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以黔中经济区为例

2014-02-23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技术化安顺经济区

徐 忠 娄 昭 张 磊

(1.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2、3.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以黔中经济区为例

徐 忠1娄 昭2张 磊3

(1.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2、3.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实际,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错位,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 “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地方本科;职业技术教育;良性互动机制;黔中经济区

黔中经济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范围包括贵州省贵阳市及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黔东南州凯里市等共计33个县 (市、区)。区域国土面积53802平方公里,占贵州省的31%;2011年常住人口1571万,占贵州省的45%。目前黔中经济区既有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摆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位置,又有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2〕2号文件)支持[1],为黔中经济区率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也面临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水资源丰富与工程性缺水并存、城镇化进程有待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域创新环境亟待优化等困难和挑战。因此,如何立足黔中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满足其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实用化的需求,培养大批与黔中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更好地服务各企业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基本定位和目标。

一、贵州高等职业教育与黔中经济发展需求错位

1、贵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能全面满足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也只有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2]。贵州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初启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拉开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序幕。1999年,贵州省政府获得国务院授权审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当前全省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达到近30所,覆盖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天、公安等行业。从办学层次来看,省属和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均实行中、高职并举,但绝大多数只是大专层次,本科层面的高职院校只有贵州大学职业技术 (师范)学院。

根据 《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刚要 (2010—2020)》要求,到2015年,技能型人才队伍总量要达到71万人,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占到25.35%;到2020年,总量达到90万人,高层次技能人才占到27.78%。因此,贵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主要办学层次是大专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本科职业技术教育断层,这都需要通过大力增加本科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来解决。

2、传统本科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不适应

目前,贵州省提出了 “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战略,要求黔中经济区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改变本科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通过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层次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度,拉近高校与企业行业间的距离,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近年来贵州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招生数和专业数都明显增加,但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上,大多还处于以理论型知识型为主的阶段,实践技能训练较少,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较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地方本科高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黔中经济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1、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12]4号)中也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5]以上精神客观地反应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要确立职业技术化的发展方向,即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加大工程师、技师、法律工作者等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技术化取向正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 “研究型”与 “技术型”教育之间选定自身的立足点,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充实内涵建设,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科研为地方服务和面向基层、对应一线的原则,把职业技术化发展方向真正落实到提高本科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各类教育中。它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科技转换、使用、推广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出现的工艺和技术管理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化教育是经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高度重视技能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美国就业人员中的高级专业人员、技术技能人员、不需要技术技能人员的结构来看,1950年为倒T型,1990年为金字塔型,2000年为橄榄型,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技术技能人员的大量增加为前提[3]。发达国家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20世纪70至90年代,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3、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服务社会的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这就表明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给社会培养一大批普通的社会工作者。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产学研合作、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和职业经历等要求不难看出,它需要高等院校放下培养社会精英的架子,接受职业技术化培养的观念[4]。目前,贵州现有普通本科院校30多所,是我省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将弥补贵州省本科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欠缺,通过本科专业职业技术化教育的改革,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直接对接,按照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与用人单位零距离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满足黔中经济区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三、实施地方本科职业技术化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贵州地方本科高校定位大多数是应用型教学型院校,就应立足黔中经济区发展实际,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需要为方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努力把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企业、市场的交流和合作,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加速黔中经济区的发展。

2、加强政策引导,培养 “三师型”专业教师

要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就要求建立一支职业能力强的 “三师型”教师队伍。所谓 “三师”,是指构建高校教师、行业企业技师和科研导师三位一体的师资模式。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既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又能指导学生开展一般性的科学研究,实现 “理论实践科研”一体化发展。近年来,贵州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职业技术能力建设。各高校应有计划、分阶段地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行业一线从事具体的技术和管理工作,重视引进有职业经历和职业技术能力的教师,优先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及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适当提高具有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的比例,实现校企、校地人才的合理交流与互动。

3、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本科职业技术化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的关键环节。贵州作为经济后发省份,对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需要地方高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资源共享、项目同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合作,既能改变传统本科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之间架设桥梁,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互补互生,又能为学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建立及时反馈反应的灵动机制,有效地推动学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育和锻炼师生的真才实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和质量,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比较优势和自身独特的竞争力。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新形势下,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地方高校本科职业技术化教育的发展,对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12]2号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on/zugk/2012-01/16/content_2045519.htm,2012-01-16.

[2]周杨明,李春风·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探索[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0-24.

[3]王文科·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4]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o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2012-04-20.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Strength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akes the Economic Zone in Central Guizhou as an Example

Xu Zhong1Lou Zhao2Zhang Lei3
(1.T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Anshun University,Anshun561000,Guizhou,China)(2、3.The School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nshun University,Anshun561000,Guizhou,China)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into the actual,i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in Guizhou and Guizhou economic zone to produce the large displacement between high-level skilled talents demand,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 is the objective trend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hrough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three t type”professional teachers,promoting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methods such as 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build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local undergraduate course;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he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the economic zone in central Guizhou

李昌礼)

G710

A

1673-9507(2014)01-0045-03

2013-11-12

1.徐忠 (1970~)男,湖南常德人,安顺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娄昭 (1969~),女,贵州省安顺人,安顺学院资源管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人文地理。

猜你喜欢

技术化安顺经济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寻味贵州——安顺
浅谈对中国特色绿色法院的认识
小学音乐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及其矫正——以童谣吟唱为教学路径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