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
——基于产业结构变迁及土地流转角度
2014-02-23白云飞
白云飞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城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
——基于产业结构变迁及土地流转角度
白云飞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以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是学术界、政府一致的呼声。城镇化是提升内需水平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目前经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文章通过对30年来中国城镇化增长率,产业结构变迁,土地流转等数据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城镇化自身有内在的演进逻辑,即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调整结构应优先于单纯产值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出台配套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沿着城镇化自身的逻辑来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产业结构;土地流转;VAR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是从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逐步解放土地对人的束缚,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就是进行城镇化的过程。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进入转型期、调整期,市场化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市场化其实也就是利用市场自发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使整个地区甚至国家囊括在市场体系之内。城镇化不仅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刺激、促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问题一个重要抓手在于扩大内需,而城镇化则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基本之策和必然趋势。
如何定位及推进城镇化,引用一种形象的说法:“城”是“土”字旁,“镇”是“金”字旁,“化”是“人”字旁,所以城镇化的三个关键是:土地怎么推出,钱从哪里来,人往哪儿去。所以,研究城镇化离不开研究土地问题、经济增长和产业布局。本文即从这两个角度对中国三十多年以来的城镇化演进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文章第一部分对近年来关于城镇化、产业结构、土地流转问题的论文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提出了产业结构效应与城镇化的一个理论框架,随后在第三部分基于理论框架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用的必然性,以及土地和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提出。随后在第五部分通过21省份近1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在文章的结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且得出了三个结论。
一、文献回顾
(一)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许经勇[1](2006)认为,1949至1978年的30年间,我国城市化率仅提高8.3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28个百分点,比世界同类发展水平国家偏低20个百分点。因为以往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城
市偏好的超前工业化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只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却没有完成就业结构和生存方式的转变,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鉴于此,本文选择的研究区间是改革开放之后,即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时期。简新华,黄锟[2](2010)指出从总体上,中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并通过定性分析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估计中国城镇化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仍将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在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苏素等[3](2011)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效应为正,而农业化率与城镇化则呈负相关。
(二)关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
孙建波等[4](2010)认为主动城市化是调整中国产业结构的关键依托,并提出中国的主动城市化是要实现“三级阶梯,双向推进”的战略。刘伟等[5](2008)指出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王少国[6](2005)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路径发展,这一过程也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也存在着静态矛盾。
(三)关于土地问题的研究
王青等[7](2007)认为市场化进程的快慢对于价格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相关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袁志刚[8](2010)在研究中国的城市结构和土地制度中分析了我国城市结构呈现“扁平化”分布的原因,提出可以允许各地的土地指标进行交易,把土地配置给利用效率更高的地区,同时让指标转出地分享到指标转入地的土地级差收益,达到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和区域公平的双重目标。陈永志等[9](2007)认为相对价格的变动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源泉,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是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而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规模化经营则是促使土地流转的外部条件。
二、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一个理论框架
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产业布局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宏观层面来说产业结构效应主要通过影响经济的增长来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关联效应。一个产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引起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人员流向发生变化;二是主导产业扩散效应。主导产业通过“不合比例的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影响。比如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旁侧效应(主导产业的成长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改变了深圳,家族式小企业改变了浙江。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提出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如何变化的结论。在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推移,当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推移。钱纳里提出了标准结构模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这就为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是否正常提供了依据。据此我们认为既然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劳动人口的转移,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动势必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二元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转移虽然表面上表现为城乡之间劳动力转移,但其实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由原始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移。体现在第一产业大量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而由于历史及产业本身特征的原因,产业分布的格局是,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农村,二、三产业则相对集中在城镇,从而才表现为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城镇人口的数量增长可以较好地表示城镇化率的增长。而引发这种变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是关键性的因素,至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镇化率的增长之间的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定量表示: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二产业的产值与第一产业的产值的比值为q1,q1可以作为产业结构开始变化的度量,因为这一度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工业化的倾向,明确地昭示产业结构是否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值为q2,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为
q3,这两个比值可以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因为这一度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倾向,明确地昭示产业结构是否朝着“服务化”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g1,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g2,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g3。城镇化增长率用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G来表示。
三、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定和数据说明
根据理论假设,建立VAR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Sims(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为解决分析系统中变量之间的同时性问题、分离各变量对自己和其他变量的冲击的动态反应提供了一个框架。
矩阵的滞后阶数为一阶,C为常数项,εt为扰动列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则可能造成伪回归。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首先对上述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各变量是否平稳,然后进行Johansen协整分析,确定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1.单位根检验(图表中C、T、L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
表1 单位根检验
城镇化增长率、三次产业分别增长率的变量的ADF绝对值都明显小于5%显著水平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拒绝各个指标非平稳的原假设,说明各个主要指标都是平稳的,而三次产业的比值ADF绝对值都明显大于5%显著水平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不能拒绝各个指标非平稳的原假设,说明各个主要指标都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之后,指标的ADF值都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都拒绝了非平稳的原假设,说明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因此,根据协整理论,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这种检验法是Johansen和Juselius共同提出的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可以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
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组合后平稳的序列成为协整方程,并且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3 Johsnsen协整关系回归结果
由实证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城镇化的增长率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具体影响情况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1)产业结构效应的作用较大,产值增长率的作用较小。例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增长而产生的结构效应对城镇化率提高的影响是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的100倍,即相对于产业结构效应而言,产值增长率的影响可以作为扰动变量,可以忽略不计。产值的增长可以说明技术进步,外贸投资,出口拉动等因素的影响,但不能作为城镇化率增长的解释变量。因为单纯的产值增长无法反应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就无法显示就业结构、产业布局等对城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产值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十分巨大。
其中,反映产业结构的q1即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值变动1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长率G则同向变动2.6个百分点;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q2即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值变动1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长率G则同向变动3.2个百分点;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q3即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变动1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长率G则同向变动8.4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结构性的,即q1、q2、q3会同时发生变动,这样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镇化增长率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谈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比单纯的各个产业产值的增长所带来的对城镇化的刺激效应是决定性的。由此得出结论:城镇化更深一步的演进最为迫切需要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动。
(2)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至关重要。由q1及q3可以得出结论,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城镇化率越高。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演进。中国的信息化产业主要是输入型的。由城镇化率G的增长可以看出,中国第一波信息化浪潮对城镇化影响巨大,从1993之2003十年间城镇化人口翻了一番,从3亿人口发展到6亿人口。随着信息化影响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小,城镇化率的增长也不断减小。2003年至目前十年的时间,城镇人口只是增长了约1亿。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发展服务业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促进了就业,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就业结构。单纯的工业化不能实现城镇化,这也是目前热议“如何实现人的城市化”的问题。工业化的模式一般是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使人口聚集从而产生城市的基础。但工业解决的人口就业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游离在就业人口之外。在人口集聚区发展服务业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的城市化。
四、城镇化的经济驱动机制:土地流转的必然路径选择
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通过流转可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在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土地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城市扩张,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中央关于耕地红线不能动的前提下,每年城镇化征地并未有所减少,而是较为稳定的增长。如果说城市扩张、房地产因素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外在助推因素的话,那究竟什么是促使土地流转的内在因素?这个内在驱动机制以何种路径进行?城镇化的演进过程不能避开土地问题的研究,城镇化的进程与土地流转,土地性质的改变也是以相同的步伐前进的。
“土地红利”是目前许多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财政构成了中国经济自下而上推动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且是目前两大经济问题——房地产泡沫和地方融资平台的核心纽带,货币只是扮演了流动性的作用。各级政府控制大量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表面上看是土地的征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是重要的刺激源。而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究竟是土地带来的红利助推了经济的增长,还是反向的?即是什么造成了土地流转的热度?最近十来年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依然通过另外一种形式的价格“剪刀差”来哺育城市,那就是土地要素的价格。而这种价格扭曲行为的背后有土地制度的深层次原因,也有经济内在动力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21个省近十年来的土地征用面积和经济增长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目的是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征用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五、土地流转内在驱动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定和数据说明
面数据也被称为合成数据,是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的结合。面板数据模型用来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变量在时间和截面上的变化。
其中t=2003,2004,…,2011,i=1,2,…,21.C为21省自发征地面积,α*i为i地区自发征地面积对平均自发征地面积的偏离,用来反映各省结构差异,γt为反映时期影响的时期个体恒量,反映时期变化带来的征地面积结构性变化。μit为扰动变量及误差项。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本文选择考虑时期效应的变截面面板模型(即各省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相同,但自发征地面积不同)。
表4 各省剔除经济增长征地面积km2
面板模型:Landit=-15.3+α*i+6*Economicit+γt α*在不同省份取不同的值,见上表。由面板数据分析得知,对于样本的21个省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每个省份的土地被征用面积为6平方公里。即土地的征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时期效应以及各省的结构效应比较明显。其中自发征地面积最小的省份是内蒙古(为-74平方公里),自发征地面积最多的省份是江苏省(106平方公里)。对于自发征地面积为负或较小的省份有以下的特征:内蒙、吉林在治理环境方面比较重视,如内蒙的退耕还草,吉林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等都是使自发征地为负的重要因素。
剔除其他因素,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每个省份的土地被征用面积为6平方公里。以GDP年增长10%来计算,从而要征用的土地是1260平方公里。我们发现取样的21省11年平均每年征地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所以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征用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刚性”需求。即用经济发展完全可以解释征地。
表面上看是土地的征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是重要的刺激源。而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征地的进行。经济发展造成了土地流转的热度,而这些土地无疑都进入“城市化”的浪潮之中,所以城镇化内在的要求城市用地的扩张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
六、结 论
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不同阶段抓住不同的重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该越来越主要地表现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与城镇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城镇化具有推进工业化所特有的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好的超前工业化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只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却没有完成就业结构和生存方式的转变,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由此引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农民工如何定位问题,户籍改革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空心村”问题等。以及目前较为常见的错误做法,以为建高楼就是城镇化,于是大兴土木、盲目建设。这样不但对城镇化进程没有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产能浪费,盲目重建,制约了城镇化沿着自身演进逻辑路径的前进方向。
结论1:相对于单纯的产值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城镇化深度演进的决定性作用。城镇化的前提支撑是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具有高度化的产业结构。这样才能有序释放城镇化内需潜力,在扩大开放中增强竞争动力和压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城镇化需要和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一致,要和产业布局调整的路径相同。所以研究产业布局的方向就是研究如何实现城镇化,实现怎样的城镇化的过程。对一个地区来说在产业布局方向上要
把握全局原则(所处位置和应担负的责任)经济效益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结构方面要注意地域分工和协作,基于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可以使资源的配置在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上有机结合。如文章第三部分的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应该优先于单纯的产值增长。所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在进行深度的结构调整,这对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起着关键的作用。
结论2: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架构上给第三产业充分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自身必然沿着高度化的方向,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方向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城镇化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第三产业不仅包括需要较强技能的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还包括服务业、运输业、旅游业等,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城镇化中就业问题、民生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问题的策略性一步。
结论3:城市扩张、土地征用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要“顺势而为”,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扩张。
通过文中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城镇化内在要求城市土地扩张,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所以必须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通过土地一级、二级市场,土地银行,集体用地处置权改变等手段打通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土地因素限制。
[1]许经勇.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J].经济经纬,2006,(1):101-104.
[2]简新华,黄 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39.
[3]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11):93-100.
[4]孙建波,张志鹏.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4):23-37.
[5]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4.
[6]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7):76-85.
[7]王青,陈志刚,等.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75-80.
[8]袁志刚,绍挺.土地制度与中国城市结构、产业结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0,(12):28-35.
[9]陈永志,黄丽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07,(1):51-58.
The Internal Logic of Urbanization Evolution:Evidence from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ural Land Deal
BAI Yun-fei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The economy of China undergoes a transformation,and the academia and the government all agreed that through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is the best way.The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omestic demand,and it’s the direction about the reform of economy currently.The article builds models through the data of China’s urbanization rate,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 deal for 30 years and makes empirical analysis.The thesis proposes that the urbanization has its internal logic,and the city expands and the population grows owing to the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At last,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we nee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preferentially develop tertiary industry,and introduce relevant land policy.It is the internal logic of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land deal;VAR model
F301.22
A
1674-8638(2014)01-0045-06
[责任编辑:胡亭亭]
2013-10-06
白云飞(1986-),男,河南清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小城镇,产业经济。
10.13454/j.issn.1674-8638.2014.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