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智能量”—信息化技术助推克拉玛依“油·城”现代化发展进程
2014-02-27孙权刘祎牟雪江
□ 文/特约记者 孙权 刘祎 本刊记者 牟雪江
转型升级“智能量”—信息化技术助推克拉玛依“油·城”现代化发展进程
□ 文/特约记者 孙权 刘祎 本刊记者 牟雪江
2014年8月12日,清晨。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克拉玛依市,伴随着太阳的升起,开始了“从容而繁忙”的一天。
距第三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召开只有20来天了,作为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小陈近来比较忙,这座智慧城市无线wifi却记录下了她一天轻松而便利的生活。
AM8:30 享受早餐时,用手机“无线城市”查看市区天气。
AM9:00 用“天地图”查看实时公交信息,剩两分钟下楼刚好。
AM9:30 提醒老妈别忘了去医院,今天预约同济医院的专家网上远程医疗会诊。
AM12:00 会议中有个文件需要发送,用惠普远程政务一分钟搞定,再不用匆匆赶回办公室办公。
PM1:30 新开了家西餐厅,网上订好位子,约朋友一起过去尝鲜。
PM2:30 用市民卡买单避免了没带钱包的尴尬。
PM5:00 用手机“无线城市”买两张周末的电影票,顺便把座位也选好。
PM7:00 接到儿子“校讯通”打来的电话,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回家赶紧做功课。
PM10:00 孩子睡了后,打开电脑享受三网融合的快乐,不用再为和老公抢电视、电脑而烦恼了。
PM12:00 晚安。
作为克拉玛依第三代石油人,小陈的专业是网络工程师,她说:“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让克拉玛依市不再遥远,无死角的全城无线网络覆盖,让我们在这儿的工作生活很便利,与世界、与北京没有了距离感,我们很幸福,也很骄傲。”
文宣/图
这是克拉玛依人民的共同感受。
克拉玛依,这个朗朗上口、翻译过来被称作“黑油”的“油田加城市”的称呼,由于“黑油”、由于“特别”,也由于“先进、文明”,由于智能、智慧和现代化……被世界关注,被行业瞩目,被人们交口相传……
克拉玛依的特别在于先有了企业—新疆石油管理局(现新疆油田公司),后有了城市—克拉玛依市。“油田加城市”这种水乳交融的格局,让油田的发展、城市的进步“双轮驱动”,相知相伴融合飞跃。
这座焕发着蓬勃生命力的现代化新型石油工业城市,从1995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数字油田”建设。2008年,克拉玛依率先在全国建成“数字油田”。2008年9月,“克拉玛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验收,成为西北首家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地区”。
当今,信息化发展已经历三个阶段,即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慧化。智慧化是信息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主要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慧终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其中大数据技术是基石,成为智慧之源。
克拉玛依市新地标。 陈位华/图
2010年,克拉玛依在全球首次提出“智能油田”概念。短短3年多的时间,新疆油田公司在建设数字油田的经验基础上,探索性地在智能油田建设规划中确定了12类、49个项目,并于2012年完成了智能油田技术框架和评估体系,形成了一套智能油田理论体系。截至2014年8月,智能油田的49个项目中有25个已启动。这些项目中,“一体化运行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这两大管理中心,成为智能油田的重要支撑。同时,首批具有智能特征的业务分析系统,也将为智能油田的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正在有序推进“新疆大庆”的规划落实,不断做大做强油气生产业务,实现由大油田向大油气田转变的历史性跨越。随着国外原油的输进和石油石化产业链的逐步延长,克拉玛依将建成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国家级石油石化生产加工基地和能源转化基地。
在油田大规模信息化的同时,城市的信息化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双轮驱动”模式给克拉玛依的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依托石油石化工业的雄厚基础,克拉玛依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富裕、和谐、法治、文明、平安、秀美的现代化城市。
预计2015年,克拉玛依将建成初级智慧型城市,进入“网络形态”和“智能形态”。届时,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将实现顺畅应用互联网,重点企业、行业将实现信息共享、高端发展,共同驶入智能发展的轨道。到2020年,克拉玛依将初步建成智能油田,新疆油田信息化水平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老油田”用最新的方式创新发展
克拉玛依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素有“共和国石油长子”之称,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当然,事物总有正反。“新中国石油长子”的另一个代名词,便是“新中国最年长油田,即老油田”。
老油田的历史总是与艰辛发展相连。
从1955年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气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发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新疆油田创造了辉煌的发展成就。然而,在生产方式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克拉玛依仍然延续着“操作工人像黄羊一样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各个油区,生产数据等信息传输依靠人力统计、汇总、逐级报送……”
“时间就是效益”。这种局面开始制约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主战场准噶尔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油气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油田发展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勘探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自然环境差、生产战线长、数据资料多而繁杂,越来越迫切的数据管理需求,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破解制约油田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瓶颈,不断焕发老油田的青春活力?新疆油田的管理者清醒认识到:提升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队伍素质,是根本所在、长远之策、管用之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已经成为油气田企业实施创新驱动、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升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油田就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
“抓牢数字化,把油田装进计算机”。数字化建设率先启动,从整理勘探开发历史数据,到设计信息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到完成基础数据建设……新疆油田的信息化建设步履铿锵、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迈得非常扎实。
“数据就是资产,共享产生效益”。通过油田数据全部入库和集中共享,大幅减少了科研人员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时间,科研效率倍增。以油田研究协同工作环境为例,实现了研究环境的基础设施、专业软件、许可授权、研究成果共享,数据由信息人员根据研究需求快速分发,从传统的串行研究模式改变为并行协同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在研究协同工作环境投用之前,新疆油田要完成一次准噶尔全盆地地震解释项目成图工作,需要1年的时间,如今只需要1-2天就能完成,且成图的成果可以多视角、多剖面查看。
通过建设数字油田,开展数据共享,新疆油田实现了用计算机去做重复性、基础性、标准化的工作,代替人们的手和脚,而建设智能油田,是要通过知识共享,让计算机去思考,提出决策建议,部分代替人们的头脑,让计算机辅助油田生产决策,全面提高油田核心竞争力。
目前,新疆油田所有探井均实现作业数据实时采集、卫星传输,在基地的专家和管理层,每6秒即可获得一组现场仪器采集的地质、工程、泥浆等数据,实现了井场与基地数据共享,一线技术人员与基地研究团队协同工作。在打破专业的条块分割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如今,走进新疆油田公司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
在公司大楼里,管理者坐在办公桌前,通过电脑屏幕直接面对生产一线,第一时间掌握最原始的信息和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准确了解每一口探井的钻进参数、每一口油井的生产产量、每一道作业工序的实施过程……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快捷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决策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管理更趋精细和高效。
在生产一线应用远程实时传输,遍布准噶尔盆地的作业区实现了基地对数百里外作业的实时监控,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稠油生产区通过应用无线数据传输,实现对注汽锅炉的无人值守生产,规避了环境噪音风险;应用物联网,实时监控数百里外的油井作业集中在基地办公,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
2009年以来,新疆油田公司在生产井数增加近万口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从41.93万元/人增加至2013年的97.78万元/人。
智能油田的建设,是新疆油田继数字油田建设之后的又一大信息化建设工程。可以预见的是,新疆油田将乘着信息化的翅膀,为油田发展架起了高效之路,为中国石油信息化水平的总体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位华/图
“双轮驱动”发展智慧城市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首席工程师单志广对克拉玛依信息化建设印象很深。他说:“克拉玛依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油田;从数字油田转向数字城市,政府在统筹管理、资源共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克拉玛依管理体制既有企业管理的特色,又有政府管理的执行力,这是非常难得、少见的优势。信息化除了新技术以外,还需要良好的软环境,之所以在推动信息化中遇到很多困难,是由于行业壁垒、部门分割所造成。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克拉玛依这不是一个障碍,其成熟的体制基础、管理基础、机制基础,为智能油田、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还是那句话:“克拉玛依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50多年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形成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依托资源的经济共同体。克拉玛依市目前总人口40万人。其中与石油石化企业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人口26.5万人,占克拉玛依总人口的66.2%,占户籍人口的92%;其中,石油石化产业工人12.8万人(新疆油田公司4.86万人)。2010年,克拉玛依人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这一城市转型战略,明确要发展信息产业,打造智慧城市的样板。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领域,新疆油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2008年全面建成数字油田,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精尖人才不断涌现,为“智慧克拉玛依”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和环境。
既是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又是克拉玛依市市长的陈新发对企业和城市的发展有个理念就是“一定要超前”。他把这5个字展开来说:“克拉玛依油田现在是国内甚至世界公认的数字油田、智能油田,但当初提出建设数字油田这一设想时,同行、相关机构都不认可,在没有任何人力、技术、资金的优势下,克拉玛依油田坚持这一设想,通过十多年的研发实施,最终建成了数字油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如今,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是国内油田乃至全世界油田发展的方向。”
陈新发认为,作为西部边陲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全疆唯一没有对口援助的地级城市,我们依然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具有活力,我们赢在了哪里?“赢在了理念上,我们用理念赶超,可以说走了一个捷径。”他说:“我们占领了数字油田、智能油田研发的制高点,我们就可以对外输出我们的研发产品和技术。不仅如此,这些技术用在城市管理方面,就是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管理结合就是智能油田。”
油田信息化建设为“智慧克拉玛依”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一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形成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克拉玛依在打造世界石油城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三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化产业,还是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智慧城市”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设“高品质城市”和“最安全城市”,都要基于建设“智慧城市”这一基础。可以说,在克拉玛依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转型的基础和纽带。
今年10月,克拉玛依市商品云交易中心将开盘交易,云计算和云存储将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参与商品云交易中心建设的新疆中亚商品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杰说,克拉玛依市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多方优势,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发展信息产业的布局为企业落地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克拉玛依还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气候和地质优势,电力资源和水资源充沛,是理想的信息化产业聚集区。
据介绍,为了整合发展信息产业,克拉玛依市从2012年启动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包含云计算产业区、软件服务产业区、地理信息产业区、服务外包产业区、数字内容产业区、物联网产业区。
克拉玛依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高瞻远瞩,引起了IT行业的关注。全球首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并全力实践的IBM已经进驻克拉玛依,参与克拉玛依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信息科技人才培养、云计算中心建设等内容,推动智慧克拉玛依的建设。同IBM一样看中克拉玛依的还有华为、中兴、联想、惠普、神州数码、东软等IT企业。围绕电子制造、软件开发、IT服务、内容服务等四大板块,面向石油、“智慧城市”、旅游、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金融、物流、农业等八大行业,聚焦软件、服务外包、地理信息、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内容等六个产业集群正在克拉玛依聚集。
信息化产业即将成为克拉玛依的另一个支柱产业,成为克拉玛依城市发展的新领域。目前,已有华为全球云服务数据中心、惠普全球战略咨询实施中心(中亚)等49家信息产业企业、重大项目和研究机构落地。这也意味着,承载克拉玛依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云计算产业园的雏形已现。
在入住企业“高大上”的同时,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的规格也得到提升,成为自治区“天山云”计划核心基地。2013年,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这一基地作为全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点项目之一大力推进。
信息产业在克拉玛依迅速落地生根,企业落地园区,形成的产、学、研、用、资良性互动研发体系,已经开始逐步建成辐射新疆、面向全国、挺进亚欧、融入世界的西部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成为产业结构合理、信息服务水平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信息产业基地。
据悉,克拉玛依市2013年信息产业总产值15.8亿元,增加值6.6亿元,比2012年增长26.8%。预计2014年的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将达到25%。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克拉玛依发展的两驾马车。
新疆油田数据公司机房工作人员在整理网络线束。陈位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