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思考与实践
2014-02-25周荣健
周荣健
摘 要:技工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融会贯通,学生毕业后难以立即胜任企业工作。笔者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所在学院一体化教学推进工作的总结,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推进体会及教学管理时的注意事项,以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发挥一体化教学优势。
关键词:学习低效 一体化教学 实践
笔者学院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对学院内部一体化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
一、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下教学低效的成因
职业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获得相应执业能力的教育。技校的课程大多沿用前苏联的模式,除了语、数、外、政、体等基础课外,还参考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沿用的是条块式布局,每科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强调统一性,形成独立的知识结构。要学好这些知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些要求对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
因为技校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大都是学习的失败者,原本学习兴趣就不浓、学习习惯差。到技校后,他们要学习比中学更多、更复杂的课程,除了实习课(最多再加工艺课)能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使学习有直观的认识外,其他的知识仍在理论课堂进行学习。即使专业课教师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由于学生基础差,且所教学的知识抽象,学生难以产生知识迁移和知识综合,学习能力难以提升,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学生只会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造成许多知识点虽在多门课程中都有涉及,但仍然会有许多学生学不明白,学习效果不理想。据学生座谈会的反馈,听有的教师上课像在听天书,学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对理论课学习失去兴趣。另外据笔者学院毕业生回访座谈会的信息,毕业生要真正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可见,专业课程的条块设置和技校生源的特点是造成学生学习低效的两大主要原因。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探索
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学院针对课堂教学做了多种尝试。首先,要求老师合理选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针对新教师进行提高教学能力的校内培训等,尽力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但教学效果如前面所述仍然不尽如人意。
之后,笔者学院尝试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各专业的工艺课和实训课合并,将工艺课搬到实训车间,由实习教师讲工艺,实现专业工艺课和技能实习课一体化教学。通过对学生的比较发现,工艺知识教学比以前省时高效,学生的工艺基本功更扎实了,工艺知识的问题解决了,但学生对专业其他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不理想。
在新教师座谈会上,职业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反映,他们的同学是由普通高考和对口单招两类组成。在大学基础课学习阶段,是高中起点的学生学得好,到学专业课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起点的学生学得好。当问起原因时,他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后者在上大学前实习过。学生有实践经历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根据这一经验,笔者学院将各专业理论课按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和相应的技能考试的理论要求,利用项目引导,编制或选用适用的一体化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使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先改变,激发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笔者学院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通过以下几项主要工作推进。
1.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1)组织全院专业课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2)组织有实习操作技能专长的教师进行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提高。
(3)学院派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和工人技术员一起下车间,接触生产第一线。
(4)对理论课教师进行技能训练,除了集中培训外,还安排他们担任实训的副带班老师,边教边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理论课教师参加统一的技能鉴定,从初级工开始,直至技师、高级技师。
2.一体化教材的选定
(1)按各专业的知识体系,组成专家团队,筛选适合本地区本工种就业特点的一体化教材。
(2)在没合适的教材时,选用合适的项目,编制或改编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一体化教材。
3.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索
(1)选择试点。选用专业中具有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师资的班级,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试点。由学院教研处配合系部,负责组织教师听课、“磨课”,探讨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
(2)设计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试点中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及时进行总结,在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一体化课堂评价参数,以便在后程推广时能起到教学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发扬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在基础理论方面,以相应等级的职业鉴定要求为依据,对基础理论知识和项目原理进行评价;在操作技能方面,对工具、元器件的选用,操作工艺和项目完成后技能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在课堂安全方面,对人身、设备等设施安全,工具使用、线路安装、设备操作等安全指标进行评价;在职业素养方面,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参与技能训练情况、参与合作学习情况、工位整洁度、文明生产等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4.一体化教学经验推广
学院各系部推举专业一体化教学示范课,对全院的教学起到引领和课程示范作用。以一体化课堂设计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制定针对一体化教学的校内奖惩制度,从教学工作量安排、课时系数、外出培训学习、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诸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体化教学改革。endprint
5.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参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在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中,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不是教师的指示性语言,教师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试着做、边做边想。
其次,一体化教学大多采用项目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实用型项目推进教学。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独立的任务完成的,每个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习知识均较多,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尚小,对学到的知识难以融会贯通,易只顾眼前的图纸和形状等参数,找到后急忙动手操作,以便快速成型得到劳动成果,而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只有零碎的认知片断。所以要让一体化教学成果立显,就要防止出现老师教学生跟着做,急于达到项目结果,最终教学成为“师傅带徒弟”的局面,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认识碎片,影响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失去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四、对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不是简单地由原有的专业课老师和实习老师轮流上阵,将理论课和实习课的课堂搬到实训车间,而是在符合教学大纲的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项目推进下,由一体化教师根据技工教育的特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互动学习情境,手把手教学,分小组讨论学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参与的程度以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不同层面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这是职业教育对教学的具体要求,更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的目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要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贡献和作用,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反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成效,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或要求。因此,在评价指标中,设置了“符合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操作规范熟练、注意安全”“实习(训)纪律和安全操作的教育与检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分层教学,分清不同层面学生的特点”等对教师职业素质训导方面的考核评价指标。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既保留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又设法架起各科之间联系的桥梁,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体化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及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技校生毕业后是生产第一线的生力军,如何加强一体化教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苹等.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作者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