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发展探究
2014-03-01李雅宁
李雅宁
(天津大学财务处,天津 300072)
目前,高校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管理。何谓财务管理?它就是通过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的管理。作为高校的财务管理者,更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通过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促成自身的发展[1]。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及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对于未来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高校财务管理概况
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指针,为促成未来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A 高校为例,其实施内容主要如下:
一是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主管财务副校长负责的经济责任制。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全校的财务工作。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的按照《A 高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
二是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分别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二级核算,二级管理”或“独立核算”的管理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明确学校领导、校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经济权限和工作职责。坚持“一支笔”审批的财务制度,确保财权、财力的合理集中和经济责任制的顺利实施。
三是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校办企业等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原则上实行“独立核算”的体制。
四是学校对二级核算单位委派主管会计,并逐步实现对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学校全资、控股企业委派主管会计。
二、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以A 高校为例,随着新校区的落成、学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加,其财务管理信息量也在逐渐增大,A 高校更需要改革其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深入,信息化建设将会在A 高校财务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应是其今后发展的战略所在。以下是就A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
(一)集权财务管理模式[2]
目前,A 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审批权力集中管理的模式,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学校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会计核算,随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逐渐深入,A 高校现有的财务制度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只有持续改善,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就A 高校的财务管理现状而言,学校管理层统一控制财权,而分院系缺乏自主控制权,这样将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难以配置院系的资源,真正发挥其效用大小。
(二)分级管理、一级审批模式
随着A 高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其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倘若运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方式,就必然阻碍其分院的发展。在分级管理、一级审批的情况下,学校统一管理财权,学院的发展经费就必须经过学校领导的审批。如果分院在预算编制时,因自身的发展,需增加经费,却超乎学校财务审批额度,那么其发展空间势必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权力之间的不均衡,引致分院的工作将不能更好地落实到位。缺乏财务资金的保障,改善与发展的动力也将不复存在!
(三)财务记账管理模式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好地推进会计自身的发展,并促进A 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就A 高校的现状而言,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方式的财务会计软件已难以满足A 高校的发展,分院的财务工作基本停留在手工记账的阶段。为此,A 高校仍缺乏系统的财务信息系统。以科研经费作为实证分析,须知道,如今A 高校的科研项目支出占经费总额的比重在逐渐增大,而其经费调度均是学校统一管理的,因系统权限大小的设置,其院系教师只能通过分院财务部才能查看,而且时间较为固定,教师在科研期间难以监控其经费的大小。
不仅如此,在数据统计方面,A 高校教师的在科研临近结束时,需要综合统计其开支大小,但是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熟悉其相关的财务规制,支出项目的内容往往难以符合其规定要求。比方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支出预算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会议费和管理费。如果教师对其概念较为模糊,在数据统计方面就难以准确到位,其审批就难以通过。
除此之外,A 高校的经费卡类别较多,以年度汇总为例,学院须对教师的经费大小作一一的审核,而全年的经费类目繁多且复杂,审核时间较长,审核难度也较高,更为重要的是,经费审核准确率可能难以确保。
三、A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财务监督管理难到位
目前,A 高校财务体系坚持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高校作为较为独立的社会实体,通过此原则的确定,确实能加强校领导的职能,然而,在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下,学校更多的是缺乏监督管理的环节,“一支笔”确实能够强化其自身的财务管理,但是学校并没有设立监督部门,倘若校领导违规,就将难以监控。比方说“一支笔”对于分院经费支出的审签,目前,财务开支的款项大小并没有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而对于假发票的情况,学校财务管理方面并没有严格的监控制度,通过查看学院的部分发票报销情况,就学院部分办公用品费用报销而言,既没有经办人,也没有办公用品的验收人,更没有领用人的签字,如此势必难以监管到位。
(二)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
目前,A 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方面,尽管按照国家规制执行,并制定自身的管理制度,其预算管理与控制理念均符合国家的规定。但其预算编制与管理并没有实质的效果,目前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已难以适应A 高校的发展趋势。而A 高校并不是经营实体,没有设立相关的内部审计机构,监控其财务管理情况。学校内部统一的财权管理,可能引致其分院的财务部门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不仅如此,学校财务管理执行的是“一支笔”的审批制度,难免干预其内部财会人员的工作,或许他们更多的是简单地执行领导层下达的命令,因此,财务管理中的监督环节将难以落实,其预算管理只能是空谈。不仅如此,因权力之间的不均衡,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财务审计就较难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如此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将难以估计,A 高校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就财务管理的预算制度而言,A 高校在年度的财务核算中,更为偏重于财务内部的核算,而缺少财务管理内部的事前核算,事前以及事后核算的差异,将会影响预算内部以及实际内部的大小,以下是关于A 高校2010 年至2012 年科研经费预算的比较:
备注:偏差值(万元)=预算资金—实际资金;降低率(%)=(预算资金—实际资金)/预算资金。
就科研经费实况而言,表中内部数据基本超支,2010 年,其预算资金与实际资金相差12298 万元,降低率为-2.93%,A 高校制定的预算指标并没有指导作用,其执行力较为薄弱,通过2011 年至2012年A 高校科研经费的调整,财务管理状况有所好转,但其预算指标与实际指标仍有部分的差距,分别为-1.80%与-1.62%。预算指标的大小应该引起学校的特别重视,并将其作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指标,加强财务预算的监督管理,学校的财务资金可以更好地运用,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三)财务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低
目前,A 高校的财务处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查询系统,但系统实施的层面较为狭窄,仅仅局限于校级,其应用程度较低,其下属的分院,需要通过校级财务处才能查询到相关的信息。不仅如此,其财务管理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在前期阶段,如果缺乏较为充足的财务支持,将难以确保其系统的正常运作,而在引入信息软件时,并没有对财务人员作更为专业的培训,其推广应用进程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其财务资源并没有达到有效的配置,财会效率也就难以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它每天都在持续变化中,作为专业的财务人员,更须接受其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倘若他们并没有与现代会计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那么他们将难以学习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如果财务人员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核算数据,对于现代会计实务理论也不熟练,那么将难以促成A 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除此之外,目前,A 高校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开发是以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为主,而这些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本质却没有深入的了解,有的也没有接受过财管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软件开发的问题。对会计电算化认识水平的稍低,造成程序开发软件较为侧重于程序的合理设计,其应用程度的大小必然受到影响。
四、A 高校财务管理改善与发展
(一)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规制,通过对A高校财务经费的合理化配置,其资金运作的效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从A 高校整体的角度考虑其财管问题,增强学校的财务管理意识,树立现代化财务管理的理念,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高校并不是经营单位,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事业单位,高校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通过引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强化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监督。目前,就A 高校的财务管理而言,并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考虑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财会核算、项目资助经费核算、有效性评审等。在学校现有的组织架构中,统一归校长领导,下设内部监控制度审计科和财务审计科,以实现对其财务状况的监督管理。
不仅如此,在内审制度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化财管理念,按照财管状况以及战略定位,有效地确定其绩效管理的战略体系。不仅如此,我们更需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方式,以增强绩效管理的动力机制和传导机制,并完善绩效管理系统,加强沟通与辅导,尽可能地发挥其绩效管理的效用。将财务管理纳入绩效管理的体系,重视成本与效益,加强对经费支出报销的管理,将职责真正地落实到个人或部门,才能确保我们财务运营的实效性。
(二)科学合理规划预算,强化内控管理
目前,对于高校的预算编制,更应细化其审批环节,要在高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就必须加强资金运营的管理。为此,必须要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并从院级的财会控制逐渐扩展到校级的经费支出控制,合理优化配置高校现有的资源,树立全方位、宽领域的控制观念,才能科学合理地规划预算,强化其内控管理。就A 高校现有的规划而言,随着新校区的逐步建立,其贷款的规模将会逐渐扩大,尽管有充足的财政资金,但是学校必须要适当控制财务风险,协调规模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只有加强其资金管理,才能真正满足其自身的发展。为此,在预算编制时,需要牢固树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注重成本与效益结合,细化预算的标准,并围绕其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地编制,并实时监控其计划的进度,不仅如此,优化资金架构,增强资金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项目计划的完成。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点面结合
目前,高校需要积极构建学院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平台对接,以实现财务数据共享,促进分院的工作的开展。须知道,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为未来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财会人员更需要增强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切实地制定其会计电算化的规划,适当调整其组织架构的部门岗位的职责,明确校院之间的权限,并细化其流程大小,使校院的工作更为科学化、现代化。
除此之外,进一步完善校院设施建设,选购、安装、调试设备,积极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通过试运行的系统,确保分院财务工作能够全方位监控,如此经费的支出将更为合理。
总之,建立适合于高校发展的财管模型,促进其会计电算化从核算模式逐步过渡至管理模式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发展,为未来规范学院发展,促成学院建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张华.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96—97.
[2]蒋菊.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评析及优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