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知识分子的科学思维基因缺陷

2014-02-24童大焕

同舟共进 2014年1期
关键词:真知知识分子逻辑

童大焕

真知悬壶济世者少,姿态高调示人者众

台湾名主持人陈文茜说对大陆知识分子总体的见识和视野“蛮失望”的;腾讯网常务副总编李方则认为知识分子缺乏实操的历练,更多只能以姿态示人,吾深有同感。当代知识分子,以真知悬壶济世者少,以姿态高调示人者众;先天的基因有缺陷,后天的给养更不足。

知识分子以及由此奠定的国人思维方式的先天基因缺陷,从先秦诸子时代就开始了。当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把逻辑学发展到世界巅峰水平时,中国春秋时代的先秦诸子还在做着或纵横策士或归隐山林的“春秋大梦”。

春秋战国时期是典型的乱世,因乱世而有“诸子百家”的生存空间。当时各诸侯国并列,盛行“养士”之风,“士”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士”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孟子、荀子等;一类是策士,如苏秦、张仪等;一类是方士或术士,层次稍高的研究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等,层次低一点的从事阴阳、卜筮、占梦、神仙、房中术等骗取衣食;一类是食客,多鸡鸣狗盗之徒。中国先秦哲学,主要偏重于技术方面,偏重于对外征战中的胜败与外在关系的梳理,却疏于对内在规律与逻辑的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特别在高度抽象的逻辑发展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古希腊。

千年科举制度,美文取士,道德取士,重宏大叙事而轻具体制度,重目标而轻路径方法。没有把政治经济学当成有精微构造一样的精密仪器进行深入腠理的研究,而是口号满天,却方法全无,目标远大,路径却不清晰。文人治国,美文治国,空谈误国。如贺卫方所言:“在中国古典治理模式中,官僚与文人双重角色合二为一,科举取仕在妨碍了知识分化的同时又加剧了美文治国的倾向与空谈误国的后果。”

西方思维方式注重逻辑与推理,注重各种变量的抽象与分析,像生产手工腕表一样思考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的各种相关变量——把变项引入逻辑,便是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用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教授的话说是:“中国学者历来有两种极其强烈的嗜好与习惯(或者可以说是本能),就是模糊笼统和牵强附会。”思考问题缺乏科学思维的严谨性,经不起推敲,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我国政治、经济、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危害极大。

现代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1953年给J·E·斯威策的信中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

逻辑学不仅是科学的基础,也是政治和经济学的基础。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说过,西方富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逻辑思维,中国人要学就学这个。1900年,严复开始翻译《穆勒名学》,穆勒书的原名为《逻辑体系:演绎和归纳》,严复译了半部,但已包括了演绎的全部和归纳的重要部分,译本于1905年出版。1908年后,严复又翻译了英国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自此,西方逻辑学开始陆续输入我国。

今日的知识群体应有所担当

中国知识分子有三个黄金时代:春秋战国,“五四”,今天。

1919年“五四”前后,中国人被告知,要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等问题,亟需请两位陌生的外国客人来中国,这两位客人就是至今无人不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从那时起,年年“五四”都要喊一喊这两位先生的名字,可一百年马上就要过去,中国人生生死死已近五个世代,“德先生”和“赛先生”为何总是不给面子,不肯光临?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随着国家的发展任务由“救亡”压倒“启蒙”,“国家叙事”压倒“个人自由”,当代中国的命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就已经注定。我们急于为国家富强找到一副万应灵丹,把“民主”、“科学”作为目的放在了神龛一般的位置上,却把支撑“民主”、“科学”的支点——自由忘到了脑后,更没有把科学的思维方法(求真、务实、批判精神与宽容精神、注重方法与逻辑等)作为通往正确认识的基本途径加以重视和运用。

今日中国,又来到一个社会转型期,但有严谨、严密科学思维能力的人仍不占多数。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差距主要是给养不足,淆于真知长于姿态,然而自身却不是金刚钻,因而揽不了瓷器活。其中相当部分人缺乏现代法治和市场经济意识的洗礼与训练,忽视程序正义,罔顾现实约束条件;不重视逻辑和方法的训练与运用,只注重结论和目标的宣讲。急于求成而忽视点滴推进与积累,结果在求道、问道、守道、论道的路子上陷入“淆于真知,急于用世,拙于谋生,昧于表态,疏于自省”的陷阱,甚至因急功近利而适得其反。他们有的为赞成而赞成,有的为反对而反对,而这在本质上都不是独立人格的体现,甚至要么媚权,要么媚钱,要么媚俗、媚众、媚民粹。独立知识人格基于健康的知识构架,而不仅仅是经济独立。李敖总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五病:“拙于谋生,急于用世,昧于尽忠,淆于真知,疏于自省”,可谓入木三分,把“淆于真知”放在最前,把“昧于尽忠”改为“昧于表态”,就齐了。

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了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再高远的理想都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所谓自由、人权乃至个体的基本权利与尊严都将荡然无存;没有了正确的路径和方法,从草根到公知到名流,都只是无根之人、乌合之众。如果没有正确而且坚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平时再优秀的学者、公知都有可能在“广场效应”下使自己的道德和智力水准迅速退化降低。

中国之进步,唯有从思维方式进步开始。没有科学思维方式的革故鼎新,没有程序正义的坚守,没有对现实约束条件的体谅与体察, 一切都是空谈。而知识群体作为思想的重镇,必须首先担当起重建和维护道统之责。打油诗曰:“从来高楼起垒土,自古功名点滴涓。劝君莫要夸海口,为有真知始善成。”

猜你喜欢

真知知识分子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实验出真知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