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性城市公园主题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
——以永川“团结林”为例
2014-02-23吴彪WUBiao
吴彪 WU Biao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402160 Yong chuan,Chongqing)
浅谈区域性城市公园主题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
——以永川“团结林”为例
吴彪 WU Biao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402160 Yong chuan,Chongqing)
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传承社会的经典文化,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通过对重庆永川“团结林”景观改造设计实际案例的解读,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传承功能的原则与方法,并为探寻多元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公园景观;文化认同;互动参与
“区域性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地域文化、经济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体现的综合性载体。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规划中的“拿来主义”,已经使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场地景观被照抄而来的国外景观模式所取代,具有浓郁中国韵味的景观体验逐步遭到弱化,尤其是城市公园景观被同质化的现象更显严重。公园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市民参与文化体验和感知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国城市文化内涵丰富,囊括了发展历史、发展历史中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道德文化等诸多内容。选择合适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融入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能够有力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在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理应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重心、焦点。
一、城市公园景观加强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场地是环境空间构成的基本单位,场地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我国多数区域性中心城市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场地属性,历来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必定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和骄傲感。每当提及西安,人们势必就会想到唐朝的辉煌;提及井冈山,势必联想到它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红色根据地。因此,西安大唐芙蓉园景观规划设计正是以盛唐的历史文化作为设计主题打造的经典城市公园之一。整体设计将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融入园内景观,让人身临其境,享受着历史文化的洗礼,增强了对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认同感;井冈山的南山公园经过改造,与井冈山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呼应,通过富有特色的道路、凉亭等分级设计的手法,共同展现了中国革命艰辛灿烂的光辉历程,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够催人奋进。不同的城市公园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创造出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就必须以场地的可识别性和认同感作为依据与基础。
1.永川“团结林”的基本情况
永川“团结林”位于重庆市永川城区,濒临茶山竹海旅游区。“团结林”是由重庆市永川区民主人士捐资共建的绿化坡地,占地面积约4 000平方米。这里逐渐成了市民和游客的集聚地。但原场地主要是以植物绿化为主,缺少文化的可识别性和文化认同特色。而展现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文化、追念逝去记忆的景观改造设计便成了增强永川“团结林”公园场地文化认同的重点目标。
2.城市公园景观主题概念凸显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
景观主题的文化性是景观场地文化可识别性的关键。公园景观没有文化性主题就像人丧失了灵魂、缺少了个性一样。重庆作为中国抗战的临时首都,中国统一战线创立的发源地之一,记录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八个民主党派就有七个诞生在重庆。永川不同时期的统战名人为永川、重庆乃至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永川统战文化是重庆统战文化和中国统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中国统战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团结林”景观改造设计的主题,就能够准确体现永川“团结林”公园场地的统战文化属性,增强“团结林”公园景观场地文化的可识别性。
景观主题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指挥棒和方向标。永川“团结林”公园景观主题设计紧紧围绕中国统战文化这个主题,将富有特色的重庆统战文化和永川统战文化融入其中。“团结林”公园的地形地貌改造采用层级处理手法展现中国统战文化的历史;运用寓意深刻的“梅兰竹菊”植被配置,结合景观布局以体现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高贵品质;选择朴实厚重的青石材料通过丰富的景观艺术造型突现中国统战历史的沧桑厚重。以中国统战文化发展史为景观核心主题的永川“团结林”公园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得到凸显,成为永川茶山竹海景区的文化添加(见图1)。
图1 公园入口处景观效果图
3.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布局展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景观空间是景观主题实现的载体,是人们感知文化的媒介,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是人们对文化感知强弱程度的影响剂,因此景观叙事是景观空间布局设计的主要目标。景观空间是通过场地中界面、植物、地形等元素并以一定方式围合形成的。不同的空间形式能带给人们不同的空间心理感知,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正如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谈到空间时所说,“人之对空间感兴趣,其根源在于存在。”[1]景观空间能否引发人的共鸣,必然需要附加一定意义的文化内容给予景观空间。因此,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空间的处理离不开景观主题,更需要与景观主题发展叙事方式相符合的景观空间布局形式。景观空间布局形式可以借鉴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采用序幕——发生——发展——高潮——尾声的线性叙事结构形式来布局景观空间,以展现景观主题。
永川“团结林”景观空间采用线性布局形式,将公园规划为“一线三级六苑”的空间布局结构。所谓的“一线”,主要是以中国统战的历史阶段为叙事的主线索;“三级”结合“团结林”景观主题,根据公园场地的地形特点,采用台阶层级式的结构布局将公园分成了三大层级:第一级主要揭示中国统一战线初步建立阶段的历史事件,第二级主要表现中国统一战线发展阶段的历史事件,第三级主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的统战制度;“六苑”提取中国统战发展史中不同时间段的六大事件作为景观节点的设计内容。“一线”贯穿并链接“三级六苑”,点线面结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公园景观空间布局,共同叙述中国统战发展的光辉历程。人们漫步“团结林”景区,认真观赏,就有了对中国统战文化发展史的大体认知。
4.城市公园景观材料彰显城市文化个性
“墨西哥建筑设计师路易斯·巴拉干采用古朴建筑材料表现乡村的民间住宅以及国家形式之间的新的关系,表达墨西哥多种传统文化融合的景观设计思想”[2],其意是说,大自然中的材料纹样、肌理、色彩等都记录着土地、日月星辰和历史的印痕,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情怀。景观材料来源于大自然,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方式被人们所感知,传递文化,并激动人的情感。“在人的生活中,80%左右的信息都依靠人的眼睛获取,70%~90%的行为都受视觉的主导。”[3]《园治》云:“中山有致,寸石生情”,也进一步证明了无生命的景观材料通过特有的视觉和触觉形象也能引发人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因此,公园景观材料设计应该强化其可观赏性和文化属性,通过人的视觉与触觉体验以增强对公园场地的文化认同感。只有认同,才有可能接受。
永川“团结林”景观设计方案选用了大自然中风化了的青石作为主材,通过碑刻、雕塑等艺术手段,配以寓意深刻的“梅兰竹菊”等植物共同叙述中国统战史中的故事,隐喻中国统战文化的厚重感和团结精神,唤起人们对中国统战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城市公园景观要创新概念主题设计、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等设计手法,既要满足其基本功能,又能够通过公园景观主题的文化性争取人们的认同,以奠定公园景观实现文化传承的基础。
二、城市公园景观传递着城市文化的正能量
城市公园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默默无闻地传播着无形的文化信息,对人的体验感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园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靠景观的文化性来实现的。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园建设如雨后春笋,但很多公园景观建设如同城市建设一样存在着同质化和浮夸化的现象,很多城市公园建设受“盈利经济”理念的影响,将其定位于娱乐性、休闲性,因此缺少对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关注。另一方面,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创意肤浅,立意低俗、建设粗糙,不能给人们以最基本的美的享受,更谈不上对城市特有文化的正能量传播。
城市文化具有多维性,涉及的内容宽泛,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每个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都会留下自己特有的能让市民记忆深刻的文化烙印,这类文化往往能展现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属于经典文化,是文化的正能量。作为市民参与度高的城市公园理应肩负传播文化正能量的责任。公园景观的文化主题选择与设计理应汇聚文化的正能量。中国统战文化集聚了社会各阶层的贤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是重庆永川城市文化不可磨灭的文化正能量。将其融入“团结林”景观改造设计,一定会进一步提升重庆永川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质(见图2)。
图2 公园中心节点景观效果图
三、城市公园景观体现了景观文化与观赏者的互动性
人的体验活动通常可以分为视觉体验、触觉体验、味觉体验和听觉体验。视觉体验和触觉体验凝注于景观造型的艺术特点中,人对景观场景的感知无疑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活动完成的。人对景观的参与度越高,获取的信息量就会越多,景观的视觉和触觉特点就越清晰,传达给人的信息就越准确。美国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设计的罗斯福公园就是通过公园景观的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艺术元素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对罗斯福总统的怀念、记忆。
永川“团结林”公园景观设计将人在景观活动中的参与互动作为设计的目标。对统战历史事件的叙述采用花岗石碑刻的艺术形式,其目的是要强调碑刻的可读性以激发人的参与,达成景观文化和观者的心理互动。花岗石碑刻的造型处理成寓意深刻的优美的书籍视觉符号,吸引观者并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心理诉求,完成景观文化和观者的又一次行为互动,通过这个活动过程不留痕迹地完成文化传替与“对接”。
互动参与是景观文化和观者之间最好的交流形式,人参与景观活动的诉求和活动频次越高,对景观中所蕴含的文化感知就会越多,其所接受的文化影响也就越大。
综上所述,区域性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首先要从规划定位、主题选定上汇聚凸显地域文化的正能量,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设计师面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理应强化景观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应用互动参与的艺术手法创新景观内容,应用积极的艺术创意传播城市的文化经典,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精神。
[1]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 .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92-193.
[2]乔治娅•布蒂娜•沃森,伊恩•本特利.设计与场所认同[M].魏羽力,杨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1-91.
[3]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 [M].王升,张爱东,译.南京: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8.
On the Regiona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and Cultural Heritage : Take Yongchuan "unity forest" Landscape Innovation Design as an Example
As an carrier of the urban culture, the city park landscape is imperceptibly cultivating people's sentiments, inheriting classic culture of the society, showing the city's cultural imag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n interpretation of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design of Chongqing Yongchuan "unity fores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integra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features into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diverse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Park View;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cultural identity
J0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4.03.013(0061-04)
2014-05-20
重庆文理学院2012年科研项目(Y2012MS41)。
吴彪,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