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影响初现
2014-02-25张慧莲周晓乔
张慧莲+周晓乔
中国利率市场化从1993年最初提出至今已过20年。其中1996年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开始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2000年实现外币市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从1998年允许上浮,至2013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限制,耗时15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如果从1998年开办单位协议存款业务算起,至今也已历时15年。目前,除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之外,利率市场化已接近尾声。利率市场化之所以旷日持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巨大。
实际利率变化情况
截至2013年年底,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存款利率最高允许上浮10%。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实际执行利率情况出现了如下变化。
银行规模决定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目前,虽然我国银行的一般存款利率还未放开,但保证金存款、结构性存款、国库现金定期存款、委托存款和外币存款均已实现市场化。对于剩余部分的存款利率,各银行根据自身状况和总体经济形势自行确定其实际执行利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从2012年6月8日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至2013年年底,各行多次调整存款利率。特别是,在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后,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兴起加剧银行存款竞争,各家中小银行已纷纷将此前尚未浮动至1.1倍的中长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为避免存款竞争过于激烈,央行曾窗口指导五大行存款利率暂不上浮到顶。截至2013年年底,从各行设置的存款利率来看,其浮动幅度大体与银行规模密切相关(见表1)。大型银行利率上浮浮动最小,非常接近央行基准利率;中小银行(如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一般均上浮到顶;中型股份制银行则居中。虽然大型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广泛,吸收存款能力强,但随着存款竞争的加剧,目前较低的利率水平恐难以长期维系。
从存款利率允许上浮10%之后,各银行都有上浮动作来看,央行设置的基准利率是偏低的。但是不同银行对不同期限利率上调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大型银行重点调高了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短期存款利率,但1年以上的长期利率几乎没有调整。而小型银行几乎各期限利率都有所上调,甚至直接调至上限。部分中型银行上调了长期利率,部分维持央行基准利率。从银行负债的期限结构特征看,目前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占比较少,较短期的存款占比较高(尤其是活期存款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提醒我们,按照“先长期,后短期”的原则实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可能是震动最小的改革措施:即不对称地逐渐扩大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的上浮区间,并使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率先实现市场化;对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先实行较小的浮动区间,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逐渐放大,直至最终取消其上限管理。
贷款利率浮动占比越来越大
贷款利率于2013年7月取消限制,此前央行多次放大浮动幅度,其中2004年10月取消贷款上限,2012年7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0.7倍(实际此时已经放开贷款利率限制,因为对很多银行而言30%的利率下浮已经无利可图)。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占比,特别是向上浮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2008年初~2010年底,大约有30%的贷款执行央行基准利率,70%执行浮动利率。其中向下浮动的利率占20%~30%,向上浮动的利率占40%~50%。但是2011年之后,执行基准利率和向下浮动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少,只占到30%,向上浮动的利率占60%以上。截至2014年1月中旬,各银行在执行向上浮动的利率中,向上浮动10%的比重大约为20%,向上浮动10%~30%的比重大约为25%(如图1所示)。这一方面说明市场资金状况趋紧,另一方面也说明基准利率偏离市场均衡利率。
息差波动方向仍不明朗
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变动影响着银行息差的变化。以常识来说,如果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浮动,则无需担心息差缩小的问题。目前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则附加有10%的浮动限制,如此一来,如果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超过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则商业银行的息差反而会扩大,这对银行而言无疑是利好的。从实际的执行情况来看,在某些时间段,息差扩大的确是存在的。譬如在存款利率允许上浮10%之前的一年时间中(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笔者粗略算了一下,这段时间里的息差扩大了大约10%。但2012年6月之后,贷款利率下浮的比例略有扩大,上浮比例有所下降,致使息差收窄。以2013年9月份数据为例,当月有23.3%的利率保持了央行基准利率,10.7%的利率下浮,66%的利率上浮(平均上浮13%),假设平均下浮幅度为10%,则当月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实际上上浮了7.5个百分点。假设存款利率上浮至顶(10%),则息差缩小2.49个百分点。不过,由于迟至2013年7月贷款利率上限才取消,我们还没有足够长的数据来判断贷款利率放开后商业银行息差的总体走势。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利率水平上升、息差缩小通常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我们还没有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数据,表2中的“净息差”是银行业务的综合息差,对我们分析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息差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中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直至2012年年底,银行净息差是总体向上的,但2013年明显收窄,这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年资金市场总体趋紧的状况。同样由于时间太短,我们无法看清其未来趋势变化。其他的几项财务指标,如资产(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等亦无法看出趋势性变化。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利率市场化有望减缓信贷资金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地位下降的速度。截至2013年末,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51.4%,而10年前,这一比重高达80%~90%。在此期间,企业债券、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所占比重则成倍数增长。这种资金绕开银行信贷完成融资的现象被称为“脱媒”,它伴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和影子银行体系的崛起。
近年来,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银行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是广大储户希望赚取更多利息收入;二是那些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借款者,希望通过非正规渠道以更高的利息获取资金。这两方面都说明存贷款的官定利率被人为压低了,也说明利率市场改革的步伐太慢,还不足以适应资金市场发展的需要。未来,随着社会融资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发展,脱媒现象仍然会继续发生。但可以预见,随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信贷资金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地位的下降速度有望减缓。这是因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和投资者就不需要借助信托、理财这些迂回曲折的形式实现资金的融通,银行也就更不必不计成本地拼机构、扩网点。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拓宽盈利渠道。即使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了,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为应对资金脱媒的压力,银行已经将业务触角伸向了社会融资的其他角落。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了各类理财业务,加强了银信、银保、银证合作,还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这些产品的发展不仅有助于银行了解风险定价的水平,而且增强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当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随着监管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未来银行仍然可以利用与它们的合作拓宽利润来源。
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的波动和利率风险往往能推动银行金融创新的步伐。这些金融创新不仅能拓展银行的盈利渠道和生存空间,还能迎合银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总体上提高社会的融资效率。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就具有金融创新的特征。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利率风险。大体上,利率风险可以分成期限错配风险(或重新定价风险)、息差风险(又称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又称内含期权风险)。
期限错配风险。例如,如果资产以长期固定利率的贷款为主,而负债以短期浮动利率(或如我国虽非浮动但经常调整的利率)为主。则当利率上升时,负债的利率将上升(对利率敏感),而资产的利率因为未到期而保持在原来的较低水平(对利率不敏感),银行将因期限的不匹配而遭受损失。遗憾的是,资产期限大于负债期限的情况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常态,即所谓 “短借长贷”。目前,期限错配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即使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和负债是期限匹配的,但如果息差发生变化,也会给银行带来风险。息差是指银行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之差。息差风险则是指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方向一致但变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息差缩小而给银行的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收益率曲线是用来描绘不同到期期限资产或者负债的收益率变化的曲线。正常的收益率曲线斜率为正,即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但如果中央银行通过提高短期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可能使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使得收益率曲线变平甚至倒挂,使惯于“短借长贷”的银行利差缩小甚至为负数,从而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选择权风险是指当利率发生变化时,隐含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中允许储户、贷款人在到期日之前提现或还款权利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譬如,当利率上升时,定期存款人愿意提前取现再转存更高息;当利率下跌时,贷款人愿意提前还款再借更低息的贷款。
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的增加可能导致息差缩小,增加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银行很可能将贷款对象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和个人扩大以提高贷款利率,或者发放更长期的贷款。利率管制的取消也便利了商业银行为获取更高收益而提高风险偏好,从而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对中小银行的冲击更大。在我国,国家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市场风险管理的人才储备和体制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方法上都拥有比较优势,中小商业银行则压力较大。这一则是因为它们面临相对较高的成本劣势,要获得与大银行相当的资产利润率,就必须提高风险偏好,如果不能同步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将会面临更多的困境;二则因为大型银行由于系统重要性原因,会得到更多的政府隐性担保。
利率风险管理仍存短板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既存在于银行账户中,也存在于交易账户中。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规模普遍较小,平均资产规模不足总资产的10%,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为提升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推动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体制建设,银监会2009年发布了《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商业银行要逐步从收益角度衡量风险转向从经济价值角度衡量风险。因为通过预测银行账户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值进行管理,更能体现利率变动下的银行风险敏感性。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年报中已经开始提及如久期分析、在险价值(VAR)模型、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金融衍生品的利用开始增多。一些银行已在为使用内部模型法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积累经验和数据,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资金业务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较为初级的头寸管理阶段。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多以计算简单、风险敏感性较差的缺口分析法作为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的主要模型。这种方法通常为限额管理、敞口分析等相对简单的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所有利率风险来源。
过度依赖静态分析,动态模型应用不足。目前大多数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仍然过度依赖缺口分析法。缺口分析法是一种静态、被动的事后管理方法,由于缺口分析的频率时间较长(通常为半年),对风险状态的变化缺乏敏感。这既有技术条件和数据储备不足的原因,也有成本因素。动态的在险价值(VAR)模型先进且有时效性,但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库,高素质的计量人员等。
缺口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目前大多数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分类较粗放,对于利率波动方面的数据掌握不充足,多表现为时间序列数据有缺口或截面数据不完整,没有形成完善的利率波动数据库,这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量化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的问题。
衍生品市场的不健全和较高的风险限制了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手段。目前,只有大型商业银行利用利率衍生工具控制风险,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导方法。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依靠保守的对冲方式,即调整表内存贷款的期限结构来对冲风险,但是这种调整只能在现有资产负债到期后才能进行,从而限制了其调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因为无法及时有效地通过金融衍生品对资产负债风险暴露的缺口进行对冲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面对利率风险时往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昆明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