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

2014-02-26蒲庆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法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在新课标下教学实践中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难点,针对创新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难点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原因在于学生一直处于白话文的语文环境中,缺乏对古文字、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和熟悉度,文言文对于他们来讲,在某种程度上和英语的难度是一样。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文言文中的生僻字不明其意,对语句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文言文的背诵默写也不流畅,考试文言文部分失分严重。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重难点之一,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创新教学观念,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二.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背诵经典名篇,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和感悟文言文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和精神,从全面的历史观判断文言文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教学注重语法、背诵和情感评价三方面的内容,而这也是高中学生的软肋。针对这三个方面,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支撑,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对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重视语法学习。学习语法,重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法基础,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特点,在课堂教学,注意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殊性和实词、虚词等的应用。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其他资料,将文言文的语法整理成笔记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资料要注意加入实例解析,便于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早读期间,诵读文言文。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诵读意义正在于此,多多诵读文言文,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加强对文言文的熟悉度和理解程度,诵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多看词句的注解,了解词语和语句的意义,读其文,知其意,在诵读中,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设文言文教学环境,提倡小组教学的团队合作模式。文言文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学习,需要创建文言文的语文环境,建立团队合作的小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创建一个和谐的文言文教学环境,以团队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团队的力量激励学生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任务的分配,以良性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们学习文言文。小组模式下,教师可以开展组员之间相互监督,互相检验背诵情况,相互默写,组织团队口译和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等。有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会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互相监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积极程度,引导学生主动背诵、默写文言文,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使得学生们不敢松懈,力争上游。而团队口译,是增强学生翻译能力的好方式,学生可以共同对文言文的段落进行翻译,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其他学生提出修正意见,相互讨论,不断完善答案,借由团队的力量,最后得出结果。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积极影响,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三)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观念,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教师法、课本剧表演法等等。教师可以选择部分课程,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为其他学生讲解课文的部分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另外,教师可以选择某些生活气息较重的文章,例如《孔雀东南飞》,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可以将其改编为白话文版本,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语句理解和情感价值体系的判断。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创新教学观,才能迎合学生学习需求,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三.总结

文言文是伟大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创新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文言文的能力,对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培养新生代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情操、提高民族素质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斌.高中文言文教学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尹实忠.高中文言文教学新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蒲庆双,教师,现居广西南宁。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法教学方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