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海洋石油工程队伍
2014-02-26白长秋姚德友王子泉牧建华
□ 白长秋 姚德友 王子泉 牧建华 张 寅
作为中国石化一家专业从事海洋石油工程的企业,上海海洋石油局接轨国际海事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创一流工作,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一流业绩。
□ “勘探六号”海洋钻井平台。白长秋 夏添 供图
装备是基石
近几年,集团公司实施“推进海域”资源战略,加大投资建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工装备,上海海洋石油局增添了一批搏浪中深海的利器。“三型四款”装备(即工作船“勘探225轮”“勘探311轮”,海洋钻井平台“勘探六号”,多缆物探船“发现6号”)先后惊艳亮相,为创建一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勘探225轮”是中国石化首艘大马力深海多用途工作船,多项自动化控制设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13年9月底,台风“蝴蝶”来袭,最大风力14~15级。“勘探225轮”凭借装备和技术优势,不到2小时,为甲方两平台撤离78人,工作人员又快马加鞭,不到4小时就将人员送至安全港湾。
“勘探311轮”系中国石化首艘装置动力定位的工作船。“勘探311轮”投产3年来,始终及时、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生产作业任务,多次受到作业方的赞扬,并荣获上海市重大工程优秀集体、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等称号。
“勘探六号”平台是中国石化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2011年7月投产以来,完钻7口井,总进尺3万余米,每口井都取得了可观的油气发现,甚至获重大油气突破,为合作区块的探明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5月,首次赴萨哈林,历时5个多月完成“北维宁3井”作业任务,取得了重大油气发现,为中石化海外区块的投资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集团公司重大油气发现奖、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发现6号”是我国海洋石油最新一代三维地震多缆物探船,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控制和预处理系统,是深海油气勘探的主要配套设备。
□ “勘探225轮”。白长秋 夏添 供图
管理是保障
上海海洋石油局成立创一流工作机构,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和月报制度,为创一流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职工中强化宣传贯彻、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上海海洋石油局根据石油工程公司创一流指标,与对标评价、绩效考核等指标体系紧密衔接,参照总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总部“比学赶帮超”评比指标和上海海洋石油局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装置特点,精心设计指标体系。
上海海洋石油局上下互动,定期对追标和创标情况进行统计通报和总结分析,把检查考核、总结评比、推广经验贯穿工作始终,充分调动各单位不断超越、争创一流的积极性。同时将创一流与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和谐企业等相结合,与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创一流真正渗透进企业的日常工作。
上海海洋石油局船舶搭建了四项运行体系为支撑的工作框架,并已通过国际海事组织的授权审核,达到了国际船舶行业管理水准,并已汇编成《船舶技术标准管理手册》,已在“勘探225轮”和“勘探311轮”上推行。
经过充分调研,收集相关资料,认真整理汇总,反复讨论研究,上海海洋石油局结合物探船实际,在不断完善中制定了《“发现6号”创建世界一流多缆物探船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4个体系文件,做到了依据规范,体系健全,翔实完备。
队伍是核心
一流的队伍运作好一流的装置,打造出一流的企业。创一流工作的开展,使上海海洋石油局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较丰富作业经验的海洋石油工程队伍,较熟练掌握中深海油气勘探相关的工程技术。
“勘探六号”投产前,以平台建造组、接船组人员为核心,上海海洋石油局抽调其他平台的部分技术人员,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平台关键岗位人员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形成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作业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了组建一支海洋钻井队伍,上海海洋石油局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强内部培养及培训工作,将在其他平台进行演练培训、竞赛、成绩突出的员工作为“勘探六号”投产后的技术骨干;加强社会人才引进,仔细筛选,严格面试、选拔。通过不断的创新培训方式,委托相关机构开展了20余次培训技术讲座,提高队伍素质和水平。
该局本着“优中选优,平衡科学”的原则,从人员学历、经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精挑细选,权衡利弊,为“发现6号”打造了一支作业经验丰富、业务技能一流、思想品德高尚的精锐人才队伍。为实现“发现6号”建造直至投产的无缝对接,打造一流海洋物探队伍,上海海洋石油局有计划、有针对地分批安排各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学习培训,采取团组集中学习、聘请专家现场授课并进行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工作,累计组织开展培训15批次,参加人员500余人次。科学安排人员配置,队伍整体年轻化,老、中、青人才渐成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