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社会学大纲》
2014-02-28■陈晋
■ 陈 晋
毛泽东与《社会学大纲》
■ 陈 晋
毛泽东喜爱读书,阅书无数,有些书他十分看重,反复阅读批注,并推荐给别人读,其中,《社会学大纲》就是毛泽东最喜爱的图书之一,他称此书为“中国人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1930年任教北平大学商学院时,讲授社会学(实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讲义,全书40余万字。1937年5月出版后,李达即给在延安的毛泽东寄送一本。据郭化若回忆,在一次小型座谈会上,毛泽东说到,李达同志给我寄了一本《社会学大纲》,已看了多遍。我已写信请他再寄10本来,让你们也可以看看。据毛泽东的《读书日记》记载,他在1938年1月17日至3月16日,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社会学大纲》,从第1页到第852页,一页不落。从毛泽东在这本书上留下的3400多字的批注看,其中《唯物辩证法》等篇章,他至少读了两遍。具体的批注内容,可见中央文献研究室1988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这里不再细述。毛泽东不仅自己细读,还把这部书推荐给延安“抗大”作教材,并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党的高级干部都来阅读这本书。
毛泽东在读《社会学大纲》之前,已经读了李达、雷仲坚翻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沈志远翻译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两本苏联哲学教科书,他为什么还要如此细读、如此看重同类性质的《社会学大纲》呢?原因如下。
其一,李达和毛泽东都是湖南人,都是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在中共一大还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即中国共产党的首任宣传部长。后来,因和陈独秀发生政治上的意见分歧而退党,但仍一如既往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毛泽东一向敬佩他的理论勇气。在向延安“抗大”和延安哲学研究会推荐《社会学大纲》时,毛泽东说,在10年内战时期,能在国统区讲授马列主义哲学,出版这样的书是非常难得的。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见李达时又当面讲,你没有什么遗憾的,你是黑旋风李逵,比他厉害,他只有两板斧,你有三板斧。你有李逵的大忠大勇,还比他多一个智。从“五四”运动到全国解放,你都是理论界的“黑旋风”,你在理论界的地位和作用跟鲁迅是一样的。这固然是在总体上评价李达的理论成就,却也包含了阅读《社会学大纲》后的深刻印象。
其二,对《社会学大纲》,毛泽东更看重它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毛泽东此前读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主要基于苏联情况的版本,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则相对客观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特别是该书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前史”,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哲学思想。这对毛泽东来说,是新的内容,因此,批注的文字也最多,在3400多字的批注中,近3000字是讲哲学的起源和古希腊哲学史的。
新中国成立后,长时间内没有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高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依据苏联教材,并且还请来一些苏联专家教学,口号是“向苏联专家学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9年。派来中国的苏联哲学专家开始撤离回国,中苏关系破裂在即,既有的成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已难适应当时的形势。于是,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胡绳、艾思奇主持哲学专家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于1961年11月正式出版。在这年夏天该书定稿时,毛泽东约李达到庐山谈话,嘱他另编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对李达讲:“你的《社会学大纲》就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起了很大作用,我读了十遍,还做了笔记。”随后提出要李达找几个助手帮助修改,重新出版。李达接受了这个建议,经过修改,把《社会学大纲》改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于1965年印出上册供内部讨论。李达把这本书送给毛泽东后,毛泽东又再次阅读写下批语。毛泽东在批语中提出,应该改变过去哲学教科书中把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平列的做法,理由是: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范畴如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联系、发展等等,都可以在核心规律中予以说明。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不妥,这在列宁已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任务是加以解释和发挥。至于各种范畴(可以有十几种),都要以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去说明。例如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如此类推。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