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痴人”王天正——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胜利油田技能大师王天正
2014-02-26通讯员宋淑慧
□ 本刊记者 程 强 通讯员 宋淑慧
“我还将一如既往多出新成果,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把我的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进行创新,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
□ 王天正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顾伟清 摄
今年五十有八,中等个头,面孔黝黑,两鬓斑白,朴实憨厚,王天正生就一副典型的石油工人模样。
但王天正又是一个“非典型”石油人——学历不高,技校毕业,几十年如一日勤勉自学,钻研创新几近“成痴”;说话不多,但谈及革新成果时却有着指点江山的激昂。
工作34年,完成技术革新成果近百项,手握国家专利27项,创造经济效益逾亿元,人生可谓辉煌,但这个还有两年就退休的石油工人说:“争取每年再搞出两项成果来,咱就是干活儿的命,让我歇着,还真不习惯呵。”
降伏“吃人的铁老虎”
1980年,王天正扔下锄头、穿上工装,从菏泽农村来到胜利油田,准备大干一场。“干啥活儿俺不计较,咱这100多斤,摔也要摔出个动静来!”
但工作没多久,一场意外深深震撼了他。一次修井施工,由于冲砂设备简陋,安保措施不到位,水龙带从十几米高空脱扣坠落,他眼睁睁看着年仅21岁的同乡失去生命。
悲痛过后,王天正心想:这手里拿的、眼里看的、伺候的全是铁家伙儿,这满地里的油井,不光是挣钱的机器,还是吃人咬人的老虎。“要革新,降伏这‘吃人的铁老虎’!”王天正发誓。
他知道,搞创新,就凭技校学的那点本事不行。于是,他上班缠着师傅刨根问底,下班就一头扎进书堆里。一道应力计算题,折腾好几晚也弄不明白,气得把书扔老远,不想再做苦行僧。但想起死去的同乡,他又把书捡回来。
在这样的“炼狱”式学习下,王天正“生啃”了《设计原理》《机械制图》《流体力学》等十几门课程,写下学习笔记十几万字,积蓄创新的能量。
□ 有心处处皆学问。走到哪学到哪,天天学习,正在创新。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王天正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顾伟清 摄
1985年,看到井上美式圆形电缆导轮经常坏,既不安全,又耗成本,王天正决定对洋设备“动手术”。一个月之后,终于研制出月牙鼠笼式电缆导轮,体积缩小3/4,重量轻了一半,员工轻松就能带着上下井架,既耐用,又安全。
这第一次创新的成果,当年就获得胜利油田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石油系统推广应用。王天正信心倍增。
和农民大叔打赌
初战告捷,王天正一发而不可收。
修井施工中,清洗油管丝扣要靠人工,工作量大不说,还容易被毛刺扎伤手,到了冬天,气温低油稠,清洗难度更大。王天正瞄上这个难题,准备研制一种专用工具来清洗。
说干就干,王天正进入没白没黑的工作模式,不是查资料就是画图纸。夜深人静,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即使是除夕夜,他也在家埋头计算,一沓沓的数据纸扔满地。
“爸,快来看春晚,太精彩了!”儿子三番五次催促,他嘴上应着,脚不挪窝。
“对了,就这样!我去队上了!”王天正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喊一声,冲出屋门。等妻子喊他加件衣服时,他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新工具发明出来,还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为了让新产品早日派上用场,王天正一次次在现场紧盯试验情况。天天泡在荒郊野外,王天正和井场附近崔家庄一农民大叔成了好友。他在井上做清洗丝扣试验,大叔也到场“观摩”。
大叔还和他打了赌:如果研制成功,王天正请他吃饭;反之,他请客。“俺就是想激励他,也觉得他肯定能成!”大叔说。
大叔赢了。经过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改进,王天正的油管丝扣清洗器终于研制成功,可以清洗不同尺寸油管的内外丝扣,还增加涂抹丝扣油功能。很快,这项产品就获得专利,并在油田内推广使用。
让工人少流血流汗,让企业多创效益
作业,是油田生产最苦最累也是安全隐患最大的活儿。让作业工人少流血流汗,是王天正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把创新目光锁定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反复弯腰摘挂吊卡提拉油管操作。
“卸油管时,油管钳很容易咬断作业工人的手指甚至手掌。”王天正说,“同时劳动强度太大。拿2000米深的油水井来说,大约有210根油管,起下一次油管柱,就需要两名井口操作人员通力配合,摘挂吊卡400多次。一只吊卡就45公斤。”
为了把工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王天正每天要对着计算机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头晕眼花,有时看东西都很模糊,回到家连饭也不想吃。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王天正终于研制成功单人井口操作系统,原本最繁重的弯腰摘挂吊卡动作被机器取代,井口操作从需两人配合完成变为一人轻松完成。他设计的图纸摞起来有一尺多高,在施工现场试验50多次。
“真是感谢王大师,井口改进后,我的工作轻快多了。”作业工王言国说,“现在井口减少一人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10%,操作也更安全了。”
“现代工人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能够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复合人才。”王天正说,“对企业来说,同样只有在技术上领先,才能在发展上跑在最前面。”
胜坨油田经过50年开发,地层里的砂子漏失严重,不及时进行冲砂作业把砂子清理出来,油井就会被砂子堵死。但是,传统的水力冲砂耗费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作业进度。经过几十次试验,王天正研制出机械捞砂工艺技术,使施工周期由24小时缩至4小时,工效提高6倍,单井作业成本降低7000多元。
打水泥塞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操作步骤烦琐的修井工序,配合不好就会出现“灌香肠”“插旗杆”现象,有的井打了9次都失败。王天正改进的快速打水泥塞技术,让水泥在哪里凝固就在哪里凝固,大家说简直“神了”。
“痴人”有传承
这些年来,王天正先后取得技术革新成果近百项,27项获国家专利,成果转化率100%,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个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2010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只有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2004年“天正工作室”正式成立,让技改“痴人”有了更多传承。
秉承“天天学习,正在创新”理念,工作室就像一个强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骨干加入。在王天正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技术骨干成长成熟,有的当上队长,有的被聘为技师,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
青工张增顺先后完成新投井防污装置等10多项成果,并在集团公司作业工种技术比赛中跻身前10名。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孙继志,很快学会机械制图、力学原理及作业修井知识,由修井作业“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先后两次远赴新疆,指导甲方捞砂作业施工,受到甲方修井专家一致称赞。
到目前,“天正工作室”已拥有创新成果6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成果转化率100%,节约生产成本上千万元,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品牌”等荣誉称号。
“虽然今年我已经58岁了,但我还将一如既往多出新成果,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把我的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进行创新,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王天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