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里管道写忠诚— 记西南管道昆明分公司禄丰输油气站站长陈鹏

2014-02-28袁伟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陈鹏输油投产

□ 本刊记者 袁伟

万里管道写忠诚— 记西南管道昆明分公司禄丰输油气站站长陈鹏

□ 本刊记者 袁伟

一个人对事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的高低,在平时和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险情发生时,差不多可肯定的是,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责任感最强,忠诚度最高的人。

2014年2月26日,长期干旱的昆明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林大火向中缅管道禄丰站管辖的22号油气合建阀室扑来。“我不上谁上,走!”作为禄丰站的站长,他第一个冲向了火场。在迅速掌握了现场第一手资料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向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禄丰县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相关部门作了汇报,为抢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制订正确的抢险方案创造了条件。

他,就是陈鹏。

当汶川地震发生时

其实,陈鹏已经不止一次地在险情发生时冲在前面。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时刻。

当时,作为中国石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成县输油站的管理人员,陈鹏正忙着自己的工作。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地开裂。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大多数人首先是慌忙逃命。陈鹏也不例外,迅速逃往安全地带。但数分钟后,他即刻从惊慌中镇定下来。此时,映入他脑海的,首先是管道,是地理位置非常险要的万家大梁管段。于是,他冲向车库,发动了汽车,冲出输油站,冲向万家大梁。此时,地震刚刚发生20分钟。

余震不断,陈鹏的汽车沿着狭窄的伴行路在山林间穿行,边走边查看管道周边灾情。突然,汽车后轮陷入了地面裂缝,放弃巡线还是继续前进?他与同事选择了后者。他们拼尽全身力气抬起车后轮继续前行。余震不断,矢石如雨,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山上飞下,嗖嗖地从车辆前方飞过,任何一块砸中车辆,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与工友们心中想的,只有管道的安危,他们深知,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管道险情,就无法采取抢险措施。

在强烈的地震面前,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多处发生险情,200多根抢险所需钢管需要经过陕西省略阳县运往甘肃省成县的抢险现场。陈鹏在接受了抢运管道任务后,紧急赶往略阳县,坚守56个小时未合眼,在城内人员限时撤离县城的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及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克服了山崩路断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按时将钢管由略阳县城运回成县输油站,使抢险的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抗震抢险结束后,陈鹏被评为“兰成渝输油气分公司

抗震保油优秀共产党员”。

在兰成渝管道成县输油站,陈鹏的岗位并不是巡线工,而是在站里从事综合管理工作。地震发生时,他完全可以不到一线去。“没办法,不是谁让不让的问题,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多年养成的习惯,哪儿最需要,就要冲向哪。”陈鹏对记者说,“也巧了,从2007年8月到2008年12月,我在成县输油站只工作一年多时间,大地震就让我赶上了。”

1993年8月,陈鹏从河北廊坊管道技校毕业,在当时的管道局长庆输油公司参加工作,从此与管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事过驾驶员,再到运行调度,“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管道精神早已深入骨髓。

坚持学习,超越自我是陈鹏的又一个特点。1999年9月到2002年6月,他在河北廊坊管道职工学院学习了3年,提升了自身素质。2002年毕业后,陈鹏在兰成渝输油分公司调控中心从事了5年的中控调度工作,期间经历了多次紧急工况的处置,在油品密闭顺序输送的调度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西南石油大学储运专业全部本科课程,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他还自学了英语,并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为此后远赴海外从事油气管道运营管理打下了基础。

当中亚管道需要时

让陈鹏最难忘的,是在中亚天然气管道工作的2年。“整整5个月没离开过站场,头发胡子怎么办?从施工单位借把推子、剪刀,同事间相互在头皮上胡乱划拉一通,弄个说光也不算太光的‘光头’就行。”直到5年后的今天,陈鹏还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2009年初,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在即,急需既有管道运营经验,又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员工,此时,陈鹏又一次冲了上去。

2009年1月。陈鹏来到了陌生的乌兹别克斯坦,经过漫长的颠簸,最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中亚管道MS计量站。在乌兹别克斯坦期间,陈鹏先后在机关和基层工作,参与了布哈拉输气管理处整体的前期筹建、投产准备、运行管理等过程。作为投产调度员,在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到达霍尔果斯口岸的当夜,陈鹏见证了乌兹别克投产指挥部内欢庆胜利的激动时刻。

中亚天然气管道作为一条国际管道,作业文件、设备操作规程等都是用英语书写,作为先期到达的管理人员,急需翻译和编辑整个输气管理处的所有文件,工作量非常大,一切都要从零做起:翻译作业文件,熟悉作业流程,工作压力很大,但依靠10余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陈鹏硬是顶了下来,出色地完成了投产前后的各项工作。

在乌兹别克斯坦2年的工作经历,使陈鹏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石油人在海外创业所经历的艰辛与危险。那是2010年5月,5名中方员工沿管道到乌哈边境方向录取参数时,一群哈萨克斯坦边防军出现在边境线。看到5名中方员工到来,他们热情地走上前来握手,并示意邀请他们到哈萨克斯坦一边,5位员工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5名中方员工下意识地应付着哈方士兵的热情,不由自主地跟着哈方士兵向哈萨克斯坦一边走去。然而,刚越过边境线,一分种前还满面笑容的哈方士兵就露出狰狞的真面目:以非法越境为由,扣押了5名中方员工,并索要高额赎金。消息传到MS站,大家马上意识到这5名员工是被引诱绑架了。得知情况后,中方立即成立了营救小组,陈鹏不但要承担站里日常工作,还要居中调度营救工作。为了

让5位同事早日获释,陈鹏两天两夜没合眼,把前方信息传达到后方,把后方指示传达到前方,使得营救工作顺利推进。当第三天早晨5点多钟,5位同事回到站里时,陈鹏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第一件事就是大睡一觉。

许多时候是没有奖杯的竞赛,陈鹏他们的营救行动就是与时间赛跑。后来得知,在被关押期间,哈方为了尽快拿到赎金,对5名中方员工进行了精神和肉体折磨,夜间睡在地上,而所盖毛毯上布满了血迹。

当中缅管道投产时

到了2011年1月,中亚管道已经实现了平稳运行。陈鹏奉命回到兰成渝输油气分公司,先是在新建管道筹备组从事兰州至成都(兰成线)原油管道、成都至乐山(成乐线)成品油管道的运行筹备工作。后因工作需要,担任成都输油站副站长,分管线路管理工作。万里北上中亚管道后,终于回到原单位,回到了天府之国,回到了家人身边,生活似乎变得那么美好。

然而,2012年底,我国四大油气通道中的中缅管道进入投产倒计时,陈鹏的美好生活再一次被打破。当年12月中旬,陈鹏再一次背起行囊,从成都出发,来到云南,在昆明附近的禄丰县停了下来,成为禄丰输油气站的站长。禄丰站是昆明的门户大站,责任重大,陈鹏首先要面对的,是工程监督和投产的挑战。

中缅管道国内段采用的是EPC建设模式,但作为未来的运营方,陈鹏代表西南管道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云贵高原山高沟深,河道纵横,林深坡陡,烈日下,陈鹏每天在管道建设工地奔波,几个月下来,人累瘦了,脸晒黑了。“这都无所谓,最闹心的是,平时把精力都放到管道上了,恰恰是禄丰站出了问题。”陈鹏很无奈地说,“我是整天在线上跑,本来认为用电、通信、用水等问题施工单位早就解决了,可眼看都要投产了,我一问,居然还八字没一撇呢,施工单位说他们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仍然一筹莫展。”

陈鹏就是不信这个邪,供电局、通信公司、水务局一个一个地找,结果都给踢了皮球。投产日益临近,陈鹏急了,直接找到县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鹏的坚持与执着,打动了当地领导和主管部门,投产前一周,禄丰输油气站成为全线第一个开通网络的站场。投产前三天,禄丰站又成为二标段第一个完成供电合同签订的站。用水的问题要麻烦一些,因为接通自来水要比接电和网络都要复杂。但站里几十号人不能没水喝,于是陈鹏找EPC协商,最终,采用罐车拉水的办法,解决了前期用水问题。

在工作中,陈鹏对自己要求严,对员工要求也严。但工作以外,他则是员工的老大哥、贴心人,处处为员工着想。投产前,站里20多名新员工陆续报到,却招不到好的厨师。为此,陈鹏在3天之内连换了4名厨师,可员工还是认为饭菜不对口味。最后,陈鹏硬是从施工单位挖了一位厨师,才让大家吃上了满意的饭菜。

经过8个月的奋战,2013年8月3日,中缅天然气管道一期投产的火炬在禄丰输油气站顺利点燃。望着桔黄色的火焰,陈鹏热泪盈眶。

猜你喜欢

陈鹏输油投产
基于第三方施工的长输油气管道保护方案研究
350MW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陈鹏
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数字化油田远程输油运行存在问题及分析
涂布率在再造烟草综合品质中的重要性分析
白鹤滩15号机组投产发电
私恨解公愁
雎鸠
2 0 1 2年全国投产炼钢转炉及炼铁高炉情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