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切校企合作 实现文化融合

2014-02-25邵峰

职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邵峰

摘 要:淄博市技师学院近几年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突破,校企之间、产教之间已经达到了“文化”层面的深度融合。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入手,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文化互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技能水平,已成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广泛认同、积极尝试的普遍做法。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基础和途径

企业文化和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之间有许多“共性”,这些“共性”既是文化互融的基础,也是文化互融的途径。

1.对“人”的培养

职业技术院校的文化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是“用人”的文化,同时也是“培养人”的文化。学校培养的“人”,只有为企业所用才能实现价值;企业所用的“人”,要通过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这就要求双方在“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上达成一致。学校的教育方式、企业的培训模式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相互学习借鉴,最终形成的就是互相融通的教育培养文化。

2.对“技术”的追求

先进的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技术的革新和创新,又是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成果。整合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科研优势,实现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企业技术的升级,创造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先进技术文化。

3.精神层面的诉求

不管是从企业和学校的整体层面来说,还是从它们对个体的要求来说,都要求构建“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精神文化。因此,企业和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及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广阔的互融空间。

4.对行为“约束性”的要求

制度产生的根源是对特定群体和群体成员的行为约束,企业和学校的制度文化在对行为约束性要求上共性更多。例如企业的工作纪律与学校的学习纪律、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与学校的安全实习要求等都极为相似。将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引入职业技术院校,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制度文化,而且可以取得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

二、淄博市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文化互融的实践和探索

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为校企合作和文化互融提供保障

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创建于1999年,2012年11月,该组织正式更名为“淄博市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共有企业(公司)会员、学校会员150余家,覆盖教育、机电、电子、能源、汽车、陶瓷、冶金、商贸、交通、物流、餐饮等多个行业,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职工培训、教研、科研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2.积极开展入企顶岗实习和订单教育,为文化互融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学院一直把推行顶岗实习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00年开始,学校与企业之间有了“教育订单”。因为最早这种模式在金晶集团等企业开展,所以定名为“金晶”模式。

“金晶”模式是学校最早出现的校企合作模式,由最早的顶岗期签订单到后来的入校就签订单,从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到双方互派技术人员和教师,从原来的学校找企业签订单到现在五六十家企业争着与学校签订单,学校的订单教育逐步走向成熟。顶岗实习和订单教育本身就是校企文化互融的途径和体现,同时也催生了“入企办学”和“引厂入校”两种校企合作和文化互融的新形式。

3.“入企办学”,学校教育文化助推企业人才培养

“入企办学”主要是指学校以“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到企业开展技能培训。这将学校的教育文化全面引入企业,不仅满足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需要,也开创了产教融合、文化互融的全新局面。

(1)开创“三金”模式,校企共同培养技师。多年来的教育培训实践告诉我们,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技师培养,必须要有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学校设立技师专业之初,就把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开展技师培养的必由之路。从邀请企业共同参与技师专业建设,确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开始,到一起研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立校外技师培训基地,充分弥补了学校独立培养技师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学校先后与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机器集团等对高端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直接把学校课堂搬到企业。因为这种模式最早在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推行,也把这种模式称为“三金”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学大纲和计划由校企共同制定,培训学员由企业在在职职工中选拔,教学和实习场地由合作企业提供,学校派出专职教师定期到企业授课并指导实习,学员以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学习培训,全部教学任务均在企业完成。四年来,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为合作企业培养技师200余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学校最优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文化直接进入企业,对企业终身学习文化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2)开创“清源”模式,企业先招工,学校再培养。入企业进行技师教育取得成功之后,学校进一步将这种成功经验在中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阶段推开,受到了众多企业的欢迎和支持。2011年在与山东清源集团合作时开创了“企业先招工,学校直接到公司培养”的“清源模式”。与“三金”模式相比,“清源”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密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程度更高。在这个平台上,学校和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全面接触、高度融合,最终实现了目标、行为、管理制度上的高度一致、和谐发展。

4.“引厂入校”,企业文化助推“职业化”校园文化建设

(1)引企业生产和管理制度入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建立了校办工厂,后来虽然独立为“淄博市印刷机械厂”,但一直承担着开展、组织学生产品实习的重要任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在校办工厂的产品生产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之后,开始与其他企业联系,逐步把企业产品生产引入学生实践课题当中。大量企业产品课题引入学生实习教学,不仅避免了纯消耗性实习实训,而且将企业生产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endprint

2005年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实习车间的管理需求引入了6S管理制度。6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这六项要求不仅仅适用于学生实习车间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还把6S管理制度应用到对学生宿舍的规范性要求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企业管理制度在校园生活中的融会贯通,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形成了学校具有浓厚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2)引企业培训入校,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对外培训也是开展校企文化互融的重要途径。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本身就是一种校企文化互融。企业职工进入学校后也要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培训学员要在课堂上课,要到车间实习,要在学校住宿、要在食堂吃饭、课余时间要有文化活动,这都要由学校来安排、管理。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通过这种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员,融入学员的职业品格之中。

(3)企业教育入校,企业进校参与学生培养。近几年,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订单教育”。2010年山东京博集团与学院签订了教育协议,除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互派教师、招生用工合作等内容外,协议条款中还追加了开展校企文化合作的内容。这就是学校在校企合作文化互融中开创的“京博”模式。

“京博”模式确立之后,校企文化互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京博集团每学期为冠名班的优秀学生提供励志奖学金,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交流,每学期都到学校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甚至体育比赛、演唱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全方位进入校园文化,为建设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

“京博”模式现已经成为学校开展订单教育的范本,多家企业在这种模式框架下与学校开展了深度合作,其中山东知味斋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山东生建重工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他们直接与专业系部合作,在学校成立了“知味斋商学院”和“生建重工学院”。目前这种形式刚刚出现,能否固化为一种校企文化互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讨。

5.实施双百工程,以人为本推进校企文化互融

人是文化的主体。在校企文化互融进程中,为了增强校企之间“人”的交流,学校推行了“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

(1)“百名教师进企业”。学校实施“百名教师进企业”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教师带领学生入企顶岗实习的机会,督促教师学习企业制度和文化,引导教师向生产一线靠拢;第二步是利用暑假时间,学校出资并提供补贴,派遣教师特别是实践经验少的青年教师直接到企业生产一线培训,参加企业生产过程;第三步是选拔优秀教师到企业提供技术、技能服务,在向企业学习的同时助推企业科研、科技创新工作。通过上述形式拉近了教师与企业的距离,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帮助,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校企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融。

(2)“百名企业家进校园”。虽然提法是“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但实际上邀请走进校园的绝不是只有企业家。一是设立“技师学院讲坛”,邀请企业家、企业高管进校园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增强师生对企业的了解;二是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讲解在企业的成才经历,宣传技能成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直接从企业聘请有教学或带徒弟经验的优秀工人担任学院的外聘教师从事教学工作。通过这三种形式,学校把企业家、企业高管、技能成才的优秀毕业生,甚至是工人师傅都请进校园,他们带来了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增进了教师和学生对企业了解认识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作者为淄博市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