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教师的惰性突围
2014-02-26陈国新
陈国新
中年教师年富力强,是学校的骨干。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所见既多且广,熟悉教材内容,备课时能够居高临下,也能够及时跳出教材,拓展学生知识面;上课往往信手拈来,游刃有余;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解决和处理学生问题的针对性强。但中年教师在教学中也有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如,毕业时间较早,知识和教学观念陈旧,不思更新;从教时间长,教法固定而不思进取,由经验而至于经验主义;顾全面子,出现问题不向同事请教,放任自流;摆老资格,自话自说,不配合组内甚至学校工作,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对学校或者同事有抵触情绪,但又不愿意表露,以至在某个点上突然爆发,而扩大事态;对学生麻痹,和学生有代沟;自以为有优势而得不到重用,消极怠工———总之,有惰性情绪、惰性态度、惰性习惯,很多书上称之为“职业倦怠”。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使这些教师走出惰性困扰,无疑对学校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阻力和障碍。我校是百年老校,有20年左右教龄的中年教师比较多,如何让中年教师能够更大限度地发光发热,变惰性为正能量,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们积极应对,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做法是这样的:
一、以评价促动力,评价要有可操作性
中年教师的惰性,很大程度表现为没有积极上进的动力。对普通教师来说的最高职称———高级教师也评上了,在本校工作资历也比较高了,职位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了———这是一种无所求的状态;原先也有所成就只是现在看来缺乏上升机会(如他原先的有些同事或者去了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者进入政府机关,最不济的,在自己学校里担任一官半职)了———这是一种有所求的状态;人脉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混个快乐日子得过且过———这是一种无所谓求不求的状态……诸如此类问题,摆到桌面上,实质就在于没有追求。对此,我们必须把准脉搏,亮出旗帜,对症下药,变“无所求”为“有所求”,变“有所求”为“求得到”,让“无所谓求不求”为“不得不求”,其方法便是公开公平的评价机制。
我校采用的是期末召开教职工大会,给教师业绩公开打分。对一学期、一学年的考勤、教学态度、教学业绩,每一项都进行量化考核,然后全部公示。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一起评价,领导和普通教师一起评价,以便突出优和劣的各级层次。这种评价机制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教育教学,简单易行,操作性强,我校多年采用如此方法,教师积极性很高。
如,寿老师曾经在另一学校担任过教务主任,在竞选副校长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被拉下,结果就感到没有面子调动到我校,想混日子。这类教师各方面业务素质肯定不错,主要是把他原有的潜力挖出来,进行再提升。在浙江省第二次精品教材评选时,他感到自己对古代散文还是非常有把握的,就主动联系课改办,希望开设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古代散文选讲,得到学校的再度重视。这是“以评价促动力”的极佳例子,而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二、以策略挖潜力,备课要重视学生
中年教师的惰性,表现在课堂教育上,往往是和学生有代沟:观念的代沟、身份的代沟、年龄的代沟、心理的代沟———一句话,就是不贴近学生实际。对此,我们针对性的策略是重视备教材,更重视备学生,提出了“智慧课堂”的口号,让教师在统一的学术研究目标下各显所能。课堂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立身所在。课堂有什么?有实有虚。实的方面,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材,都需要把握;虚的方面,有教学纲要,有教学目标,有教学环节中的偶发因素,都值得考虑……综合起来,教师要处理课堂,其实还蛮复杂艰难的呢!我校将“智慧课堂”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实、活、乐。
所谓“实”,是指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懂得知识,不仅落实知识,更能运用知识,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是课堂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切实把握,对教学对象的确切了解。要注意,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材内容,也许还涉及相关的教材外的内容,而不了解教学对象,课堂上教师将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此,我校的做法是:让教师熟记全班同学的姓名和座位,以期能够及时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动态,这确实是很好的也是很基础的做法。在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才能再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所谓“活”,是指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扎实掌握知识,而且能够轻松而灵活地掌握知识和运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在学习方法上,学生能够思维开阔而活泛,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预设”,能够居高临下,预先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节奏。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时候死板地一环一环教下去,而不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变化,不注意学生的反应。实际上我们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习,一切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如果课堂上学生一露出疑惑的神情、错误的言论,就应该停止“教”的过程,转向“学”的过程。也许完不成本堂课的教学“预设”,但在“生成”的过程中却体现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所谓“乐”,是指课堂具有一种艺术的氛围,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学习。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不仅是教与学的场所,更是演绎教学艺术的场所。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心情放松,在严肃之余更多的是活泼,活泼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乐”的境界。一堂课若没有“乐”,只有死板和拘谨,机械作业,学生在课堂里学得很苦很累,虽然也可能有效掌握了教育的内容,但那也没有课堂品质;但如果“乐”的内容远远游离了课堂内容,甚至是低级幼稚的,那也偏离了教学的本质。
智慧课堂应该重在定位,贵在落实;重在预设,贵在生成;重在有效,贵在快乐。如前所述,“实”关乎课堂内容,“活”关乎课堂生成,“乐”关乎课堂氛围。抓住了课堂内容、生成、氛围,就是抓住了“智慧课堂”的核心。如此,课堂必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习有所依,情有所导。实施两年以来,教师教学水平大增,科研能力得到大发展,如今年高考模拟考试,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数学学科平均分两次超过我市唯一的一级重点中学3分,这是“以策略挖潜力”的最好证明。
三、以学习提能力,要鼓励专业发展
中年教师往往以“我曾经学过”“没有学习时间”“我的经验足够”等借口来搪塞学习。实际上,20年前学的那一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中年教师内心是明白如镜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家庭生活的拖累和学校没有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我们针对中年教师的这种心理———其实内心还是希望自己有所提高,我校积极创设平台,为教师重新学习创造机会。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引导中年教师不断在教学路上前行。必须学习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在于如何做。
我们的思考和做法是:1.变“游玩”为“游学”。我校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一年度可以外出旅游一次,时间限定在两天之内。以前大家都纯粹是看看风景,享受旅行,几年下来,两天时间范围的路程基本跑完,教师对此也没有积极性。对此,我们适时提出“变游戏为游学”的措施,安排教研组到一些学校去实地蹲点考察,让最基层的教师看到他山之石,看到其他学校的管理情况、学生面貌、教学情况,知己知彼,刺激麻木的大脑神经和“老一套”的思维方式。2.采取校内学分制,强制教师学习。结合上级部门规定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我校提出了校内学分制,让教师在获得上级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必须获得校内学分,才能评优、提干。获得校内学分的项目包括,论文数量、课题级别、校内教学征文、参与教研组会议情况等。3.鼓励教师读专业书。教研组长在和组员讨论的基础上每学期上报一本本专业的书籍,在教研组会议时候互相交流,期末进行读书笔记征文,督促中年教师的学习。事实上,通过“以学习提能力”的措施,中年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比青年教师提升得更快,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草塔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