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4-03-01吕会杰
吕会杰
抚顺市第三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吕会杰
抚顺市第三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连续性护理;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该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我院心内科选取了5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6~82岁,平均(59.5±4.5)岁。梗死部位:前间壁梗死42例,广泛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22例,高侧壁梗死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西医相关诊断标准且为初次发病。排除标准:(1)脑出血、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脑血管意外及甲状腺疾病者;(2)严重精神性疾病或精神障碍者;(3)认知能力或自理能力不正常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晚期恶性肿瘤等严重全身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做好出院评估:出院时,对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和工作环境等做出全面评估,并制定出院连续性护理方案;(2)建立连续性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指导,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做好随访指导,包括家访、电话、复诊等,详细做好随访记录;(3)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包括发病诱因、发展过程、自我处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重视患者心理指导、饮食结构指导和运动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定期复查评估:每周进行1次电话或家访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改善干预方案,特别注意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饮食方案和运动处方等[1]。
1.3 观察指标
(1)依从性:通过电话随访或复诊记录患者的依从性行为,包括服药情况、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锻炼、复查效果等,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至少三个方面)、不依从(二方面以下),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2)心绞痛发作及生存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等,得分愈高,患者生存质量愈好[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及SAQ评分各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连续性护理是用于描述卫生保健质量在纵向、时间性领域方面的专业术语,被誉为卫生保健的“基石”和“基本元素”[3]。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连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后,其依从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其SAQ各维度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此证实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总之,连续性护理更加体现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服务宗旨,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化发展,一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临床整体护理水平。
[1]蒋荷娟.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198.
[2]胡霖.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65-2566.
[3]姚立群,庞书勤,郑丽维,等.连续性护理的概念内涵及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26-1029.
R473.5
B
1674-9308(2014)06-008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