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量助生长

2014-02-24施萍一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老夫妻清平乐村居

施萍一

【编者按】

【设计理念】

“为儿童生长而教”,让我想到了学校《儿童生长课堂的实践建构》课题理念之一,那就是“用学科本质的力量助生长”,教学要努力追寻让儿童循着原有的语文经验往上走,获得新经验的发展。

首先,《清平乐 村居》首开儿童学词篇章,在他们彼此遇见的这一刻,要让儿童在课堂里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诗词比照中,发现词特有的格式、节奏;在琅琅的诵读中,感悟词独有的芳香音韵。

其次,“没有画面,就没有诗词”,儿童要真切地在文字中想象画面,进而触摸到词的画面感:那氛围,那情景,那形象。这首词读来简单易懂,学生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基于每一个儿童,基于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原生状态,那就意味着,大部分儿童“画面感”的建立必然是从零散、单调逐渐走向完整、丰富。

再者,词朴实、简洁的语言特点,也应当伴随着村居生活画面镌刻在儿童心头。读词讲究的是“涵泳工夫兴味长”,儿童对诗词语言的品味,要一遍又一遍读,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滋味;更需要浸润在文化里。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很多学者认为《清平乐 村居》就是“澹而有味”的代表作之一,从平常语,寻常景中,咀嚼、体会、联想,词的味道就会在课堂上散发出来。

最后,“词之境阔”,读词,就是读“心境”“情怀”,儿童还要滋养一种情感。他们要走进词中,与怡然之景、悠然之人亲密接触,有恍如身临其境之感,他在笑,你也笑;他在流泪,你也在流泪……他们还要从词中走出,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其人其事亲密接触,有恍然大悟之感,那景,那人,那物,都别有一番滋味。

用学科本质的能力助生长,诵读、想象、联想、体验,再现词的叙事原型,让课堂成为真实的生活,这是这堂课希望归还儿童的生长时空;发现文体特点,丰富画面、品味语言,这是这堂课期望带给儿童往上走的生长力量。

【教学目标:语文生长点分析】

1.基于课标:根据第三学段第7条,本课教学语文课程能力的逻辑生长点为体味“清平乐这一词牌的声调、节奏”,以及辛弃疾这首《村居》的“内容”与“情感”。

2.基于教材:课后练习四“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是本课语文能力的关键生长点。

3.基于儿童经验:一是古诗学习的经验,二是课外对词的初步接触。

“三位合一”,语文生长点确定:以古诗学习为基础,读出清平乐词格的声调节奏;引导图文结合、想象体味重点词的含义,说出内容,品味词中情感。

【教学活动及意图】

课前对诗,主要是儿童诗、田园诗,最后四句正好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引出本课《清平乐 村居》。

一、诗词对照,简“明”文体

今天,我们学的一首词,题目也是《村居》。(出示《村居》的诗和词),对比着读读,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

1.发现题目有两部分组成。

相机点拨:其实,清平乐是词牌名,词可以和曲吟唱,词牌名就表示曲调和节奏,“村居”才是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

书写时,中间空开一格;朗读时,也要稍作停顿,一起试试。

2.发现词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

相机点拨:词又叫“长短句”。

3.发现中间空行,有上下两部分。

相机点拨:词分“上下阕”或称“上下片”。

【给儿童词的学习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由同题诗词对照引入,在发现中去自主建构,简洁明了相关的文体常识,显得轻巧、灵活,宛如“小步舞曲”。】

二、诵读全词,简述画面

(一)初读

1.打开课文,放声朗读。

2.指名读,引导关注“翁媪”、多音字“剥”、“莲蓬”在词中的读音。

(二)再读

1.师生互动,读出节奏。

2.我们读的时候,有的地方稍作停顿,比如“茅檐/低小”,但停而不断,来试试;有的地方稍稍延长了,比如“青青草”,你们揣摩揣摩,再读读。

3.齐读。小结:看来,词的句子长长短短,不仅在字数、句式,也在你们这样琅琅的声调中。

(三)简述

1.你看到了哪些村居生活的画面,读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交流对话。

(1)关注学生简述画面时的准确性。

课堂上,教师注意到学生说的是“两对老夫妻”,相机追问“是两对老夫妻吗?你怎么知道是一对老夫妻的?”引导学生理解“翁媪”。

(2)关注学生简述时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醉里吴音相媚好”,特别是“相媚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教师提醒学生关注句子,逐步理解了重点词句。

生: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在亲亲热热地说话。

生:吴音就是吴地的方言,说明他们用吴地的方言在说话。

师:苏州话就是地道的吴音,咱们班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举手,给现场的老师打个招呼。

生(苏州话)

师:果然是吴侬软语,好听得很。你还看到他们在怎样说话?

生:他们喝了点酒,带了点醉意在说话。

师: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在笑。

生:在互相打趣。

师:看来,你们已经理解了“相媚好”的意思,指的就是相互亲亲热热地说说、笑笑。

(3)关注学生简述画面时的完整性。

在突破了重点词句之后,让学生再来说说看到了哪些村居生活的画面,加强对词内容的整体感知。

【理解词的内容,则是一则“快板”,依旧是明快的。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教;学生稍作思考能理解的,教师只轻轻点拨;学生难以说清,理解不易透彻之处,即是学生发展的“愤”“悱”状态,应该“钻一钻”“犁一犁”“铆进去”。】

三、品味语言,简“澹”有味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词,要“澹而有味”。“澹”通“淡”,指的是平淡、平常。很多学者认为,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们再用心读读,也来品一品,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很平常,却很有味道?圈一圈,自己说一说。

(一)品味语言的“澹而有味”

(1)关注词中生活环境的描写。

比如“青青草”“青青”两字,一片生机。

(2)关注对词中人物形象的描写。

比如对“卧剥”“无赖”的品味。

生:我觉得“卧剥”这个词很平常,但很有味道,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师:你这么一说,“卧剥”真得蛮有味道的,他会怎样卧剥莲蓬呢?你们看到了吗?不急,拿起笔,在“卧剥”这个词下面写一写。

学生通过想象,写出小儿各种自由自在“卧剥”的情态,感受到小儿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进而体味到“无赖”一词的情趣,以及小儿无所事事,特有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

【文本解读,就是要去经历“透过符号的表达感悟生命意义的过程”(狄尔泰)。儿童词的学习,也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在品味词语言的“澹而有味”,与他们情感最契合的就是“卧剥”“无赖”这组词,当课堂上教师以“这个淘气可爱的小儿在卧剥莲蓬,你看到了吗?”调动起孩子们说的欲望时,教师却不让说,而是让其写,意图在于:一是情动而辞发之际,静静地写,更有助于内部言语智慧的形成;二是儿童与作品产生共鸣之际,独自书写,更益于激发个性思考。】

(3)关注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比如对“醉”和“相媚好”的品味。

(1)生:我觉得醉字“澹而有味”,我体会到这对老夫妻陶醉了。

师:一般人认为这是“酒醉”,你品味到更是一份陶醉,看来这个“醉”字值得我们品品,老夫妻说着、聊着,都陶醉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老爷爷可能会捋着胡子说——老伴哪

老婆婆可能会对老爷爷说——老头子呀

同桌一个当老爷爷,一个当老婆婆,互相说说。

(2)指名学生交流。

师(站到屏幕前):来,请到茅屋前来。

师:你是——,你是——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3)他们还会相互说什么?谁来补充?

生:老头子呀,日子过得可真快呀,我都老了。

师:老伴哪,在我眼里,你可还跟当年一样的漂亮啊。

生:老头子呀,看我们的孩子多孝顺,连小顽皮都能帮着剥莲蓬啦。

师:于是老爷爷捋着胡子说——

生:老伴哪,我们忙忙碌碌大半辈子,现在轮到我们享享清福了,真是高兴呀。

(4)瞧,听听,他们的确是陶醉了,你来说说,他们这是为何而陶醉呢?

生:他们为平静幸福的生活陶醉。

生:他们为三个儿子而陶醉。

生:他们人老心不老,显得很年轻,所以他们陶醉了。

……

【此处“相媚好”的学生活动,似表演,但并非仅表演。其匠心在于教师的“来,请到茅屋前来”,在于教师抛出的互相称呼的引子……这些细节,都在暗示着:这是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而学生便逐渐“深深卷入”。】

(二)品味词中心境、情怀的“澹而有味”

1.品品这些澹而有味的字词,我们也慢慢地品出了村居生活的味道,连起来读整首词。

2.这是怎样的村居生活?

3.就是这安静平和的村居生活,让白发老夫妻陶醉了,谁也陶醉了?

4.这样的村居生活,我们今天看来很平常,为何辛弃疾觉得很有味道,并深深陶醉了呢?词,离不开词人当时的心境、情怀。

请看:

辛弃疾,著名词人,也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南宋时期,金兵入侵,他曾经在沙场上带兵征战多年,亲眼看见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晚年归隐在江西农村,写下这首词。

师:看到眼前一家五口安静平和的生活,他在想什么呢?

生:他十分向往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不希望有战争。

生:他想到许多老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他多么希望百姓都能过上这样安静平和的生活。

师: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看到眼前的这户人家,他想到的是天下最大家,因此,他更醉心于眼前的这份安静平和,怪不得有评论家认为,此“醉”为词眼。

5.我们一起来吟诵(音乐慢慢起)。

6.能背了吗?

【怎样让学生自然触摸到词人的心境与情怀?仍一个“巧”字,一段关于词人及写作背景的文字,笛韵中缓缓出现,配以词人早期与晚年形象,此刻只让学生默默地读文字,学生深入其“境”,由“境”生“情”,“情”动而“辞”发。】

四、品词延伸,由简至丰

1.辛弃疾留下了600多首词,《清平乐 村居》这样澹而有味的农村词有26首,而更多的是发出收复河山慷慨之声,发出救民于水火激昂之声的“英雄词”,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品一品。

2.布置作业。

想象词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600多首词,26首“农村词”,更多“英雄词”,由简至丰:之一是对辛弃疾的立体感知;之二是留下了辛弃疾农村词“澹而有味”整体印象;之三是留下了品词的阅读策略,即扣“平常词”来品味,引向学习迁移,此为语文智慧的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2013年10月24日至27日,江苏省“星海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首届“苏派”教学国际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隆重举行。颁奖大会活动期间举行了主题为“为儿童的生长而教”的“苏派”青年教师同题教学展示与研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为与会教师集中呈现了15位教师的展示课,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他们对“为了儿童的生长而教”的理解。因为版面所限,本期“课例评析”栏目我们仅从5门学科中各选择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例来看看名师对其的精彩点评,希望能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带去思考和启迪。

猜你喜欢

老夫妻清平乐村居
村居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清平乐·归老
风与雨
清平乐(1)
村居
村居
许瀚文??《村居》
爱的鱼香
爱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