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剂及助凝剂的对比应用研究

2014-03-01张立东李彦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助凝剂混凝剂硅酸

张立东,李彦文

(1.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化工学院资产管理处,吉林吉林132022)

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和流经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使得采用水库作给水水源的情况日渐增多,但水库水具有浊度低、藻类多的特点.以江河水为水源的水厂,在每年10月至次年3、4月的枯水季节,也存在着浊度较低、有机污染加剧、水温低的类似问题.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有长达5~6个月的冰封期,水质长时间处于低温低浊状态,江河水温0~1℃,浊度为5 ~30 mg/L,水库水下层水温2~4℃,浊度为5~10 mg/L.在冬季,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它季节相比具有温度低、浊度低、耗氧量低、碱度低、水的粘度大等特点,这给不少自来水厂的冬季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解决低温低浊水质净化技术的问题,是一项很有价值并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饮用水处理的难点之一就是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在低温低浊时,浊质的混凝沉淀性能大幅度降低,此时,大部分水厂为了能够形成易于沉淀分离的比较粗大的絮凝体,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但是,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不仅浪费,同时还将导致污泥量增加、滤池过滤周期缩短、混凝剂残余量升高等问题,给净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弊端.因此,根据低温低浊水的混凝特点,研究适合于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条件是非常重要的[1-2].

1 低温低浊水处理难点的分析

低温低浊水是指水温在0~4℃,浊度在1~30NTU的原水,现研究发现低温低浊水难以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水温低,水分子热运动缓慢,从而减缓了水中胶体杂质颗粒的运动.同时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势能增大,不利于颗粒碰撞,使胶体颗粒脱稳困难.

(b)低温时,水的粘滞性高,流动性差,不利于混凝剂在水中的扩散和水解.

(c)水温低,胶体的溶剂化作用增加,颗粒周围水化作用突出,妨碍其凝聚.

(d)水温低,对药剂水解的吸热过程有不利影响,使水解不完善,影响药剂效能的发挥.

(e)水温低,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增加,使絮体密度降低,溶解气体大量吸附于絮凝体周围,不利于沉淀分离.

(f)浊度低,单位水体中颗粒数量少,密度低,颗粒有效碰撞几率减少.

(g)浊度低,颗粒细小均匀,形成的絮凝体细、少、轻,难于沉淀,易于穿透滤层[3].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法

选取吉林市某段松花江水进行研究分析,取河段不同深度的水混合后作为代表水样.对进水和出水的相关参数(如浊度、温度、pH值、电导率、CODMn、硬度、氨氮)进行测定,并选取水处理广泛使用的混凝剂PAC、PAFC和助凝剂PAM、改良活化硅酸对松花江水进行实验分析,以确定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最佳投药量.

2.2 取水方法

考虑到取水的可操作性和安全因素,对取水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在大桥上用绳索提取指定深度的水,然后进行混合.具体方法:选取三个等分断面,每个等分断面按三个等分点进行划分.依次提取每个断面 0.5、1.0、1.5 m 水深处的水进行混合.并现场测定水样的水温、pH值、电导率.

表1 原水水质情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比较PAC与PAFC的除浊效果

松花江下游水浊度都在7NTU左右,COD、氨氮、硬度等相差不大,由上图浊度去除率可知,PAFC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 PAC,与理论相符[4-5].

图1 PAFC/PAC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3.2 结合助凝剂后的效果比较

结果比较见图2~图4.

图2 PAFC-PAM/PAC-PAM浊度去除率的比较

图3 活化硅酸为助凝剂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AC投加量(平均值)比PAFC减少10%时,其沉淀池出水浊度与后者接近.当沉淀池出水浊度均接近调控目标0.5NTU时,PAC投加量更少,可有效地降低成本约15%.

图4 投加量与COD去除率的关系

由图4的结果看到,在投量相同的多数情况下,PAC+改性活化硅酸的COD去除率高于其他混凝剂约15%,最多可以去除原水中80%以上的有机污染物,其除污染能力不容忽视.

综合上面四副图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目前的原水条件,若仅凭除浊效果,可以选择PAFC、聚合氯化铝+活化硅酸或者聚合氯化铝铁+活化硅酸做混凝剂,但结合除污染效能,宜选聚合氯化铝+活化硅酸或聚合氯化铝铁+改性活化硅酸做混凝剂.另外,考虑到经济因素,聚合氯化铝+改性活化硅酸更加适合水厂使用.多数情况下,仅以除浊要求得到的最优投药量不能满足除有机物的要求,若能结合考虑,可以提高 COD去除率达17%以上.因此,选择混凝剂、确定最优投药量,都要综合除浊和除有机物的要求来考虑,以提高除污染效率[6-7].

3.3 PAC/PAFC与活化硅酸的正交试验

PAC/PAFC 的用量为:8 mg/L、10 mg/L、12 mg/L.活化硅酸的用量为:3 mL、4 mL、5 mL.投药时间采用:0.5 min、5.5 min、10.5 min.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表2 PAC-活化硅酸最佳投药量及最佳投药时间

实验表明最佳去除率能达到98.3%.

4 结 论

本文研究了不同混凝剂及助凝剂对于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采用水厂处理常用的混凝剂PAC/PAFC及助凝剂PAM/活化硅酸为研究对象,并且改良了活化硅酸的缺点,使其稳定时间从4小时延长到一个月左右.并发现改良后的活化硅酸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显著.另外,考虑到使用PAM可能会导致饮用水的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助凝剂应首选改性活化硅酸.

再者,混凝剂PAC和PAFC与活化硅酸联用,对于低温低浊水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考虑到经济因素,PAFC价格昂贵,尽管处理效果略好于PAC,但综合考虑水厂运行的成本及出水效果,可选用PAC作为混凝剂,改性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对于18NTU以内的水质,均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即0.5NTU左右.

改性活化硅酸在使用时,投放时间对矾花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投放时间越早,矾花形成的越大,越容易沉降.这与PAM的投入时间不同,根据经验可知,PAM一般会在静置沉淀的时候投入,效果依然很显著.本文经验,改性活化硅酸在使用时,可在快速搅拌后加入,也可在中速搅拌5分钟后加入.可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投入时间及最佳投药量[8-9].

如果原水浊度在10NTU以内,也可考虑用PAM作为助凝剂,根据实验可知,PAC作为混凝剂效果与PAFC无异,因此,仍首选PAC作为混凝剂,出水也可达到0.5NTU左右.

另外,经实验研究发现,当水质发生变化时,例如,大坝放水,原水浊度升高,或者在江段下游取水,有排污口排出的污水汇入,造成原水COD或氨氮升高,都会对浊度的去除带来困难,本实验中,四座大桥的水处理过程中,所用药剂的量均有不同,可依据实际情况,可最终确定最适宜的投药量.

[1] 孙云凯,何文杰,孙颖,等.丹江口水库水低温低浊期混凝剂优选[J].供水技术,2014,8(1):1-5.

[2] 赵海华.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优选[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8):29-31.

[3] 叶琳,汪永刚.低温低浊水处理中混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0(21):256.

[4] 李阳阳,苗方林.强化混凝在处理低温低浊水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7):39-40.

[5] 李海英.浅谈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z1):84-86.

[6] 郭伟锋,白小东.强化混凝工艺处理滦河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2):187.

[7] 李阳阳,苗方林.强化混凝在处理低温低浊水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7):39-40.

[8] Sylvia EB,Stuart WK,Gary LA.Natural organic matter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an overview[C].Washington D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0:2-14.

[9] Kang JL,Byoung HK,Jee EH,et al.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ination by-products(CBPS)in treated water in Korea[J].Water Research,2001,35:2861-2872.

猜你喜欢

助凝剂混凝剂硅酸
三硅酸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复配混凝剂强化处理生活污水试验分析
复合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高炉煤气洗涤水的试验研究
水处理混凝剂的分类及未来发展探究
废弃纳豆凝胶助凝条件的优化
发电厂工业废水离心机运行优化研究
PLC在净水厂助凝剂自动配制系统中的应用
南水北调滤后水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CdO对硅酸三钙形成的影响及其固溶效应
电解制备新型混凝剂及其混凝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