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第一大“窝案”(下)

2014-03-01

人民公仆 2014年8期
关键词:窝案勒尔赈灾

■ 焦 利

清代第一大“窝案”(下)

■ 焦 利

勒尔谨的情况咱们前面讲了,几个回合下来就被王亶望搞定了。那么对于其他人呢,王亶望也自有办法。那就是把捐监、冒赈的好处让大家都能分享到。

首先是捐监的好处,承办衙门中的官与吏人人有份儿。王亶望一上任,就把蒋全迪调到兰州任知府,然后规定甘肃全省的捐监事宜都集中到省城兰州府衙门办理,也就是都通过蒋全迪来办理。按照清朝的制度,每名监生捐监时除了要缴纳规定的粮食外,还需要缴纳4两公费银,其中2两上缴户部,剩下2两作为衙门的办公费用。而王亶望一上任主持捐监,便又在4两公费银之外又加收1两杂费银,专门用来给承办捐监事务的兰州府衙门里的官吏们分肥。比如王亶望前面奏报皇帝说甘肃半年时间就有将近2万人捐监,那2万人就会多收2万两银子,这2万两银子就被衙门的官吏们分掉了。以后则年年如此,捐监的人越多,官吏们分得越多。大家当然很高兴啦!一致认为王亶望积极给大伙谋福利,绝对是个关心群众生活的好领导!

其次是冒赈的好处,各州各县官员人人有份儿。这才是分肥的大头。前面讲了,王亶望私自将本色捐监改成折色捐监,那收上来的就不是粮食而是银子了。乾隆时期甘肃兰州地区的粮价大约在每石1.2至1.4两,如果按王亶望报给皇上的80多万石粮食折算,那就是100多万两银子。所以,前面讲的王亶望想要消化掉的粮食,其实就是银子。这么多银子怎么消化掉呢?王亶望的办法就是冒赈贪污,也就是假报灾情,以赈灾的名义把银子分掉。在王亶望的“运筹帷幄”和心腹蒋全迪的实际操作下,各州各县的地方官们心领神会,纷纷虚报灾情,冒领赈灾款,赚得盆满钵满。从此,甘肃官场就告别了“一穷二白”的旧社会,讲着捐监救灾的故事富起来了。

不过,王亶望绝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毕竟甘肃是偏远贫瘠之地,不可久留。所以,王亶望还有更高的生活目标,那就是提拔升迁,调回浙江当巡抚,继续享受江南水乡的滋润生活。原先代理浙江巡抚,眼看就要转正了,没想到却被皇上平调到甘肃当布政使,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就开始琢磨下一个目标的事儿了。

朝中有人好做官。想要升迁,就必须依靠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王亶望拼命巴结于敏中,对于敏中大肆行贿,而于敏中呢,也是来者不拒。一来二去,两人就结成稳固的联盟。于敏中也向王亶望暗示:只要王亶望在甘肃政绩突出,他一定尽力帮助王亶望谋得浙江巡抚的美差。

得到于敏中的点拨之后,王亶望干得更欢了。

王亶望最初也是通过捐纳的途径进入仕途的,所以对捐监中的各种门道一清二楚。他把捐监的价格下调,也就是比户部便宜,吸引了全国许多人都跑到甘肃来捐监,把户部的生意都抢了很多。当然,理论上这是不允许的,但由于甘肃天高皇帝远,王亶望又胆大妄为,也就这么干了。从乾隆三十九年到乾隆四十二年,甘肃捐监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报捐监生达到15万多人,奏报的监粮多达700多万石。同时,又年年上报大旱灾,开销掉赈灾粮730多万石。正因为甘肃捐监成绩惊人,赈灾工作又做得积极到位,乾隆皇帝在大喜过望之下,对王亶望多次褒奖有加。只是乾隆皇帝万万想不到,所谓730多万石的捐监粮完全是纸上谈兵,官仓里根本没收一粒监粮。而那730万石发给“灾民”的赈灾粮也是无中生有罢了。

难道皇帝就那么容易被骗吗?其实,乾隆皇帝还是很精明的,只是中国太大了,天高皇帝远,地方上的事儿皇帝就不一定全知道了。而且,那年月科技不发达,也看不到天气预报,所以,皇帝也只好这么“杯具”了。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能臣”王亶望三年俸满,终于如愿以偿地升任浙江巡抚。接替他的,是甘肃省宁夏道台王廷赞。

在接替王亶望之前,王廷赞一直是个清官,一直能够独善其身。今天在甘肃定西地区还有一座残留的“王公桥”,据说这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王廷赞这位架桥修路、造福一方的“清官”的赞誉和纪念。

上任不久,王廷赞就发现王亶望的捐监赈灾其实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大骗局。

王廷赞感到这个事情太严重了,必须立即向总督勒尔谨汇报。所以他直奔总督府,向勒尔谨做了详细汇报。

然而,总督勒尔谨的反应却让王廷赞如坠深渊。

听了王廷赞的汇报,勒尔谨不紧不慢地说:“哦?有这种事?那王大人打算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向皇上上疏,揭发王亶望的罪行!”王廷赞说。

勒尔谨淡淡一笑:“王大人,不要那么冲动。要告人家,你手里有充分的证据吗?你想想,王亶望是皇帝眼中的能人,他的捐监工作多次得到皇上的表扬。人家刚刚因为捐监有功得到升迁,你就上疏揭发人家,你是想告诉英明睿智的皇上,他老人家用人失察吗?”

王廷赞无言以对,看着勒尔谨云淡风轻、毫不惊奇的样子,王廷赞忽然想到:勒尔谨可是陕甘地区的一把手啊!没有他的支持或者默许,王亶望等人怎么可能完成这种捐监冒赈的大骗局呢?

王廷赞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一伙儿的!

那么,要不要连总督勒尔谨一起举报呢?王廷赞犹豫了:按说,布政使也属于监察官员之列,有责任举报不法贪官。但是,勒尔谨刚才的话也提醒了王廷赞,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轻率举报,很可能对自己不利。因为按照清代法律的规定:“御史列款纠参贪婪官吏,若审问全虚……降二级调用。御史凡事不据实陈奏,或并无实据,只称风闻具题者,降一级调用。”(《大清会典》)大意是说:御史弹劾贪官,如果经过审问,没有一件事是真的,那该御史就要被给予降两级的处分。如果没有证据,只是听说而已,那该御史就要被降一级。

想到这些,王廷赞决定还是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情况再说。

而这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王廷赞留心观察,又有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发现:自己居然被盯梢了!无论去哪儿,自己身后总是有人暗中尾随。而自己的布政使衙门外,居然也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看来有人在监视自己。是谁呢?是勒尔谨,还是蒋全迪?王廷赞感到脊梁骨阵阵发凉,心情更加沉重了。

更让王廷赞愤怒的是甘肃这帮官员的厚颜无耻。兰州知府蒋全迪发动了甘肃首县皋兰知县程栋等大大小小十多个官员一起来见他,软磨硬泡、苦苦哀求王廷赞保全大家,不要把这事捅出去。并说前任布政使一直是这样做的,而且他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一开始,王廷赞还是非常强硬并坚持原则的,他对蒋全迪等人说:“前任藩司(布政使)如此,我断不学他的行事。你们不要认错了人!”(《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

随后,王廷赞停止了前任王亶望实行了三年的折色捐监,改行合法的本色捐监。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让王廷赞空前孤立:享受了三年的捐监“红利”忽然被取消了,甘肃的各级官员和衙门里的书吏差役们全都对王

廷赞心怀不满,大家全都消极怠工,对王廷赞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布政使衙门的工作无法运转。眼看上任快一个月了,报捐的人数还是寥寥无几,收上来的粮食也少得可怜。这和王亶望的辉煌政绩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勒尔谨对此很不满意,下属们更是怨声载道。而这种成绩报给皇上,皇上也会生气。如果他再揭发前任王亶望,可能皇上还会以为他在为自己的无能找理由。

束手无策的王廷赞无可奈何地感慨:“咳!清官难做啊!”

他只好又找来王长随商量对策。王长随帮王廷赞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说:“王大人,听说勒尔谨和王亶望与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关系都非常好,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于敏中、勒尔谨、蒋全迪到甘肃全省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和王亶望是一条心啊!他们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而且这种利益已经固化了。您想要打破这种既得利益,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非常危险哪!所以您还是不要和他们对立了。毕竟,王亶望他们的捐监方式只不过让大清多发了几万张文凭而已,并没有损害百姓利益呀,相反,甘肃现在有了钱,还能造福百姓。您当清官,不就是为了造福百姓吗?”

“可他们私分的是国家财产啊!而且,那么多的监生文凭卖出去,如果到了无良子弟手里,就可以借此变成官帽,有了官帽,他就能再想法子捞钱,把捐监的钱几倍、几十倍地赚回来,最后坑害的还是老百姓啊!”还是王廷赞看得深刻。

但是王长随看得更为现实:“识时务者为俊杰,您不能和整个官场的人为敌啊!弄不好,连命都保不住啊!”

王廷赞无奈地说:“看来这官儿,也不是当得越大越好啊!如果现在还在宁夏当道台那该多好!”

王长随叹了口说:“大人,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您还是入乡随俗吧!”

“咳!看来也只能如此了!”王廷赞也叹了口气,终于屈服了。第二天,宣布恢复折色捐监,让蒋全迪一切按前任的做法去办。

蒋全迪等人一看王廷赞终于“萧规曹随”了,也就高高兴兴地配合王廷赞工作,决心将“捐监”进行到底。

如果没有那场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也许,甘肃的捐监冒赈案永远不会被皇帝发现,也许,王廷赞还能够实现他求得善终的心愿。不幸的是,人算不如天算,现实是残酷的。

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呢?

原来,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也就是王廷赞接替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的第四年,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率众起义了,而且还杀死领兵弹压的兰州知府杨士玑和河州协副将新柱,进逼兰州。当时兰州城只有800守兵,一经交战,便损兵300,甘肃官吏惊恐万状,急忙向朝廷求救。朝廷紧急调派支援大军赶赴兰州。

同时,乾隆觉得这次教民起义,完全是由于甘肃官员办理谬误、处置不当造成的,陕甘总督勒尔谨难辞其咎。于是,一怒之下,将勒尔谨革职查办,押赴京城,听候处理。

勒尔谨被撤职的消息,对甘肃官场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从布政使王廷赞到各级州县官员,一个个都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知道,勒尔谨被撤职,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不知道,接替勒尔谨的人,会不会和勒尔谨一样,与他们共享“捐监”、“冒赈”的红利?他们不知道,那个编了七年的弥天大谎还能不能继续编下去?他们不知道,如果这个谎言被揭穿了,他们的脑袋还能不能在脖子上扛下去?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朝廷大军一到甘肃就赶上连绵大雨,道路泥泞,导致大军推进困难,战报报到朝廷,乾隆一看战报上写的“甘肃连日大雨”,立即高度警觉。

因为乾隆对于甘肃的干旱印象太深刻了,过去几年,甘肃每年都

报告全省干旱,请求赈灾。

此时,乾隆不禁疑心大起,心想,甘肃向来年年报旱,为什么今年雨水这么多,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于是他命令阿桂等人仔细调查一下甘肃这几年的天气情况。

很快,调查结果就报上来了:甘肃这几年风调雨顺,根本没有什么大旱灾。无灾为什么报有灾?很显然,是为了获取国家的赈灾款和赈灾粮。那么,得到这些赈灾款和赈灾粮之后,甘肃官员会如何处置呢?结果可能不言而喻。乾隆感到问题严重。决定严查甘肃赈灾情况。

不久,甘肃捐监冒赈案查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本来,考虑到大清吏治在百姓中的形象,乾隆并不想把甘肃冒赈案的影响搞得太大,然而,随着暴露的案情越来越多,乾隆皇帝越来越愤怒,终于大开杀戒了。

为什么?因为调查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而且是贪污案、贿赂案、亏空案、盗窃案、冒建粮仓案……案中有案、一案接着一案。

先看贪污案:

从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开始捐监冒赈开始,到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停止捐监时为止,甘肃共收捐监生27万多名,折收捐监银两在1224万两以上(《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第2093页)。在这笔巨款中,确实有一小部分是拿出来采买粮食作为赈灾用的,但大部分则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大小小各级官员的腰包,其数目不会少于白银10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每年财政总收入的1/5到1/4。而涉案人员则包括两任布政史王亶望、王廷赞等全省上下各级官员113人。

这种大规模的集团贪污如何能够成功运转呢?当然要靠层层贿赂。甘肃官场的贿赂之风同样令人惊叹:

甘肃官场上无钱不办事。总督勒尔谨每年过年过节都会收受下属馈送的银两,对家人的勒索行为不闻不问,他们家看门的奴才都拥有20000两白银的资产。

王亶望的贪婪就更不用说了。他与兰州府知府蒋全迪串通勾结,所有给发的空白监生执照收据及报灾分数全都由王亶望与蒋全迪预先派定,而所收折色银两又借赈灾之机任意开销。对于善于逢迎讨好的属员,就多发监生执照收据,令其多报灾分,以冲抵进项,从中分肥入己;对于那些不善迎合的属员,则少发执照收据并令其少报灾分。另外,如果下属要想升迁提拔,也必须给王亶望送大把的银子。王亶望在短短数年间聚敛了三百多万银子。

就在甘肃这边案子查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户部又发现了甘肃的冒建粮仓案。

原来,户部审查了甘肃省历年上报的数据后,发现在过去的几年间,甘肃曾经报户部批准,以捐监粮食太多、粮仓不够为由,申请新建粮仓26座,用银16万多两,工程款在所收的捐监仓费银中列支,工程报工部核销。粮仓工程有申请有图纸,有预算有决算,做得天衣无缝。本来,甘肃捐监根本就没有收粮,连原有的粮仓都装不满,可他们还偏偏申请增建粮仓,一方面,使得捐监的大戏演得更像真的,另一方面,甘肃官员们借此又得了一笔实惠:粮食是子虚乌有,粮仓是子虚乌有,送到户部、工部的申报材料、预算决算、工程图纸等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落到官员口袋里的银子是真的。

乾隆皇帝现在已经被彻底激怒了,被骗七年的耻辱和一案接着一

案的打击让他彻底放弃了法不责众的打算,他决定要大开杀戒了!最终,王亶望、蒋全迪处斩刑,王廷赞处绞刑,勒尔谨赐死;其他罪犯斩首56人,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者数十人,总共处理涉案人员113人。甘肃官场几乎为之一空。这种上至总督,下至州县衙役,全省官员“无不染指”的大规模集体作案,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一次就斩杀、绞决、流放如此多贪官,更是闻所未闻。

其实,甘肃冒赈案作案的手法并不复杂,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长达七年之久的时间内,在几乎成为公开秘密的情况下,全国上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露真相,这也是最让乾隆皇帝感到寒心和不解之处。官员们上下一气,对付皇上;大家分肥,对付左右;散赈行善,对付百姓。这样的确是一件天衣无缝的事,若不是引起乾隆皇帝的怀疑,这件事最终隐瞒到底也未可知。

为什么那么严密的监察之法居然失效了?为什么那么完美的赈灾程序居然成了摆设?

孟子说:“徒法不足以自行。” 白居易说:“虽有贞观之法,苟无贞观之吏,欲其行善,不亦难乎?”法律制度虽然严格,但如果负责管理和监察的官员,特别是一把手不能尽职,甚至与其他人互相勾结,以权谋私,制度的优越性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出来,最终导致法律徒具虚名。另外,清代政治制度的专制性制约了监察法的有效实施。按系统论的说法就是,监察法是一个处于政治制度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它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功能的发挥取决于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清代监察法虽然立法完备,机制也较健全,但是,终究摆脱不了古代社会“以官察官”的窠臼,没有公众的参与,“以官察官”之树往往不尽人意地结出“官官相护”之果。所以说,没有民主监督,就不可能有效地制约权力,实现权力制衡。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充分有效的监督。

猜你喜欢

窝案勒尔赈灾
巴尔莫勒尔城堡陪伴女王一生
骇图
电子数据锁定煤矿瞒报事故渎职窝案
国企腐败新态势
铁证锁定“零口供”窝案
刘志军的脱轨人生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