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避免立意伪装、做作与过犹不及之文

2014-02-24侯守斌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1期
关键词:升华示例文章

侯守斌

“意在笔先”,写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上,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等。写作中对立意的一般要求为“思想健康”“新颖”“深刻”。然而,正是对于这三组关键词的狭隘或过度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作文沦为“假大空”。

通俗地讲,所谓立意深刻,是写作时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而应该在作文中表现为能揭示事件或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挖掘生活的底蕴。即便做不到深刻,至少也应该有思想。所谓立意新颖,则是要在作文中摒弃俗套的素材、俗套的立意“公式”,反思传统意识,书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给人以新鲜感,从而使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而思想健康,则主要表现为作文中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温暖的、有希望的,体现出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时代精神,而不是阴郁的、消极的、颓废的、黑暗的。不是不可写揭露社会之阴暗面、消极事的文章,关键在于中学生知识面窄,人生阅历浅,分析问题时往往容易偏激。此外,在文章立意上还应该尽量“有时代感”“有现实感”,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

“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都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但“立意高远”“情趣高昂”的作文未必就得非关乎社稷民生不可,就非得与时事挂上密不可分的钩不可。不讲点高尚、崇高就不能称其为好文章吗?歌颂式的“经国大业”的文章就是好立意的典范吗?在作文中选择崇高、选择正义、选择见义勇为和舍生取义,甚至不乏慷慨激昂的人生哲理,真的就是立意成功的捷径吗?其实,写生活,体现时代感,并非一定要写国家大事,往往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就能很好地说明主题。用那些真实地记录着自己情感和生活的文章以小见大,一样能体现出生活的图景、情趣,要知道,很多时候,个人的就是时代的。一个人喝酒喝得高兴,写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好诗文;一个人在冬天的室内待久了、厌烦了,走到户外,竟然发现“始知郊田之外未尝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好文章……这些文章或诗歌里,虽然没有社稷民生的影子,可是我们仍然能为作者所表达的悲喜欢愁而或喜或悲。可见,文章,写出自己的思想最重要,无论“经国大业”的大我的,还是“悲喜欢愁”的小我的,无论是叙写自身经历凸现个性修养的,还是讲述他人故事讴歌高尚情操的。这些方向无所谓正确与否,只在于适合你与否,哪个方向能写出新意、写出思想,就写哪个。

事实上,关注时代,选择这样的大切入点,很不容易写好,对初中生而言,切入点小点更容易把握,从生活中的事生发出一点感悟,更容易下笔,写得具体。作文中的生活气息,如果能结合时代,富含新意,自然很好,结合不上,能写出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好的。写作时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描述上,要有所折射,要挖掘出其现实的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一、过度升华

能注意到通过写作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等来说明主题,记录生活,但因为考虑到“文章立意要深刻”,于是刻意、强制给文章升华,结果导致文章叙议联系不紧密,甚至联系不上,仅生硬地给升华到一个高度。

示例①:当我走进西柏坡青年科技园时,我立即被园中央那极富动感的金属雕刻深深地震撼了,雕塑以大理石琢成的“青”字形石柱为支托,上塑一簇金属火焰,中间嵌一颗金属圆球,整座雕塑简洁、生动,极富感召力。也许,它有深刻的内涵,但在我眼中,那是一簇火焰,一簇跳动的火焰,一簇燃烧青春的火焰,它在跳跃,它在闪光,它在把光与热散播给世界,将生命激情传递到宇宙的每一寸空间。

示例②:刚下过一场大雨,天气晴朗,空气格外清新,我和几个小伙伴计划到山上摘香菇。一路上的风景很美,只是新修不久的农村公路太烂了。公路被汽车、摩托车碾成了几部分,每个部分用很宽的“沟壑”隔开了。我选择了一条较好的“沟壑”走。其他人也跟着我走。走到一半,这条“沟壑”被断开了——中间有个大水坑。其他人纷纷回头又走上另一条“路”。看着这路中的“大水坑”以及纷纷回头的伙伴,我忽然想道:如果这是人生的路,每个人走到一半还可以再返回去重来一次吗?肯定不能!其实,我们每个人刚开始选择的道路都是好走的,如果在路途中遇见艰辛,是坚持,还是放弃?我们脑海中的一念之间,在实际中会有天差地别!

写作时,关于文章的“升华”要避开两个极端:一种是不升华,如上面“伪装深刻”例文;一种是任何事都升华,如本示例。示例①为了写作“青春如火”,也不必把“西柏坡青年科技园”的金属雕刻上升到“那是一簇火焰,一簇跳动的火焰,一簇燃烧青春的火焰,它在跳跃,它在闪光,它在把光与热散播给世界,将生命激情传递到宇宙的每一寸空间”的程度;示例②中,谁说肯定不能回头呢?不是有句话讲“回头是岸”吗?更何况,真的有必要将这样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后面立刻转入一段议论吗?写作时,如果心中含有拔高立意的想法,叙述的时候,不免容易用力过度,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导致无限提高、夸张、夸大事件或事物外延,将文章刻意突出、升华到一个高度。写作文行文应该追求不强求、不夸饰、不逾越,点到为止即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风自然清新,文章的思想内涵也不一定会弱。假大空的作文,常常是由于过度地突出、突出,升华、升华所造成的。

二、僵化升华

我们说立意应该新颖,“文为时而作”,此类文则恰恰相反,文章中歌咏的、赞美的、感悟的思想、感受都是俗套的、浅层次的。在作文中表现为一遍遍地温习道德观念和谈大道理。这种浅薄的层面,只能写些既老气横秋又四平八稳的老调,导致文章思想肤浅,立意不深,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没有深入拓展。

示例①:银杏树把那一树硕果奉献给人们以后,寒冬便来临了。“呼呼”的北风无情地吹落了它的黄叶,可是它却毫不在乎,你看它傲霜斗雪,毅然挺立,就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时时刻刻守卫着我们。呵!银杏树,你朴实无华,无私奉献;你翠而不娇,四海为家;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你不怕严寒,敢于斗争。我要高声赞美你!endprint

示例②:是谁,在远处激情的舞蹈?是谁,在湛蓝的天空下闪烁着鲜艳的浅黄色?又是谁,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放射出自己独特的生命活力?

原来,油菜开花了!……那一朵朵淡黄的油菜花灿烂地绽放着,她们全力地舒展着自己的花瓣,让自己最美的一面显现了出来,就连茎也是笔直地挺立着。看着这般灿烂的油菜花,不知怎的,心中也充满了力量。油菜花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它似乎正在启迪着我什么。它是想要告诉我:人也应有着这一般的活力吗?我想是的吧!我们不应也具备着旺盛的生命力吗?一旦有了它,我们便可以绽放出最美的生命,闪耀出最显眼的人生,不是吗?这片灿烂的油菜花,这旺盛的生命力,将在我的心中永远绽放!

示例③:如果说画家的灵魂是端详生活的画卷,那么音乐家的灵魂便是聆听人间的音符。然而上天偏偏冷酷地夺走你的听觉,因为你的缺陷,亲友把你丢在了无尽的孤寂中。

伟大的,是你的灵魂不曾倾颓。只因为每次天快坍塌的时候,你都用你最美好的心灵看这个世界。从阳光那里,你学会了用最执着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最高亢的热情驱逐世人的冷漠和内心的孤独。

曾经你的无私厚爱,把艺术推向了未来,曾经你的高大人格,现在正照耀着我们这些后来人的心灵。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蕴涵着的是一个更加崇高的灵魂——我须朝拜!

写作出此类文,不仅仅是素材老套的问题,我们知道,老旧的素材,若能寻出别致的角度,一样能写出新颖、深刻的文章。这类文章的问题正在于所歌咏的、感叹的都是陈词老调,毫无新意。看到老黄牛在默默耕地,就得出它默默地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人云亦云,所写文章必是千人一面。作文的主题不能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开拓,要在作文中摒弃俗套的立意“公式”,反思传统意识,从而使所确立的主题显示出新气象,给读者以新认识、新感受,新的启示,做到文章中没有空话、套话,没有陈词老调,有的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给人以新鲜感。

三、刻意升华

文章中留有非常刻意、明显的升华痕迹,使文章叙述显得做作。

示例①:……终于放假了,我又来到古井。咦,古井不见了。那颗心啊,直溜溜地往下沉。看井的王大爷说:“井在这儿哩,只是变高了。”

仰头望着这高高的水塔,我明白了,农村在变化,新农村在发展,村里通了自来水,在家里,我们都能喝到古井的水了,这正是国家政策好的表现啊。

示例②:看哪!跑道上一个个筋疲力尽的身影,还在拖着脚步向前冲,我的身影也晃动在其中。我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我跑得越来越慢了。哦,我好难受!胸口发闷……最后,我终于第四个到达终点……我心里涌起一阵喜悦。要知道,我能成为全班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女生,全是恒心帮了我的大忙啊!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有自己的特点,或通过真挚的抒情感染人,或通过象征性的描写以揭示主题,也有的文章通过独创的意境,使内容和思想的表现更为含蓄,耐人寻味,意境深远,使主题深刻,立意更上一个层次。即便要在文章中“唱高调”,也不必明确地说出来“我明白了,农村在变化,新农村在发展,村里通了自来水”“这正是国家政策好的表现啊”“全是恒心帮了我的大忙啊”,要学会通过具体描述,让读者自己体会到你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内涵,这才是高手。在写作时,应注意创造或描绘出一种意境,使自己的观点、思想在意境的展示中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从而深化文章的主题,而不是直白地表述出来。关于好文章的立意有一种说法,就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就是这个意思。

四、追根溯源

造成种种立意表现失当的主要原因,一是视野狭窄导致思想肤浅,对生活现象无法提炼与概括,也就是无法让自己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写作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描述上;二是思维懒惰,直线思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缺少必要的生活积累,尤其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甚至没有思考的习惯,写作时很难做到“思想深刻”;三是对何为“好作文”存在误解,认为写祖国河山就是好,写家乡小河就立意低;写舍己为人就是高,写贪小便宜就是低;热情高歌就是高,低调而克制的叙述则是低;浓妆重彩的描述则为高,朴实的语言就是低;高度升华就是高,低调收尾就是低;义正词严、疾言厉色的犀利就高,而小情调、小温馨的琐事就低,等等。

文章应表达对生活积极的思考与追求,如此,才有启迪人生、振奋心灵的审美价值。写作时,一定要发现其生活现象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从感性认识跃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知灼见。只有那些启人深思的发现、高瞻远瞩的解读、富有哲理的见识,才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产生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归根结底,仍是写作思维的问题,需要积累的不断加厚,视野的不断开阔,思想的逐渐成熟,以及有意识的训练。但在写作之前,如果把握好一定的方法,仍然可以使文章立意充满创意。

五、“立意”的四条小技巧

第一条:抛弃“定式”。在写作之时,要有意识地洗净头脑中那些人云亦云的观念,一些俗套的思维“定式”(比如通过写老师呕心沥血地批改作业表现老师的伟大;通过写松树挺直傲雪来写高洁的品格;母亲只和关爱你相关等),一些习惯性的传统认识(比如屈原只和端午有关系等),要想在一些平平淡淡或人云亦云的文章论调中脱颖而出,要多一点对立意公式的否定,要有“刻意求新”的思考。不蹈袭别人,寻找到独特的心灵感悟,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独特的新见解。

这种“新”不是说是别人都没发现,单单你发现了,这不现实。而是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相信这样的体验学生们并不陌生,在平时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感叹,我怎么没想到呢?所以立意的“新”是从生活中来的,同一样事物,你有你的新,我有我的新。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含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endprint

第二条:独辟蹊径。学会深入思考,多一点对立意角度的选择,从多种角度思考,就容易独辟蹊径,使立意别开生面,有新意。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等,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比如,一个考生的作文《爱是永恒地站立》,文章通过老师经常坐的凳子上有脚印这一切入点,分别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这件事。老师的角度:误解了学生不尊重老师,感觉伤心、愤怒;学生角度:仅仅是擦黑板后来不及擦凳子。文章主体就是由这两相对比的角度展开,最后通过一张小纸条展示事实真相。这样来看,同样这件事,还可以直线切入,这样对比,会发现这样多角度写作,文章的立意就有了“新感觉”。再比如,一位同学文章《陈欣的妈妈》,文章主体记叙了陈欣的妈妈一天的活动,而文章结尾揭示,之所以陈欣的妈妈在家里做这些事,思考这么多,是因为忍不住偷看了女儿陈欣的日记和女儿产生矛盾,母女吵架后,女儿怒气冲冲地上学去了,而她做这些事与心理建设,仅仅是想等女儿回来可以和好。这样的故事,在作文本里并不新奇,同学们几乎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写我如何生气,最后如何感动,对方的行为在作文里很简化,能写出对方的某个细节已经是写作功底较纯熟的了。写作文,就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新”,能把看似无可争议的老主题,换个角度写出新感觉,从思维定式中解脱,不落窠臼,就能不断推陈出新。

独辟蹊径,往往还要利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写作时可多反思传统意识。对传统意识,尤其是其中不合时代潮流的内容认真探讨,或摒弃,或吸收,或改造,从而推出新的立意。比如大家都写“90后”非主流,你偏偏高声赞美“90后”;大家都写夕阳是伤感的,你偏偏赞美黄昏前夕阳的刹那芳华;大家都写母亲无微不至的爱,你偏偏写这种爱有时也是一种负担,等等。

第三条:用联想法深化主题。欣赏也并不排斥理性,在欣赏的尽头,便是联想和感悟,便是思想的生成和升华。面对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围绕在自己身边发生的琐碎小事,谁能从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中挖掘出生活的真谛,由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发现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时代主题,由平凡小事、小景看出大道理,谁的文章就立意新颖、深刻。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值得注意的是,文末阐述的道理等,在深度和广度上必须有所突破。不能仅仅停留在通过父亲雨夜来接我体现出“爱”的主题来,应该有所拓展,而拓展需要联想。高明的作者,善于通过联想开掘主题,表达强烈感情。例如一同学文章《奶奶信佛》,文章写了奶奶信佛的几个看起来荒诞的、迷信的故事,结尾处,作者顿悟到,尽管奶奶的行为是荒诞不经的,但却是出于最质朴的爱,而“我们”虽然知道是迷信,却也不同奶奶讲科学,也是因为爱。同时文章结尾展开联想,笔锋一转,从而文中又反思了中国的“孝”文化,结合时代对旧的传统观念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这样,由爱转到孝文化,从而完成了文章立意的升华。这样来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比大多数同学写作奶奶平时多么关爱我,从而感悟奶奶对“我”的爱要新颖、深刻很多?写作时,要善于通过联想拓展思路,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或从人文角度来表达忧思。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效果。

使立意“深刻”的四个联想方向:

1.文化。可以在行文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思考,能显露出作文的文化内涵。2.时代。个人的往往也是时代的。可以在文末,以小见大,笔锋一转,联系相关社会现象、社会热点话题、时代主题等进行升华,体现出时代精神。3.自然。有时写作自然可以反观社会,写作社会生活可以观照自然,一些短小的故事,可以引入关于爱或生命的思索。4.历史。历史的长河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可以运用相似联想,将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其相似的其他人、事、物。

第四条:化大为小。同以小见大不同,化大为小则是针对很宽泛的作文话题,比如“年味”“爱”“坚强”“父辈”等类的,这类宽泛的主题,若只是笼统地去写,面面俱到,势必容易内容空泛、文意散乱。要想使文章的立意新颖,这时,可以依据主题选择好角度,将选材和立意聚焦到一个小的颇具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典型的小事件、小人物、小景观等来反映大的深刻的道理,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写作,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或者说化虚为实。比如,写年味,可以通过电话中的拜年这一件事显出年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所要写的“小”,即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等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让人从一些日常凡人小事中领略生活的况味。

一篇文章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中心,否则,意多势必乱文。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一个也表现不好。

一旦走出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心系天下兴亡之责,写作的题材就拓展了,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了。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第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升华示例文章
贪吃蛇升华记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