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煎加减治疗阴虚内热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
2014-02-26张基磊
张基磊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科常见病种,多发于老年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加重,需长期坚持用药,在疾病发展后期常规用药效果改善不明显。笔者临床中采用玉女煎加味治疗阴虚内热型慢阻肺患者常能获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0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85例。入选病例均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阴虚内热辨证标准。按简单随机化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14±8.15)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95±8.1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应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1版)》[1]中诊断标准,临床症状有长期咳嗽、咯痰、喘促病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肺功能测定提示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诊为慢阻肺。
1.2.2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诊疗指南(2011版)》中阴虚内热辨证标准[2]。主要症状:①咳逆喘息气促;②舌质红苔少或无苔;③干咳少痰,黏稠难咯或夹血丝;④脉细数。次要症状:①咳声嘶哑,咽干口燥;②手足心热,潮热盗汗;③大便干结;④口渴欲饮。符合主证3项加次证2项可确诊。
1.2.3 纳入标准入选病人需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肺胀”阴虚内热的辨证;入选者1周内未服用中药或暂停用中药治疗;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②呼吸功能衰竭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者;③伴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血管病变及其它病变者;④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⑤不配合治疗者。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百分比采用χ2检验,2组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常规应用解痉平喘化痰药物及对症治疗,并予玉女煎加减口服,2周为1个疗程。中药按《景岳全书》原方:石膏15 g,熟地10 g,麦冬6 g,知母10 g,牛膝15 g。咳甚者,加枇杷叶10 g,杏仁10 g;痰黏难咯明显者,加百合10 g,玉竹10 g,南沙参10 g;手足心热甚者,加黄柏10 g,地骨皮19 g,鳖甲10 g;气短乏力明显者,加北黄芪30 g,党参15 g。以上药材由我院药房提供,严格掌控药物配伍比例,选用道地药材。
2.2 对照组单纯应用解痉平喘化痰及对症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2组在以上治疗同时,常规应用吸氧,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关于慢阻肺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和证候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气促、咳嗽、咯痰、胸闷及局部主要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②有效:患者气促、咳嗽、咯痰、胸闷减轻,实验室检查好转;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
3.2 结果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慢阻肺长期反复发作,到后期可因阴液耗伤,出现肺肾阴伤,日久常出现虚热内生。玉女煎方出自《景岳全书》,该方主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之证,常用于胃热循经上攻,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等症。笔者临床中应用于肺肾阴虚内热型慢阻肺常有较好疗效。因肺肾阴伤,金水不生,脾阴不长,胃热内生,慢阻肺病人常见烦渴、嘈杂不欲食等胃热内盛表现。本方中石膏辛甘寒以清胃热;熟地甘而微温,以补“少阴不足”;知母,麦冬养阴增液,助熟地补肺肾;牛膝滋补肾水,兼可引邪热下行,使邪热从下焦而出。诸药配合,滋养肺肾,兼清余火,胃火得消,元阴得复,脾胃运化恢复,水谷之精气得以灌溉四邻,肺肾之阴得以滋养,故而本方用于肺肾阴虚内热型慢阻肺常有获效。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