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咱过得越来越像城里人
2014-02-26薛相才仇国强
□ 本刊记者 姚 斌 薛相才 仇国强
依托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辐射拉动,气田周边工业产业快速兴起,新型城镇化发展势头迅猛。
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处于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由于交通闭塞,这里的的工业基础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然而,随着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
宣汉县普光镇附近几个小山村的村民,搬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过往人流熙熙攘攘。昔日烟熏火燎、靠柴火做饭取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直通灶台的管道天然气。乡亲们说,咱生活过得越来越像城里人。
搬迁安置,小山村建起大社区
2014年5月12日,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铜坎社区居民杨明生领到了当月的社保金,这是她参保以来领取的第18个月的社保金。“本月的社保金是700元,比首月多了200元。”杨明生说。
2008年,因普光气田开发建设,杨明生家1.7亩土地被征用。失地后,杨家5口人全部办理了农转非手续,杨明生和老伴享受到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从“村民”到“居民”,变化的不止是身份。
2008年以前,宣汉县土主乡石人村搬迁农民邬兴玲一家一直住在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低矮、简陋老房子里。“真没想到,我们农民还住上了城里才有的楼房,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邬兴玲脸上露出了发自心底的笑容,“你看,我这房子100多平方米,光卧室就有四间,比以前住的房子舒适多了!”
为妥善安置因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和集输工程建设而拆迁的居民,让他们享受到气田开发带来的实惠,中国石化和当地政府部门精心规划设计,按照城市住宅标准分期分批建设高规格的住宅小区——气都新村。不仅为每户居民建造面积为100多平方米的住房,还为每户新建一个面积为33平方米的门面房,用于出租或者经营。
在“气都新村”内,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管道天然气相继进入居民家中。
如今,普光镇铜坎社区一幢幢现代化居民楼栉比鳞次。昔日依山筑房、散居山间的村民,如今住进了同一栋楼房,成了门户相对的邻居。社区内有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也有便民服务超市、合作医疗点、休闲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镇悄然落成。
“灶台革命”打通千家万户
拧开燃气炉的开关,只听噗的一声,蓝色火苗便跳了出来。一壶水不消几分钟便可烧开,方便快捷。
这是近年发生在宣汉县普光镇铜坎村居民李含友家的新变化。
“以前烧木柴,整天都烟熏火燎的。现在做饭,连锅底都不黑了,厨房跟厅堂一样干净整洁。”李含友说。
如今在宣汉县,得益于普光气田开发,已有7个乡镇2万户居民享受到了管线进村入户的“福气”,走在了当地城镇化发展的前列。
(3)AAC收到请求之后,向用户手机流量承载所在SAEGW和PCRF发送QoS更新请求,SAEGW、MME以及eNodeB等网元同步执行请求,保证流量承载达到QoS参数要求。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我们不仅要把普光地下‘气龙’牵出‘深宫’,还要把资源带来的便利福泽大巴山群众。”中原油田副总经理,普光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陈惟国说。
2010年,在普光气田投产之后第二年,普光分公司便着手为地方供气事宜。
□ 普光镇铜坎社区一幢幢现代化居民楼鳞次栉比。祝广影 摄
2010年年底,管线天然气“落户”李含友家的厨房。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用上管线天然气时的激动与欣喜,“那年年夜饭就是用天然气烧的!”
土主镇街道居民胡令江家是2013年接通天然气的,虽然晚用了两年,但是能用上“质优价廉”的管线天然气,胡令江还是感到很幸运。
胡令江算了一笔账,“以前家里做饭取暖用的是液化天然气,一个月要用掉一罐,花费135元;现在用上了普光气田的净化天然气,一个月用15立方米,才30块钱,一个月就可以省100元。这还不算准备取暖用的‘白煤’。”用上“本地产”的清洁天然气,胡令江每年冬天必备的500斤取暖“白煤”成为历史。
家住罗家坝的罗玉兰和丈夫在普光安置新区租了个门面,开了一家小饭店。
凭借着那股子朴实、能干劲儿,小店生意越来越好,有时候一天能卖出100多条鲫鱼,一家四口的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生意好了,人也更加有干劲,可无奈“家伙什儿有时候不‘给力’”。
“几天就能用完一罐液化气,如果算不准,经常就会出现‘断气’的情况。”罗玉兰语气中透着无奈与可惜,一半是因为损失了不少生意,一半是因为影响了小店的形象。
2013年上半年,来自普光气田的管线天然气正式接到了灶台。一年多来,他们的小店从未因用气问题耽搁一单生意。
精打细算的罗玉兰还发现,用上天然气后,每个月的成本低了不少。小店每月平均能用7罐液化气,这一笔开销就能达到1000元;而现在使用天然气,每月成本不过600元。
“省下的钱刚好够细娃买文具用。”罗玉兰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脸上溢满幸福。
据了解,普光分公司目前已经建成普光、大成等6个交接计量站,为普光、双河、胡家、毛坝等7个乡镇12万居民供气。下一步,普光分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供气范围,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气田开发建设带来的实惠,让“灶台革命”打通更多的乡镇。
产业新城,工业化助力城镇化
依托普光气田天然气和硫黄资源,2008年,宣汉县在普光气田附近土主乡规划建设了占地20平方公里的普光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天然气净化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下游项目及配套产业。
园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宣汉县城镇化发展步伐。按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宣汉县把普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加快推进开发区四个工业园所属乡镇——普光、柳池、南坝、胡家的特色产业新城建设。
与此同时,宣汉县还确立了“城区、园区、景区”的建设目标,坚持配套产业同步发展。明确柳池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冶金、建材产业,普光工业园重点发展天然气硫黄精细加工和卤化工产业,南坝工业园重点发展轻工、制造、包装及加工产业,胡家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步带动金融、商贸、旅游、交通、种养等相关产业,形成“以园兴城、以城促园、园城联动”的良好格局。
如今,随着普光气田带来的连锁效应不断开花结果,达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离普光老场镇几里之外的地方,已新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气都新居”,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在宣汉县,也新建起了西区新城;在达州市,城市也不断向外延伸,并新规划了六大片区的未来城市框架。
随着新型城镇化浪潮席卷而来,从2013年开始,达州市委、市政府也对达州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确立了把达州建设成为“双百”大城市以及把达州打造成为川渝鄂陕区域结合部中心城市的目标。
“到2015年,达州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2.7%;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1.7%;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8%。”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