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趣横溢的《洛带古镇》

2014-02-28王灭

文史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客家人会馆古镇

王灭

几千年来,成都人民给中华文明留下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历史文化名镇随处都是,如今还保存较为完好的洛带、天回镇、五凤溪、黄龙、新场、平乐、街子等,现在是人们常去游玩的好地方。古镇往往 在水陆交通要道上,是因应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与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学观念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形成的,是满足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洛带古镇又名镇子场,是成都东边的重要商道,是客家人油盐柴米、猪牛羊鸡鸭鹅蔬菜等农产品与纺织品、农具、文化用品的交易场所,有“成都东大门”之称。它是一个农业镇,过去靠天吃饭,生产力低下,但历来却商旅云集,销购两旺。洛带居民多为客家人。明末清初,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灾荒、饥饿致使人口锐减。清初统治者采取移民措施,将广东、福建的百万客家人移入四川垦殖定居。客家人分布全川各地,以沱江流域和成都东山地区较为集中。客家人原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他们入川把中原文化、建筑和耕作技术与农业物种带进蜀中,加上其他省如湖北等的移民共同创造,促进了本地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洛带人有自己的语言和习俗,有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勤俭开拓、奋发图强、团结互助的精神,有浓厚的乡土情谊。他们建立会馆,使离乡背井生活于陌生环境的人们有了互相帮助和团结的重要组织,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栖息地。他们续族谱,使乡土情谊更加有序化、脉络化。会馆族谱表现了客家人内在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的精神归依。洛带客家人的心理素质、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趋势都受中原一带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会馆与民居的建筑、宗教与祭祀、礼仪、婚俗、岁时与节令习俗,家族与宗族、社团、语言、戏剧歌舞等文化娱乐等等。

上述情况,过去在文字作品中对洛带客家表现得较多,而在图画方面,似乎很少,尤其以巨幅大场面来表现洛带古镇的方方面面的还没有。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画家何青城新近创作的《洛带古镇》是一件难得的佳作。这类画的创作有较大的难度:它有一定规范性,受时代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与具体的街道布置、生活情景等紧密相关;既要有历史的真实,又要有艺术的创造性。它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那种分段式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不同。何青城曾与画家孙彬等合作过大型长卷《三国春秋》,单独创作过大邑《刘氏庄园》巨幅,画过连环画,可以说有相当多的创作经验,对把握驾驭这类民俗画作的能力很强。他在创作《洛带古镇》之前,阅读了许多相关的文字作品,察看了部分图片,到古镇作了大量的实地写生,占有充分的资料,熟悉那段历史和地理环境,而后充分运用联想、想像进行构思布局。他参照现有主要街道的大体状态,取势定位,突 出重点,使关健部分安排得当,让人感到合情合情,有板有眼。他以心灵的俯仰观看空间万象。画中出现的人与物颇接地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尊重生活,尊重客观环境,加以合理调度、改造、美化,从而形成与照相有极大区别的美学效应,这当然是照相所办不到的。

《洛带古镇》表现了古镇的许多亮点,或叫“画眼”,诸如街道分布的来龙去脉,会馆、庙宇、亭台、楼阁、牌坊、主要民居大院、柴米猪牛集市、商铺、文化娱乐场坝、学校、钟楼、照壁、保安所、树木等等,大胆地把上下左右前后处理得有主次、有虚实、有节奏、有疏密,眉目清晰,协调统一——这其实是很考画家的基本功和创作经验的。画幅在布局妥当之后,以笔墨塑造形象是又一大关键。笔主骨,墨主韵。笔墨是一件国画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画家用浓淡干湿的笔墨点线刻画前述建筑,处处运思甚妙,刻画得体,避免了平板描模之弊。《洛带古镇》中老区上街的广东会馆(南华宫),客家民居的“三堂屋”与“四合院”,庙宇、钟楼、亭榭、牌坊、戏台、市场、学校、游乐场所等,是画家着重描写的对象。他运用长短、粗细、急徐、浓淡、曲直等不同的点线去表现,极富变化。特别是画中的近千个十分生动的人物,那些做各种买卖的、推鸡公车的、燃放鞭炮的、耍狮子龙灯的、踩高跷的、看西洋镜的、看各种表演的、喝茶饮酒的、场外耕田、车水、捕鱼、放鸭、劈柴……他们的行为举止、服饰穿着、习惯都靠笔墨的恰当巧妙的处理而显示出上个世纪40年代人们年节、时令,包括赶场的氛围,把当年农耕时代古镇那番热闹繁荣的景象重现在观众面前,叫年长者回味,中青年神往——这般情理交融、变化多端的佳构,实在令人拊髀称绝。

《洛带古镇》在技法上还很注重层次、透视、色彩的艺术处理。在这方面,中国画往往要求要有一定的层次、深度与质感。尤其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导游图式的平面化。画家在《洛带古镇》的处理上,先用笔墨在纸上画够,整理好主从关系,处理成一个大的调子。比如画上的百多座房屋建筑并不是平均对待,而是抓住几个大的会馆、庭院和市场等有主次、疏密、聚散、浓淡的铺排。对活动场所里的人物,也是如是处理。街道四周逐渐虚化或以大小树竹、炊烟云雾遮掩,田土山岗尽可能简化,使观画人的视线集中到洛带的节日,或赶场天上午9至13点时分,赶场人的各种活动,如物资交易、情感交流等等。中西画的透视有很大的区别,但画家本着意象造型的观念,在这件作品中将中西透视技法加以综合运用,既有散点透视,也用到一些焦点透视,两者结合得可谓天衣无缝,看起来舒服自然,不别扭。画家采用以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墨分五色”的丰富效果。画面基本上是俯视的。对众多屋顶的处理,原本是较麻烦的;但画家在形态、亮暗、光影、走向、浓淡等方面作了许多细致微妙的变化,各具特色,没有千篇一律之失。整幅画具象与抽象结合,写意与写实统一,显得严谨、庄重而又秀美抒情,犹如一部旋律感强且铿锵动人的乐章,引人感慨万千。

总的来看,我们眼前这幅《洛带古镇》,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丰富的美学内涵,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相信洛带的客家人会为之亲近与鼓舞,而到古镇游览的人们观之亦会饶有兴味,流连忘返。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猜你喜欢

客家人会馆古镇
一岩九饮会馆
客家人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行酒
镇远·两湖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