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奇观梵净山
2014-02-27袁伟
□ 文、图/袁伟
地质奇观梵净山
□ 文、图/袁伟
从贵州省铜仁市出发,沿杭瑞高速(杭州至云南省瑞丽市)西行约40千米,下高速,沿江梵公路(江口县至梵净山)西北行,过江口县城,山形渐变,山势渐陡,由贵州中部常见的馒头形状的山头,逐步变为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脉。车行 30千米,转过一道山梁,梵净山的山门赫然出现在眼前。
14亿年前,这块岩石位于海底,地质抬升的力量使它站到了2300米的山顶。
老金顶层层叠叠。
地质奇观
梵净山之得名,皆因佛缘。有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登梵净山,却为其壮美的地质奇观而着迷。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主峰(旧金顶)海拔2494米。这里留下了10至14亿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瀑流跌宕,亿万斯年的风雨侵蚀,雕琢了老金顶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将军头”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新金顶更是孤峰高耸,直刺云天,金刀峡将新金顶从峰顶至山腰劈为两半,唯有一线峡谷援铁链可攀,其上峡顶飞桥相连,险峻至极。立足峰顶,时而千里风烟,一览无余;时而云瀑笼罩,佛光环绕,变幻万千,神秘莫测。
梵净山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市)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地层由浅变质的砂岩、杂砂岩、粉砂岩、绢云母板岩、千枚岩和凝灰质岩石等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厚逾万米。梵净山地质奇观很多,在山下,笔者还参观了一个叫神龙溪的景观:在一个土家族山村,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神龙潭,一条地下河从潭中涌出,在地面流一华里左右,注入一条大河。
站在新老金顶之下,仰望垂直乃至倒悬的崖壁,地质沉积的年轮清晰可见,14亿年时间的脚步声犹在耳畔,不胜感怀。据悉,贵州省正在向联合国申请,不久的将来,梵净山也许会进入“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生物王国
梵净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点和动植物分布带,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据科学考察数据显示,梵净山有生物种类2601种,其中植物180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17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植物总数的43%;动物80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动物总数68%。
植物繁茂。
“万卷书”是一叠叠的沉积岩。
梵净山“国宝”的珍稀动植物以黔金丝猴和珙桐最具代表性。黔金丝猴为梵净山所特有,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珙桐则是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后由于地质与气候变迁,珙桐在地球上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梵净山地区,至今仍有十余片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每当春未夏初,奇特而美丽的珙桐花纷纷开放,仿佛群群白鹤翩飞于林间。这种中国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国人命名为“中国鸽子花”,誉之为“北温带最美丽的花朵”,被作为名贵观赏植物移植到欧洲。
在梵净山脚下有高30余米的巨型紫薇,已有1300余年的树龄,但生长仍然极为茂盛,每年开花三次,每次颜色各不相同,被当地人奉为“梵净神树”。被列入中国珍稀名木古树目录, 被称为“中国紫薇王”。此外还有“中国茶树王”等等。
世外桃源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松桃、江口三县的交界处,有“梵天净土”之称,也被称为“世外桃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据说全国有30多个地方争抢这个名称。但更多的人认为,真正的桃花源只是陶渊明理想的人间天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最多也就是现实世界中几个类似地方综合后的虚构。
但如果你去过梵净山,你会觉得,那里最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首先,梵净山不仅在武陵山区,而且是武陵山的主峰。其次,有数条溪流从山中奔流而出,最大的一条甚至可以行舟。当然,现在夹岸的桃花已经不复存在。
由于梵净山植被发育非常好,所以,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被称为“氧气罐头”。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梵净山才成为佛家修行之地,并进而成为全国五大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在梵净山脚下有高30余米的巨型紫薇,已有1300余年的树龄,但生长仍然极为茂盛,每年开花三次,每次颜色各不相同,被当地人奉为“梵净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