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力的影响
2014-02-28薛庆云
薛庆云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前言
武术项目自1990年北京亚洲运动会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之后,武术竞赛套路规则不断的改变、竞技水准不断的提升、动作难度也日益的增加。自2005年第四届澳门东亚运动会开始,武术竞赛自选套路便以新规则来评分,其中包括动作质量5分、演练水平3分和难度2分,其中演练水平以动作的创意来取分,创意越高者,演练水平分数越高,因此个人的创造力也突显了重要性。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多寡的问题。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思考的能力,而创造思考的能力是人类独特的能力,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与社会前进的原动力。[1]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透过教学来提升的,而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面临武术日益增进,规则不断创新,创造力将是选手得分的关键。教练如何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学习与训练,将是值得进行实地研究与评估。[3]研究者在过去许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与创意,学生们经常做出一些不同的创新动作,但那时武术竞赛只有规定套路,学生不管如何的练习也只能比一项规定的套路,在长时间下学生似乎已经习惯唯一、固定化、标准化的模式,再多的创意也被抹灭掉。随着武术的精进,规则的创新,规定套路已转变成自选套路,在自选套路中虽有必选动作,但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创造力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osston于1966年首次公开发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光谱,为体育教学领域提供了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模式。[4]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在武术教学中借由教学光谱中的扩散式体育教学策略来探究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力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扩散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力的影响,因此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以曾学习过武术动作的学生为主。选取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协调讨论后,选定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术兴趣小组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1人,女生9人)共30人,接受本研究十周的实验教学。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为获得有效实验结果达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处理,实验组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术兴趣小组学生30人,以扩散式体育教学法进行为期十周的实验研究,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30分钟的课程,其实验设计的模式如表1所示,在实验教学前一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前测(T1),前测后即进行实验处理(X),运用扩散式体育教学法介入武术教学活动,实验教学结束后,所有样本进行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后测(T2)。
表1:实验设计模式
2.实验步骤
本研究为教学实验研究,实施过程拟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验处理阶段及效果评价,研究流程分述如下:(1)准备阶段:收集文献,收集并阅读国内外一般教育与运动教育相关的「创造力」的文献,以建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选择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威廉斯(Williams,1980)所设计的创造力量表;施测者培训,本研究者为纸笔量表主试者,针对量表的指导语句、量表间施测顺序、选择适宜施测地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进行训练;(2)实验处理阶段:实施前测,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术兴趣小组学生为对象,进行“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前测;教学策略介入,研究者利用每周星期二进行实验教学,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三十分钟,以扩散式体育教学法介入武术教学活动,共十大单元,约进行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活动单元之间的武术动作连结由浅到深,所有的课程安排,是希望学习者可以透过渐进的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主动思考创造的能力,进而将整体表现发挥在不同的武术动作组合上;(3)效果评价:实施后测,实验教学结束后,实验组接受“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后测,实施程序和情境则与前测相同。纸笔量表后测的主试者亦同样由本研究者负责;资料处理与分析,将所收集到的量化资料,依实验设计选取最适当的统计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将取得的“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以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皆定于.05的显著水准。比较武术学习者在创造性思考活动的前测与后测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情形存在。
三、结果与分析
(一)扩散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性思考活动的影响
将武术学习者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的前、后测原始分数之平均数、标准差与成对样本t检验予以呈现(如表2),以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本资料。由创造性思考活动前后测的成对样本t检验摘要表显示:学生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及“标题”等方面达显著差异水准(p<.05)。更进一步的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学习武术时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及“标题”等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前测成绩,表示武术学习者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及“标题”等方面会受到扩散式体育教学法的影响而产生差异现象。
表2: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性思考活动前后测的成对样本t检验摘要表
(二)扩散式体育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创造性思考活动影响效果的讨论
在成对样本t检验中发现扩散式体育教学策略介入后,学生学习武术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的 “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标题”及“总量表”的后测成绩皆显著高于前测成绩;经由十周的教学实验后在本研究教学流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刺激学生进行扩散式的思考,创造一个武术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必须运用各种武术动作组合完成一套有内容且符合攻防意识的武术套路,在面对教师给的武术问题时,学生必须找到多种武术动作并作组合,来解决教师的问题和方向的问题。学生设计的武术动作持续的出现,动作编排上相当流畅,在每节下课前十分钟由学生分组表演,在分组表演前,教师宣布表演题目,教师与学生会进行讨论,借由脑力激荡的方式,使学生在创作武术动作中能试着改变思考的方式,换言之,透过扩散式体育教学策略,能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针对单一武术动作而生产出多种武术招式;此外,借由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武术动作连接成一连串的组合动作,在不断的思考下改善了动作的表现,并加以练习提高武术动作的水平,学习者经由独立思考与分析寻找多种不同的可能性解答,进而创造发展出许多可能性的答案。此方式与Mosston(1992)所提的扩散式体育教学策略本质相同,Mosston(1992)认为学生产生的多样性答案是借着“可能的”、“可行的”、“可想的”程序,并有机会来证实答案;更符合Williams(1972,1980)理论,他认为透过认知情意互动教学模式,学习者的思路流畅,能采取不同途径产生新奇独特的思考,并修饰所提出的意见,使其更趋完美。[5]因此,在本研究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创造性思考活动的前后测成绩能达到显著性差异,且后测成绩皆高于前测成绩。
四、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扩散式思考教学法后对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创造性思考活动的研究,以了解扩散式思考教学策略在国内武术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根据实验处理所得的前测与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后,学生在创造性思考活动的结果如下:扩散式体育教学法介入教学后,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及“标题”等方面达显著差异水准,也就是学生经由实验处理后,在创造性思考活动量表中的 “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及“标题”等方面的表现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且扩散式体育教学策略介入教学后,学生学习武术时在“创造性思考活动总量表”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
[1]石伟.浅谈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武术的影响[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
[2]申国卿.“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文化学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
[3]骆红斌,方国清.关于中国武术发展中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4]东海燕,熊聪聪.扩散式教学法及其实施[J].中国轻工教育.2001,(5).
[5]王岗.中国武术:一种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文化[J].搏击(武术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