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诊断X射线非介入电流仪校准技术研究

2014-02-27张从华刘志宏蒋雪萍冯雪峰周迎春

中国测试 2014年3期
关键词:辐射源示值电流表

张从华,李 鹏,刘志宏,黄 平,龚 岚,蒋雪萍,冯雪峰,徐 桓,周迎春

(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1;2.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 杭州 31001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4.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北京 100071;5.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医用诊断X射线非介入电流仪校准技术研究

张从华1,李 鹏1,刘志宏1,黄 平1,龚 岚1,蒋雪萍2,冯雪峰3,徐 桓4,周迎春5

(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1;2.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 杭州 31001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4.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北京 100071;5.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为保障我国目前使用的X射线诊断光机曝光电流量值的准确性,开展医用诊断X射线非介入电流测量仪计量校准的研究,分析国内电流仪的校准方法和诊断辐射源检定规程,结合非介入电流仪测量的物理环境条件,提出非介入电流仪的计量指标要求、校准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详细介绍开展校准工作的测试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将诊断辐射源首次引入到电流仪的校准工作中作为触发信号,利用标准电流源,采用多台非介入电流测量仪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证明校准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

非介入电流仪;医用诊断X射线机;检测;校准;计量

0 引 言

目前,JJG 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1]中明确规定X射线管电流是一个首检项目,要求X射线管电流值的误差不超过±20%。为了开展检定工作,必须配备1.5级钳形电流表,作为非介入电流仪,采用非介入方法测试曝光电流,最小分度值为1mA,范围为1~1000mA。目前JJG 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保障了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的检定和测试工作。

非介入电流仪采用非介入测量方法[2],是测量诊断X射线机管电流的仪表。电流仪运用了电流互感器感应电流信号的基本原理,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作为探头,运用高速数据采集处理感应电流信号,计算电流的有效值。电流仪主要由探头、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终端等组成。非介入电流仪测量曝光电流,在实际使用中方便、安全,目前被广泛采纳。国内主要的钳形电流表装置常见有单一功能的非介入电流表、具有非介入电流测量功能的多功能测试分析仪,其中多功能测试分析仪有非介入电流时间表、具有电流测量功能的X射线多功能检测仪。主要型号有 RTI Barracuda&Piranha、Unfors Xi、FLUKE TNT12000、NT680等。

进口多功能测量仪,适应进口的光机和高压发生器,它的高频信号纹波非常小,可以直接测试电流信号,采用标准电流表即可进行校准。在国内,由于高频光机的高压发生器大部分是国产的,纹波较大,进口多功能测量仪在单独电流参数测试时,经常出现误触发,测试值不具有重复性,多个显示值中仅仅有一个值反映出标准电流的大小,不具有可操作性,需要工作在多参数测量模式下,才能稳定、准确地测量光机的曝光电流。针对进口多功能测量仪,校准时必须在光机曝光条件下利用射线触发测量电流,校准过程复杂。对于国产的非介入电流仪,如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产的NT680,能单独测量曝光电流,无需射线触发,可以直接采用单独的标准电流源进行校准,校准方便。为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展医用诊断X射线非介入电流仪校准研究工作,提出科学、有效、规范的校准方法,进一步制定新的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者国家计量技术校准规范,为解决非介入电流仪的量值溯源问题提供参考。

1 校准参数

根据国家JJG 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1]、JJF 1075《钳形电流表校准规范》等[3-8]对非介入电流表的要求和实际测试工作的要求,确立校准的物理参数及其指标有[3]:

电流范围:1~1000mA。

电流分辨力:不低于1mA。

基本误差:不低于1.5级。

位置影响:标准位置向4个方向倾斜30°或者标志值,其示值改变量不超过基本误差的100%。

重复性:直流稳态情况下,不低于0.5%。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根据校准参数,选择所需的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1。标准直流电流源用于产生标准电流的量值。诊断X光机用于产生射线触发多功能测量仪开始测量功能。角度计用于测量钳形表表头卡钳的放置方向。导线固定支架用于导线拉伸,保持导线的位置不变,便于控制导线与卡钳平面的垂直。

表1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3 校准方法

3.1 电流范围

CT扫描HEHE多显示为多发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病灶可以融合成巨块状、中央富血管,病灶中心为更低密度,多分布于肝外周区域[19]。增强CT造影以周边强化为主,CT增强扫描可以表现为由边缘区开始明显强化,延迟后肿瘤内部可有造影剂进入。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类似血管瘤的“向心性强化”、“早出晚归”的模式[20]。本研究中多数患者病灶动脉期边缘强化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由边缘部分向中央递进强化。从机制上分析,当肿瘤实质内含有的纤维组织间质及纤维硬化区较少时,病灶呈逐步向心性强化;当瘤体富含纤维硬化、纤维组织间质时,可表现为类似转移瘤的强化特点。

3.1.1 单一功能的非介入电流表

将高稳定度的电流源的输出导线固定在导线固定支架上,保持直线状态,启动电流源的开关,预热到达稳定工作状态。按照仪器说明书,将电流仪的探头夹住电流源的输出导线,保持电流方向与探头标识方向一致,导线置于近似钳口几何中心位置,与电流互感器窗口垂直,并对探头进行清零。除被测导线外,其他所有载流导体与电流仪之间的距离大于0.5m。启动电流仪的电源,开启探头的开关,预热到达稳定工作状态。调整电流源电流,到达1000mA左右,观察电流仪的示值,测量电流仪电流测量范围。

图1 单独使用电流源校准的连接示意图

3.1.2 多功能测试分析仪

按照图1连接方式,在电流测量状态或者毫安秒测量状态可以测试出电流时,保持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调节电流源的电流大小,观察电流仪示值变化,到达1000mA左右。

如果按照图1连接方式,没有测量出电流,选择全参数测量,利用射线作为触发信号进行测量,设备连接如图2所示。将射线探头放在X射线辐射场内,保持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光机进行正常曝光,调节电流源电流的大小,观察电流仪示值变化,到达1000mA左右。

3.2 电流分辨力

图2 利用射线触发校准的连接示意图

3.3 基本误差

在“3.1”标准电流源工作状态,电流仪稳定状态下,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5点进行校准。对每个校准点,电流仪测量6次,计算示值平均值。按照式(1)计算基本误差。

式中:γ——基本误差,%;

——电流仪示值平均值,mA;

I0——电流源的电流标准值,mA。

3.4 位置影响

采用标准电流源法,在电流仪稳定工作时,选择100 mA左右,分别在标准状态和前、后、左、右倾斜30°各测量一次,记录测试示值,计算最大示值偏差作为示值改变量,按照式(2)计算。

式中:R——示值改变量,%;

IM——电流仪在前、后、左、右4个方向倾斜30°测量中偏差最大的示值,mA;

Is——电流仪在标准状态的电流示值,mA。

3.5 重复性

在“3.1”工作状态下,电流仪工作状态稳定,电流源选择100mA左右,电流仪测量6次,按照式(3)计算相对实验标准差RSD。

式中:Ii——电流仪单次测量的示值,mA;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选择国内常用的主要品牌非介入电流仪12台,开展测量实验。现将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1)电流测量范围。12台各类型号的非介入式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均为:0~2A,符合校准要求。重点测试了医疗诊断X光机常用曝光电流范围0~600mA,结果表明12台非介入电流表均能满足要求。

(2)电流分辨率。12台非介入式电流表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的电流分辨率均小于1mA。进口的仪器,以RTI公司的电流表为代表,电流分辨率在0~100mA范围内的最小分辨率为0.01mA,在100~1000mA范围内为0.1mA。国产的非介入电流,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NT680为代表,电流分辨率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的最小分辨率均为0.01mA。

(3)基本误差。有3台非介入电流表在被测电流小于50mA时,基本误差大于1.5%。主要原因是被测电流小时,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对非介入式电流表的测量结果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量需要尽量减小测试环境的电磁干扰。

(4)重复性。11台非介入式电流表在直流稳态电流测量时重复性小于0.5%,有1台重复性为0.6%。

(5)卡钳位置影响。所有非介入式电流表在标准位置向4个方向倾斜30°放置时,其示值改变量均未超过基本误差的100%。

5 结束语

根据JJG 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对非介入电流表的基本要求,开展电流表的校准研究,确立校准的物理参数,首次将诊断辐射源引入到电流表的校准中,作为触发信号,解决了X射线多功能测试仪的校准条件,提出了校准装置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电流表的校准方法,开展了试验验证工作,证明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建立非介入电流表的校准装置,开展校准工作,实现了非介入电流测量的量值溯源,为广大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和计量检测部门服务。

[1]JJG 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2]黄平,龚岚,刘志宏.非介入技术在X光机管电流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测试,2012,38(1):16-17.

[3]JJF 1075—2001钳形电流表校准规范[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4]JJG 38—1987直流标准电流源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

[5]JJG 598—1989直流数字电流表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

[6]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

[7]IEC 60601-1-3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1-3: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CollateralStandard:Radiation protection in diagnostic X-ray equipment[S].IX-IEC,2008.

[8]贺微.浅谈医用诊断X光射线辐射源测量结果影响因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49):54-56.

Research on non-invasive current meter calibration for medical diagnostic X-ray machine

ZHANG Cong-hua1,LI Peng1,LIU Zhi-hong1,HUANG Ping1,GONG Lan1,JIANG Xue-ping2,FENG Xue-feng3,XU Huan4,ZHOU Ying-chun5
(1.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Chengdu 610021,China;2.Hangzhou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for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ng,Hangzhou 310019,China;3.Xinjiang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Ulumuqi 830011,China;4.Institute for Drug and Instrument Control of Health Dept GLD of PLA,Beijing 100071,China;5.Shenzhen Academy of Metr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Shenzhen 518055,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non-invasive current meter for the X-ray diagnostic x-ray machine in our country and regions,non-invasive current meter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domestic calibration of current meters and diagnostic radiation verification procedures.Combined with physi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non-invasive current measured,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non-invasive current meter and its standard equipment are proposed.Detailed testing theory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 to carry outcalibration.The radiation source wasfirstly introduced to the currentinstrument calibration work as a trigger signal.Using standard current source,many non-invasive current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by experiment to prove the calibration work for science,oper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non-invasive current meter;medical diagnostic X-ray machine;test;calibration;metrology

TH774;TM933.1;TM930.12;R814

:A

:1674-5124(2014)03-0016-03

10.11857/j.issn.1674-5124.2014.03.005

2014-01-08;

:2014-03-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2B07)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090811)

张从华(1973-),男,四川成都市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领域的计量测试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辐射源示值电流表
织物电阻测试仪校准中电阻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织物透气量仪透气率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电阻试触法的一个疑难解释
基于博弈论的GRA-TOPSIS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多旋翼无人机微多普勒效应实验研究
外辐射源雷达直升机旋翼参数估计方法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同步设计与测试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测长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