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4-02-24刘娟
刘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多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推出,小组合作即是新课标核心理念指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是一个启发者,学生自身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开展学习。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开展的形式化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主张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弊端已经得到共识。然而,就现在的教学模式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学校教育体制都是建立在应试、升学的基础之上。为了迎合这种需要,虽然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却有形而无实。时下一些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公开课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假”,这样的公开课表面上看,气氛热烈,师生配合默契,似乎很完美,而实际上给知情的教师和上课的学生印象极坏,结果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2.合作探讨内容的简单化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得以改变。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经过小组合作才能得以获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好探究问题的设置,适宜的内容是实施探究学习的重要载体,切忌随意选择探究内容,造成内容与形式的脱离。这种探究问题的设置不但不能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而且在课堂上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教科书逐渐被边缘化
在开展新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先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导学案作为课堂互动的文本,并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营造出了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发起的小组合作问题往往是以教学案为依据,教科书被抛到一边。这样做虽然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实际上却脱离了教学改革的初衷,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有效策略
1.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要求授课教师课前预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刺激。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思维引到探究的道路上来。如在讲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春天的故事》歌曲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认真品味其中的韵律,教师开始设疑:“歌词中一位老人指的是谁?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写下‘壮丽诗篇又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巧妙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开始对即将开始的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增强了主动去学习的动力。
2.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性的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能够做到角色上的转换。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与指挥者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合作者,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不是监督者。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合作的平台,即构建一个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疑问就能够提出来,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讲授“抗日战争”一课时最适宜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在课前把学习任务按小组分给学生,结合当地抗日史实,学生搜集图片、资料和口述史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在小组中共享,在整个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使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合作学习带来的力量与乐趣。
3.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进行主动探究、实践参与,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最终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理解。
在讲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时,教者可以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顺序,重新整合教材。设置探究问题:“让我们回到90年前苏俄时代,如果你分别是农民、工人、商人,你愿意生活在哪一个时代?并分析原因。”这样将三个政策分解到学生所要生活的时代,并分成小组探究。最后由小组总结材料发言,三种政策比较一目了然。教师从旁进行启发、引导与鼓励。在合作探究的环境下学习历史,学生学习怡然自得。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体现新课标中教学新观念一种新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些教学观念加以充分的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实践。同时,对教学实践进行认真的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对之进行弥补,才能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螺旋式前进。
(作者单位:山东茌平县实验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