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长湖申运河
2014-02-25郑明
郑明
位 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川达集装箱码头之所以能被财大气粗的上港集团看中,与其与上海港之间的水路纽带——长湖申运河分不开。
东方莱茵河
翻开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长三角地图,有这样一条河道:从太湖西岸的浙江长兴县,沿太湖南岸过湖州至江苏吴江县汇入黄浦江上游的太浦河,横跨两省一市,全长160公里。这条河道并不为许多人所知,但却是浙北地区矿建材料和非金属矿石运往上海和沿线地区的最重要运输通道,其日均过往船舶近千艘,年货运量超过1亿吨,是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它就是被誉为“东方莱茵河”的长湖申运河。
正是由于长湖申运河的重要作用,过往船舶密集,拥堵情况时有发生。为此,2009年开始,长湖申运河主要由湖州市投资18.59亿元启动该航道的改扩建工程,使其全线可通行千吨级船舶。目前,全航道扩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千吨级以上船舶将很方便地由长兴和湖州直接抵达上海“一环十射”的内河航道网。
长湖申运河的升级改造,使得其沿岸地区临港工业、水运物流业的布局也随之优化,一条临港经济走廊已跃然纸上。以长湖申运河为主要水运通道的湖州水运经济开始蓬勃兴起。
据了解,湖州港自2010年开通集装箱航线后,其去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已攀升至近10万TEU,同比增长83%,列浙江内陆城市集装箱吞吐量之首。
临河产业兴起
随着长湖申运河功能不断完善,一大批具备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特征的现代产业开始向湖州聚集。
据悉,湖州市提出,在未来5年,将新型建材工业、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竹木制品加工业、新能源业、物流产业为代表的六大新型产业作为湖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使湖州的出口货物由原来的初级原料向工业半成品、制成品转变,带动湖州进出港货物吞吐量逐步上升。以目前湖州市外贸集装箱生成量最大的安吉县为例,其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16.3亿元,同比增长41.7%,累计出口箱量达30万TEU,拥有出口实绩企业422家。
除本地货源外,湖州的腹地货源也很充沛。周边的临安市及余杭区年进出口箱量60万TEU,安徽广德年出口箱量5.5万TEU,宁国市年出口箱量8万TEU,一小时经济圈内货源量累计103万TEU(不包括杭州、湖州等周边城市)。
充沛的腹地货源、临港经济产业群的崛起,催热了湖州港公用物流码头的建设,安吉川达物流码头、长兴捷通物流码头、德清升大物流码头等一批内河港口码头相继落成。
去年8月,湖州鑫达物流有限公司与上海汉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南浔—上海港内贸集装箱经营业务;11月5日,长兴捷通物流有限公司开通长兴—嘉兴港内河集装箱航线;德清多功能港区于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完工后新增16万TEU的年通过能力;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码头作业区初期设计已经浙江省发改委批准,施工图设计于12月份通过审查,建设规模包括2个500吨级多用途泊位,新增8万TEU的通过能力;11月19日,安吉川达物流有限公司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约,共同投资建设“上海港安吉国际物流园区”,计划新建多用途泊位1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80万TEU。预计到2015年,湖州港集装箱通过能力将达到52万TEU,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高等级航道将延伸
在长湖申运河“四改三”完成后,未来,长湖申运河西线延伸工程前期项目也将加快推进。
据悉,长湖申运河西线曾为梅湖线,属西苕溪干流,自安吉县黄埔圩至湖州霅水桥, 主要承担湖州西部地区的建筑石料、石灰石、黄砂和竹制品的运出和煤炭、燃油及工业原材料等物资的运入。目前,长湖申运河西线已经成为安吉川达物流码头开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主要航道,综合考虑其功能和开发条件,规划为四级航道。长湖申运河西线弯道较多,部分航段弯曲半径较小,对集装箱船舶通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抓紧在“十二五”后期启动四级航道建设项目,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