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之难点突破

2014-02-24韩宇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气压低气压风带

韩宇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主阵地,构建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尤其重要。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最后通过学生的接受情况去验证。我在进行地理学科“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的教学设计时,认真学习领会地理学科高中新课程标准,科学构建高效课堂,以突破难点为核心,做出以下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这节内容在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这节知识点在本章中起关键性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延伸,也是后面探讨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和季风环流,以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气候影响的基础。本节内容是这章的教学难点,因为它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原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的空间思维不强,所以大部分学生难以联系、想象,造成难学难懂难以掌握。这节课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比如,有的老师用折纸的方式想把大气环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都展示出来,而且是同步进行,也很有新意,学生自己操作,一张纸即可,取材方便,还有的老师用传统的板图的方式,避开一些空间想象的问题,化难为易,体现了极强的教学功底,可谓百家争鸣。我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我在突破学生的空间感不强的问题上,采用了画立体图的方式,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大气的运动情况,能有效解决难点,学生容易接受。具体做法是:

课前预先给学生学案,不是大量的文字材料,而是几张事先画好的立体图,类似于立方体,画在半球图的侧面。上课时首先复习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部分知识,让学生明确气流的垂直运动引起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变化规律,也即气压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只要空气上升运动近地面气压变低,形成低气压,高空则气压变高,形成高气压,空气下沉运动反之,水平面上空气自然由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必须得强化。之后开始新课,以北半球为例,首先我做了三个假设条件:1.地球表面物质均一。2.地球不自转。3.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同时我又给学生解释了做这几个假设条件的原因,然后分步探究:第一步,三种假设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结合所学知识试画出北极点与赤道之间的大气环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手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必须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知识的获取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我在下去检查时发现,这一步和我预想的一样学生轻松地画出了,必须让学生明白,能画出这样一个单圈环流的前提是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才得出的结论。第二步,先把地球不自转这个条件去掉,看环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我创设了一个问题,赤道上空的气流能否一直运动到北极上空?此时,学生结合风的知识能够在图中画出赤道上空与北极上空之间的风向,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这个时候有的同学提问说:“他们通过画图发现这个画不出闭合的环流了”,此时我就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了,我说:“来自于赤道上空的气流在某一纬度上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风,而它还源源不断地流过来,怎么办”,越聚越多之后重力下沉,在此形成一个下沉的气流,近地面气压变高,形成一个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我又适时指出这个下沉的气流是在北纬30°附近,赤道近地面形成的是低气压,在近地面空气会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形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带,这样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低纬环流。随后把另外两个环流都画出来,这个过程我就不详细说明了。通过这样的方式直观展示了三圈环流,实际上旨在解决学生空间感不强的问题。另外我们所研究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都是近地面的,学生很容易就看出,实际上他们是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整个课堂学生在我的引领下钻研合作探究,人人动手,人人动脑,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紧张而有序。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校组织地理学科核心教研组的资深教师当堂出题分组进行课堂教学评估,即对同课异构的课堂采用相同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评,比对学生成绩。通过比较学生成绩证明,我的这堂地理课成功地解决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教学难点,学生的接受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标,核心组教师称这堂课是一堂高效的地理课。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最高境界,地理高效课堂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献身教育事业,不断学习,不停地研究探索,教育园地一定会气象万千,精彩纷呈,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气压低气压风带
极限高温低气压试验方法分析与运用
一起SF6型断路器低气压报警事故分析处理过程
甲苯增强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高灵敏快速测量酚类化合物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低气压
初见
带雨梨花
高气压潜孔钻头材料与热处理的研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性能高气压潜孔钻齿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