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2-24丁雷明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1期
关键词:一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丁雷明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而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大胆的质疑、发现、创新。

一、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

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再次,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所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根据学生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的质疑,然后解决问题。

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对“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拿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三个小棒放在一起,有的能拼成三角形,有的则不能。因而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展开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菜园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先出示种有青菜和白菜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学生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萝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非常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做出猜测。接着,教师将公式推导出来,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必要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欲望。

三、大胆质疑,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永远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程。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2.一题多变式。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每一次解题的过程,都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挥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我让每位学生都自制好长8厘米、高6厘米的三角形和底8厘米、高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为首要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良好习惯,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轻松、乐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使其体会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