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品课应贴近学生,回归生活

2014-02-26顾晓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4年2期
关键词:思品教养品德课

顾晓

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统一,都倡导教育应体现学生生活、成长和发展的价值,直接参与学生的生活,使教育富有生活的意义。由此可见,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还原成“生活”,应是思想品德这门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生活是思品课程的本源,学生的生活更是教学的主要资源。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回归教育的本真呢?

一、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倾听、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达。

在执教“多彩的情绪走进情感天地”时,让学生说说“你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积极情绪,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消极情绪”,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起自己在不同境遇中的情绪体验,这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把课本知识和学生体验相结合,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大大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

二、精选现实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评判生活

在当代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让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大胆讨论,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

如在执教“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一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情景:一位穿着得体,外表美丽的女子,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将食物切成小块,很文明地用西餐,老师结合情景提问:“这位女子很注重礼仪,你觉得她有教养吗?”同学们认为她懂礼节,讲礼仪,这是有教养的表现。老师接着升华主题:“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同学们在交流中明确了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仅要注意外在美,更要做到内外兼修。

三、捕捉社会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现实世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已发生的新闻故事中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悟生活。

如在执教“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中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社会焦点新闻:患者杨某,男,66岁,上海人。经检测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当日转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治。经过积极治疗,康复出院。然后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患者杨某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经过积极治疗,康复出院,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2.从上述问题中,你感悟出什么道理?学生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悟出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四、引导学生日常践行,内化情感提升品质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持久化、习惯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实践亲自体验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将道德观念内化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如教学七年级“规则”时,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收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体验自己应如何过马路才安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交警”,识别红绿灯的作用,行人应靠右行走、要走人行道等交通规则。这样,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落实行为,而这一切不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主体参与体验自觉获取的。

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回归生活。只有真实的生活化课堂才能激发真实的情感,思想品德课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真实有效的生活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教养品德课
跟踪导练(三)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班里那点事儿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