的联系。

再次,新闻能够转移或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这一点,笔者完全同意该中心学者的思考和意见。严重的情形下,人们会沉迷于新闻信息的世界中而不能自拔,甚至荒废自己的正业。

第四,新闻具有教育的功能。新闻能给受众提供知识、经验、态度、道德取向、情感和价值观等,尽管它所提供的内容也有可能是不科学的、主观的、偏向性的,但其作为教育者的功能是无时不在的。

第五,新闻具有引导或议程设置的功能。新闻的这种功能主要是由新闻的制作者和把关人赋予的。通过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的设定,发布什么不发布什么,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强调什么不强调什么,就能使得新闻具有引导者或误导者的作用。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功能,新闻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它是我们及时和集中地瞭望世界的窗口。

三、新闻素养课程要求的学习结果与新闻素养教学法

石溪大学新闻素养暑期学院的设立有三重目的:进行新闻素养教师培训;分享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研究中心的教学经验;帮助学员建立一个教学思想和资料支持网络。而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新闻素养课程能够让学习者有何收获?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和方式进行新闻素养教学?

(一)新闻素养课程要求的学习结果

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新闻素养课程要求我们掌握的内容:

1.新闻知识

首先是新闻的知识层面。学习者应该掌握有关新闻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素养(教育)?新闻的种类或类别如何?新闻(信息)传播的作用和功能如何?新闻记者的品质和资格如何?新闻语言和体裁如何?制作新闻的规律和规则如何?言论自由与正义的重要性如何?。

2.新闻技能

如果说学习新闻知识是开展新闻素养教育或学习活动的第一基础,那么掌握起码的新闻技能则是开展此方面活动的第二基础。学习者应掌握如何提高自己和受众的新闻素养的技能技巧,如何区辨和证实一则新闻信息的技能或标准,如何正确或科学评价、理解、生产、传播或传布新闻信息的技能技法,以及如何进行批判性和辩证性思维的技能技法等。

3.新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学习和掌握面对新闻的正确态度,形成正确的新闻阅读和思维习惯,培养正确的新闻情感和价值观,是新闻素养课程教学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如何处理新闻信息?应当保持什么样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应该如何培养或端正我们的新闻阅读和思考习惯?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

4.新闻社会行动力和习惯

我们通常对新闻教育或学习的理解是,要学会搜索新闻、阅读新闻、理解新闻、批判地分析和评价新闻、谨慎正确地传播新闻,很少关注自觉的新闻生产和培养受众为了社会的民主进步和繁荣而根据新闻报道的真实采取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并关注培养受众这方面社会行动的意识和习惯。如果说在传统媒介时代人们进行新闻社会行动存在着许多较难逾越的技术性障碍的话,那么在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性媒介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自媒体性的新闻生产和新闻参与社会行动的可能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新闻素养课程应该将培养新闻社会行动力和习惯作为最高层级的目标,使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新闻素养的、批判性的、民主的、科学的、客观的、公平的、公正的和能够投身于社会进步和繁荣实践的人。

(二)新闻素养教学法

在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研究中心暑期课堂中,一共进行了十三个主题讲座,即“新闻素养为什么重要”“信息的力量”“什么是新闻?谁有权决定新闻”“认识你的信息邻居”“美国的新闻自由”“真相与证实”“平衡、公正和偏见”“观点新闻的特征”“判断信息可靠性的标准”“解构新闻”“解构社交媒介”“影像的力量”“解构电视新闻”和“新闻的未来”。在这些讲座中,中心学者讲述了很多的概念和理论性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自己摸索取得的经验的结晶,如新闻记者以及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新闻“DNA”(即“ACD”三种新闻功能思想)、三大新闻特征VIA思想(即Verification,Accountability和Independence)、重要性和兴趣的矩阵思想(根据重要性和兴趣大小两个维度决定新闻取舍和排版顺序),以及判断信息可靠性的“IMVAIN”标准(独立客观的、许多来源的、证实了的、权威的或消息灵通人士的、有名有姓的新闻信息来源要胜过非独立客观的、单一来源的、断言性的、非权威的和非灵通人士的或无名无姓的新闻信息来源)等。毫无疑问,他们提出的这些思想主张为进行新闻素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凭借和基础,但毋庸讳言,他们很少结合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理论进行新闻素养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这在相对熟悉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理论和知识的研究者看来是个较大缺憾和不足的地方。如前所述,新闻素养是新闻媒介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完全可以应用于新闻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来自各种媒介的知识和信息是丰富和无限的。为方便教学,国外的媒介素养学者率先发明了一些框架教育教学思想,这方面如苏格兰人艾迪·迪克提出的“传媒三边形”教学模式,他设计了文本、生产和受众三个维度的教学框架,每一个维度都可以被视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入口,这些维度下又设计了许多教学问题,教师采用和学生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有关的媒介知识和问题,如文本维度下有“文本采用什么方式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否关联一个更大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类型和类别的?是否有个套路?”“使用了什么规范和规则?”“人物是什么样的?是现实主义的?是固定印象吗?”等问题,这种模式强调将媒介方面的知识置于一个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与实践。

在根据新闻受众维度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引入有关受众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这方面如魔弹论、累积效果理论、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参与论、文化规范论、使用与满足理论、顽固受众理论等,都可以被引入以阐释受众对媒介影响产生反应和作用的机理。

在根据新闻文本维度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引入有关文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这方面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文本分析方法理论、文本类型理论、文本功能理论,甚至超文本新闻写作理论等,都可以被引用到文本的分析教学当中。文本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文本中潜在的意义和隐藏的意义,以及类型、价值观、叙事和暗含媒介内容意义等问题。

在根据新闻生产维度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引进与媒介生产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这方面如媒介环境理论、媒介组织理论、媒介意识形态理论、媒介把关人理论、媒介接近权理论、媒介生产过程理论和媒介所有制理论等,都可以被引用到新闻生产的分析教学当中。对新闻生产的状况和实质进行分析教学,有助于受众揭示新闻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新闻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有更深切的理解和体会。

在传媒三边形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先后又发展出一些四个维度或五个维度的框架教学理论。如大卫·帕金翰四个关键概念理论、美国的五个关键概念和关键问题理论等,这些框架教学理论或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传媒三边形教学理论,它们自然也可以被引用到新闻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大卫·帕金翰将传媒三边形理论中的文本维度分成语言和再现两个维度,这样与生产和受众两个维度一起构成了四个维度。这就是帕金翰的四个关键概念理论。在每一维度,帕金翰对学习者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譬如在生产维度,他要求学习者要审视媒介生产的技术、专业实践、工业、管理、流通和发行、使用与参与、不同媒介领域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在语言维度,他要求学习者要审视媒介语言的意义、规范、语法、类型、特定语言形式的选择、合并(如何进行影像、声音和文字的合并与意义表达)、再现等概念和意涵等。在对教学内容和维度把握的基础上,帕金翰还提出了六种具体的教学方式,即文本分析、语境分析、个案研究、翻译、模拟和生产。

在借鉴和学习英国传媒三边形理论和四关键概念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和机构根据传播学“5W”经典理论提出了五个核心概念和五个关键问题的框架教学理论,即将教学的维度分为作者、形式(语言技巧与规范等)、受众、内容和目的五个维度。媒介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从任意一个单一的维度去审视,也可分别从五个维度依次审视,从而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

除了以上所提的框架媒介教学理论,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研究实践改进或发明出带有自己特色的理论,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形的需要而有选择性地用于新闻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的来说,因为新闻信息的典型性、新颖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巨大社会影响力等特点,新闻素养将越来越成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课堂也将日益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①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Center for News Literacy:Summer Institute for Teachers 2013.

② 秦学智、秦倩、何娟:《传媒素养教育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③ Buckingham,David(2007).Media education:literacy,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Reprinted.ed.).Cambridge[u.a]:Polity Press.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李 立】

猜你喜欢

新闻媒介媒介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网络新闻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转型期我国新闻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